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出生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于 2500g 称为低体重儿。其中 1000-1499g 之间称为极低出生体重儿,小于 1000g 称为超低出生体重儿。
一般表现为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差,呼吸机能和代谢机能都比较弱,特别容易感染疾病,死亡率比体重正常的新生儿要高得多。其智力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对于出生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于 2500g 称为低体重儿。其中 1000-1499g 之间称为极低出生体重儿,小于 1000g 称为超低出生体重儿。
一般表现为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差,呼吸机能和代谢机能都比较弱,特别容易感染疾病,死亡率比体重正常的新生儿要高得多。其智力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引起低体重儿的原因复杂,可能由于胎儿发育未成熟就分娩(即早产)引起;也可能由于存在基础疾病,病情发展而引起胎儿体重偏低,比如营养不良、妊娠期高血压和胎盘早剥等;还有可能是由药物、毒物和环境污染因素等引起。
下述患儿更容易出现低体重,需加以注意:
低体重儿主要指出生时体重低于 2500 克的新生儿,可能表现为形体较小,皮脂较薄,本身无特异的症状。
低体重儿的并发症不仅与低体重相关,还与引起该病的潜在原因密切相关。由于低体重儿的发育通常较正常体重儿迟缓,其发生脏器功能受损及死亡的比率较正常体重儿均升高。
本病重在预防,进行正规且规律的产检有助于及早发现引起低体重儿的潜在危险因素,从而为早期干预、改变疾病发展及疾病预后提供空间。孕妇自身也需要多加注意,保证孕期营养,避免吸烟(包括二手烟)、饮酒及接触有害物质等,保持心情愉悦。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低体重儿的诊断非常容易,只要出生体重小于 2500 克即可诊断,重要的是寻找致病原因,并给予相应治疗。
常用辅助检查包括:
本病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关键是根据发病原因进行相应预防,以及针对并发症进行治疗。通常包括室内保暖、精心喂养和避免感染等。
低体重儿日常要注意保暖、给予充足的营养、维持干净卫生的环境。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