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炎

就诊科室: 肝胆外科 

+收藏
精选内容 介绍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问诊
目录
  • 1介绍
  • 2发病原因
  • 3症状表现
  • 4如何预防
  • 5检查
  • 6治疗方式
  • 7营养与饮食
  • 8注意事项
  • 9预后

介绍

胆管分布在肝脏内、外部,外部通往小肠,可将胆汁从肝脏运送到小肠,外部还连通胆囊,多余的胆汁可储存在此。胆管炎就是胆管系统发生的炎症。

胆管炎的主要症状有腹痛、黄疸、发热、乏力等。按照病情的不同,胆管炎可分为急性胆管炎和慢性胆管炎。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注意事项

胡迎宾 副主任医师 武汉市第四医院 消化内科

发病原因

基本病因

急性胆管炎主要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胆道堵塞,伴有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胆管炎主要是因为急性胆管炎迁延反复、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感染等因素引起。

急性胆管炎

  • 胆道结石:是本病最常见的原因,结石容易堵塞胆管引发炎症。
  • 胆管狭窄:胆道损伤或先天性胆道畸形导致胆道狭窄,可使胆道排泄胆汁不通畅,细菌繁殖,造成胆道发炎。
  • 胆道术后引起炎症:包括胆肠吻合术和各种胆道造影术后,术后胆管内压力较高,胆管壁受到损伤,含胆汁的细菌趁机从损伤处进入血液,引发炎症。
  • 胆道蛔虫:蛔虫既可以引起堵塞,又会把细菌带入胆道,堵塞造成胆汁淤积,再加上细菌大量繁殖,致使急性胆管炎的发生。
  • 肿瘤:如肝内胆管的肿瘤、肝外胆管的肿瘤、胰腺的肿瘤、十二指肠壶腹部的肿瘤等,可引起胆道梗阻,可能会诱发胆管炎。

慢性胆管炎

  • 急性胆管炎迁延反复:急性胆管炎经非手术治疗后,虽然急性炎症得到控制,但胆管内原发疾病未能得到有效治疗,胆管内炎症病变转为慢性。
  • 慢性非特异性感染:肠内细菌可以侵入胆道系统,形成慢性炎症,使胆管壁缩窄。
  •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的免疫复合物常高于正常人,当这些物质沉淀于胆管时,可引起慢性胆管炎。
  • 其他因素:慢性胆管炎也可能与遗传因素、类圆线虫感染、酒精中毒等因素有关。

危险因素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胆管炎,需加以注意:

  • 高胆固醇水平的人群:体内胆固醇含量过高可导致胆管结石的形成,引起胆道梗阻。
  • 不吃早餐的人群:胆囊里储存的胆汁慢慢会发生沉积,最终易形成结石,诱发胆管炎。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胆囊结石会引发继发性胆管结石和胆管炎

刘子君 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普外科

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

急性胆管炎和和慢性胆管炎的表现有所不同。

急性胆管炎

  • 腹痛:起病急骤,可突发剑突下或右上腹剧烈疼痛,一般持续性发作。
  • 高热:紧接着腹痛出现,寒战和弛张型高热交替出现,体温可超过 40℃。
  • 黄疸:出现眼球巩膜、皮肤发黄,严重时尿液、泪液、汗液等也会出现黄化现象。需注意的是黄疸的深浅与胆管炎的严重性可以不一致。
  • 精神症状:可出现烦躁不安、意识障碍、昏睡乃至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表现。
  • 休克:可出现头晕、头痛、乏力、脸色苍白等表现。

慢性胆管炎

  • 腹痛:中上腹轻压痛、胀痛、有时也呈绞痛发作,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腹痛感。
  • 黄疸:慢性胆管炎黄疸较少见。
  • 皮肤瘙痒:患者可能感到全身瘙痒,尤其是皮肤变黄的位置。
  • 体重减轻:体重在一个月内突然下降 10 斤以上。
  • 其他表现:还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下降、肝脾肿大等症状。

并发症

胆管炎可能导致下列并发症:

急性胆管炎

  • 肝脓肿
  • 感染性休克
  • 多器官功能衰竭

慢性胆管炎

  • 胆道梗阻
  • 肝硬化
  • 门静脉高压
  • 腹水
  • 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
  • 代谢性骨病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正确认识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桂红莲 副主任医师 上海瑞金医院 感染科

如何预防

  • 调整饮食结构,规律饮食,少吃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胡萝卜、西红柿等)。
  • 按时吃早饭,预防胆结石的形成。
  • 感染蛔虫后,要积极、规范地进行驱虫治疗,以彻底驱虫。
  • 患有胆囊炎、肠炎、胆道梗阻的患者应积极治疗,缓解症状,解除梗阻因素。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胆道闭锁 后期胆管炎会频发吗 需要怎么预防

