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好大夫在线 > 词条 > 迟发性运动障碍 >

迟发性运动障碍介绍,什么是迟发性运动障碍

介绍

迟发性运动障碍是指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的患者,在减量或停药之后,出现的刻板重复、持久、异常的不自主的运动。这种运动表现为舌、唇、口和躯干的异常不自主、缓慢不规则运动,或出现舞蹈性手足徐动症样的运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抗胆碱药对迟发性运动障碍的“诊断性治疗”

孙玉涛 唐山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发病原因

本病具体病因未明,与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有关,多见于长期(1 年以上)大剂量服用阻滞多巴胺能受体,或与之结合的抗精神病药,尤其是吩噻嗪类如氯丙嗪、奋乃静,丁酰苯类如氟哌啶醇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不停嘟嘴、做鬼脸,危害不容小觑,有效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的药物是哪一个?

师建国 医生集团-广东 线上诊疗科 主任医师

症状表现

本病的常见症状有不自主运动、手足徐动和四肢躯干的扭转性运动。

  • 不自主运动:表现为舌头、嘴唇、身体不停地动,自己无法控制。
  • 手足徐动:表现为手足不断做出缓慢的、弯弯曲曲的、蚯蚓爬行样的运动。
  • 四肢躯干的扭转性运动:表现为四肢、躯干扭向一侧倾斜。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神经运动症状

贡京京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 医学心理科 副主任医师

如何预防
  • 需要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 用药期间需要注意观察病情,如发生异常,及时就诊。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迟发性运动障碍的七大防治措施

石华孟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 主任医师

检查

本病主要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进行诊断和评估。

  • 体格检查:通过神经系统查体,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异常的不自主运动。
  • 影像学检查:进行头部 CT 和核磁共振检查,主要用于明确有无脑血管,或器官组织的病变等。
  •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粪常规、血生化、血糖检查等,主要用于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如营养状态如何、排尿排便是否正常等。
治疗方式

本病目前尚无明显有效的治疗措施,医生一般会建议停用药物或者更换药物。在此基础上,可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如药物治疗无效,可以尝试脑深部电刺激和经颅电刺激治疗。

药物治疗

  • 更换或停用药物:一旦发生本病,不可自行突然停药。症状较轻且可耐受者,可继续观察,逐步减少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直至停药。还可以换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
  • 缓解症状药物:不自主运动症状明显者,可以使用利血平、异丙嗪、奥氮平、丙戊酸钠、硫必利、舒必利、丁苯那嗪、普纳洛尔、阿普唑仑等药物等缓解症状。

其他治疗

  •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目的是恢复运动功能,适用于出现不能自己控制的运动者。
  • 经颅电刺激:通过改变电磁刺激频率,达到兴奋或抑制局部大脑皮质功能的目的,来缓解症状。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不停嘟嘴、做鬼脸,危害不容小觑,有效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的药物是哪一个?

师建国 医生集团-广东 线上诊疗科 主任医师

营养与饮食
  • 注意添加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如鸡蛋、鱼、虾、豆制品、蔬菜等。
  • 避免使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 若存在吞咽困难的情况,可按具体情况,给予半流质或流质食物,如肉汤、鸡蛋汤、小米粥等。
注意事项
  • 家属应注意看护患者,防止跌倒。如不能吞咽,需要在人陪护下进行喂食,防止出现呛咳、窒息。
  • 需密切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如果出现过度的白天睡眠或睡眠发作、神志不清的问题,应及时就医处理。
  • 尽量不要做剧烈运动,如跑、跳等。可以在家人的陪伴下,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
  • 调节心理状态,保持心情愉悦,积极配合治疗,避免不良情绪加重病情。
  • 注意休息,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
预后
  •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本病致残率较高。还会影响呼吸和吞咽功能,可能死于并发症。
  • 经过正规治疗后,儿童和年轻患者,治疗效果较好,症状明显减轻。大部分老年人症状恢复较慢。
推荐医生 826位 推荐医院 37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