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好大夫在线 > 词条 > 玻璃体液化 >

玻璃体液化介绍,什么是玻璃体液化

介绍

玻璃体液化是由玻璃体内透明质酸降解,胶原纤维支架塌陷浓缩,水分析出,凝胶变性而成为液体,因此称为玻璃体液化。

玻璃体液化通常发生在 40 岁以后,首先从玻璃体中央部开始,出现小的液化腔,随后液化范围不断扩大。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玻璃体液化

蔡季平 无锡市人民医院 眼科 主任医师

发病原因

基本病因

玻璃体液化的发生是由于玻璃体内代谢变化,或因光线与玻璃体内的维生素 C、氧和铁离子发生氧化反应,使透明质酸大分子降解,胶原纤维支架塌陷浓缩,水分析出,凝胶变性而成为液体。

危险因素

玻璃体液化的发生可能与下列危险因素有关:

  • 年龄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会出现玻璃体液化,这是眼部衰老的表现,是正常现象。
  • 眼轴长度增加和无晶状体眼
  • 炎症:眼部炎症会促进液体分泌,也会导致玻璃体液化症状。
  • 外伤:外伤刺激,是导致玻璃体液化的重要原因。
  • 异物:异物进入眼睛,刺激玻璃体,会造成玻璃体液化现象。
  • 近视和玻璃体出血:在特殊情况下,近视和玻璃体出血也可能是玻璃体液化的诱因。
症状表现
  • 患者一般无感觉,个别敏感者可有飞蚊症(看东西时,眼前有黑点)或闪光感觉。
  • 裂隙灯下可见前玻璃体的中央部,原来带有反光飘带装的纤维光带,因脱水而成为细长、屈曲的膜样纤维光带,其内有时还可以看到许多细小白色颗粒,不含色素。
  • 常伴有玻璃体脱离。
如何预防

本病没有特别的预防方法。日常应注意眼部炎症的发生、积极治疗眼部原发病,避免眼部外伤和异物进入,科学用眼。

检查

本病主要依靠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眼科检查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 体格检查:通过视诊,了解结膜、角膜、瞳孔情况。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了解有无感染和贫血。
  • 裂隙灯检查:可以清楚地观察眼睑、结膜、巩膜、角膜、前房、虹膜、瞳孔、晶状体及玻璃体前 1/3,可确定病变的位置、性质、大小及其深度。
  • 检眼镜检查:用于检查眼底和测量眼内异物位置及病灶范围。
治疗方式

大部分玻璃体液化属于生理性变化,如果没有什么症状就不需要治疗。但是有些高度近视、不能耐受者可以采取治疗行为。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激光、手术治疗等。

  • 药物治疗:主要采取中药或卵磷脂络合碘片。
  • 激光治疗:最新治疗方法为激光消融术,通过激光把出现混浊的团块打得非常得粉碎,让视网膜不能觉察到,就不会感觉到眼前有影子飘动,即治愈。
  • 手术治疗:如果药物和激光治疗无法完全治愈,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玻璃体切割手术,目的是缓解症状,切除病变的玻璃体。
注意事项
  • 本症无需特殊防护,但有些患者因过度敏感而感紧张不安,需要家属的关怀和支持,帮助减轻焦虑情绪。
  • 注意用眼卫生,不要长期看手机、电脑。
  • 工作之余,多进行户外运动,比如向远处眺望、去公园散步。
  • 可以在医嘱下,适量地使用一些能够缓解眼部疲劳的眼药水。
  • 积极治疗眼部原发病,如果出现玻璃体脱落的症状,要及时治疗。
预后

大部分玻璃体液化属于生理性变化,一般无需治疗。伴有其他眼部疾病时,积极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

推荐医生 482位 推荐医院 25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