李龙 主任医师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小儿外科

检查

本病主要通过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诊断和评估。

  • 体格检查
    主要通过直接观察皮肤和眼睛有无黄染和腹部触诊,对患者病情进行初步判断。
  • 血常规检查
    可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炎症等情况。检查可出现白细胞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伴核左移;重症病例白细胞计数可低于正常或仅有核左移。
  • 生化检查
    可以帮助判断肝功有无异常。检查可见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转氨酶等值升高。
  • 影像学检查
    腹部 B 超:是诊断本病首选的初步检查。优点是无创、方便、便宜。
    腹部 CT:能够显示胆管系统,是否存在梗阻,有无结石、肿瘤、狭窄等,诊断效果优于 B 超,但有时结石为阴性结石,CT 显示不清。
    核磁共振(MRI)和核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可以直接显示胆管和胰管的图像,是诊断本病的常用方法,比 CT 更加直观,而且也是无创的。
    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可以明确胆管扩张的范围和梗阻部位,并能显示胰胆管共同通道的长度和异常情况,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注意事项

胡迎宾 副主任医师 武汉市第四医院 消化内科

治疗方式

急性胆管炎主要包括抗菌和胆道引流治疗。轻度患者使用抗生素药物等治疗即可控制症状,中、重度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在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需紧急胆道引流解除梗阻。慢性胆管炎可通过药物治疗,也可尝试内镜下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

药物治疗

  • 解痉止痛:给予解痉、止痛剂,如东莨菪碱等,可缓解腹痛症状。
  • 抗感染治疗:对于有细菌感染的患者,医生会挑选合适的抗生素杀死细菌,避免感染扩散造成的严重后果。
  • 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于病情较严重,普通抗感染效果不佳者可短期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等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有助于炎症消退,改善微循环,但需慎用。
  •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根据血生化结果可补充碳酸氢钠溶液,调整酸碱平衡。但要防止纠正过度,发生代谢性碱中毒。
  • 抗休克:如果有休克相关症状,需输液、输血,进行抗休克治疗。
  • 熊去氧胆酸:慢性胆管炎的患者可以尝试此药治疗,有助于缓解皮肤瘙痒等症状,改善肝功能。

手术治疗

  • 胆总管切开 T 管引流术:可采用开腹或腹腔镜的形式。为最常用的手术方式,目的是解除梗阻。
  • 取石手术:对于结石引起的急性胆管炎,在感染控制后才能进行手术取石治疗,目的是取出石头,防止感染和阻塞。手术方式包括:胆总管切开取石、肝部分切除、胆肠吻合等,具体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情况采取合适方法。
  • 肝移植术:对于慢性胆管炎患者,使用其他方法均无明显效果的情况下,采用肝移植可能有治愈的希望。

其他治疗

  • 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下进行治疗:
    急性胆管炎可在 ERCP 下,切开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取出结石和/或留置鼻胆管将胆汁引流至体外。
    慢性胆管炎可在 ERCP 下进行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以缓解症状。
  •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一般在超声成像辅助下,医生通过患者的皮肤,经肝向胆道插入穿刺针,注射造影剂使胆道显影并置入引流管。适用于无法接受内镜治疗或内镜治疗效果不佳者。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注意事项

胡迎宾 副主任医师 武汉市第四医院 消化内科

营养与饮食

  • 避免高脂、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等。
  •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清淡为主,多吃水果蔬菜。
  • 少饮酒,避免暴饮暴食。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的饮食问题: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

陈立 主任医师 上海瑞金医院 消化内科

注意事项

  • 术后注意观察手术部位有无渗血、红肿、胆汁渗出等情况,如有,及时报告医生。
  • 术后如留有引流管,注意引流管与伤口接触部位的洁净,要时刻防止导管受压、扭曲、折叠。
  • 若术后有放置 T 管,避免盆浴,淋浴时可用塑料薄膜覆盖置管处。胆汁刺激性大,易侵蚀皮肤,最好每天更换辅料。因 T 管放置时间较长,需注意妥善固定,以防活动时意外脱落。
  • 术后遵医嘱定期复查,复查项目主要有腹部彩超、CT 等。
  • 病情恢复后,可根据身体状况,加强身体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游泳等,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注意事项

胡迎宾 副主任医师 武汉市第四医院 消化内科

预后

胆管炎应如果能及时治疗胆道原发病,解除结石、蛔虫和梗阻,预后一般较好。

严重胆管炎,尤其是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常并发休克、多脏器功能不全等情况,病死率较高,预后不良。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胆道闭锁Kasai术后胆管炎诊疗

王大佳 主任医师 盛京医院 新生儿外科

胆管炎相关科普号

王大佳医生的科普号

王大佳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新生儿外科

5423粉丝9.7万阅读

尹有宽医生的科普号

尹有宽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感染病科

1.8万粉丝525万阅读

蒋式骊医生的科普号

蒋式骊 副主任医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东院

肝病科

50粉丝4.2万阅读

  • 1 介绍
  • 2 发病原因
  • 3 症状表现
  • 4 如何预防
  • 5 检查
  • 6 治疗方式
  • 7 营养与饮食
  • 8 注意事项
  • 9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