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如何预防小中风?
1.控制危险因素:小中风主要是由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所导致的,因此需要积极控制这些危险因素。例如,保持血压稳定、控制血糖和血脂等。2.健康饮食:饮食是预防小中风的关键之一。建议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低脂肪食品,适量食用鱼类、禽类、豆类等优质蛋白质,减少饱和脂肪酸和糖类的摄入,多食用纤维素和维生素等。3.适度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和血脂,预防小中风的发生。建议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4.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增加小中风的发病率,因此应该戒烟限酒。5.心理调节:心理紧张和疲劳等因素也可能导致小中风的发生,因此需要进行心理调节,保持心情平静、愉悦。6.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有助于预防小中风的发生。
贾钰华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2月14日 226 0 24 -
我是否应该吃阿司匹林?(请自己对照检查)
我是否应该吃阿司匹林?(请自己对照检查)有人查体发现颈动脉斑块就吃阿司匹林,有人心电图T波低平而没有其他心脏病的依据就吃阿司匹林,还有人发生不典型的胸闷就吃阿司匹林,这都是错的!!!阿司匹林是防治心脑血管病最常用的药物之一,也是一种家喻户晓的药物。很多研究发现,在我国不规范使用阿司匹林的情况较为常见,很多应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治疗的人没有用药,也有一些不应该用药的人却长期吃着阿司匹林。谁应该吃、谁不应该吃阿司匹林?这要由医生判断,不能自作主张。阿司匹林是好药,但也是一把双刃剑,用的正确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如心梗、脑梗),用的不正确则有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如胃肠道出血、脑出血)。谁应该用阿司匹林呢?如果已经确诊了冠心病(特别是心梗)、脑梗死/短暂脑缺血发作、颈动脉或下肢动脉明显狭窄(狭窄超过50%),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没有心脑血管病的人,确定是否需要吃阿司匹林更为复杂。首先,年龄<40岁、或>70岁的人,只要没有心脑血管病,一般不宜服用阿司匹林。无论任何年龄,只要存在出血高危因素(包括正在使用增加出血风险的其他药物,胃肠道出血、消化道溃疡或其他部位出血病史,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肝病,慢性肾病4~5期,未根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未控制的高血压等),如果没有确诊心脑血管病变和颈动脉、下肢动脉疾病,都不应该吃阿司匹林。如果年龄在40-70岁之间,没有心脑血管病并且没有上述出血高危因素,需要认真评估是否使用阿司匹林治疗。以下7个因素需要记住:1.高血压;2.糖尿病;3.血脂异常(TC≥6.2mmol/L或LDL-C≥4.1mmol/L或HDL-C<1.0mmol/L);4.吸烟;5.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父母发病年龄<50岁);6.肥胖(BMI≥28kg/m2);7.冠脉钙化评分≥100或非阻塞性冠脉狭窄(<50%)。这7个危险因素中只要具备3点或更多,可以考虑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病。但是这些人不急于用药,应该先治疗这些危险因素,例如降压、降胆固醇、戒烟、减重等。如果经过几个月的干预这些因素得以纠正,再次评估危险因素不够3点了,就不需要用阿司匹林治疗了。各位读者可以根据上面的原则自己评测一下,看看自己是否需要用药?需要反复强调的是,用不用药最终要由医生决定,因为这个问题专业性很强,不能擅作主张。来源郭艺芳心语
任卫东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1月12日 558 0 4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3级,颈内动脉闭塞,大脑中动脉狭窄重度,大脑后动脉狭窄重度,是否可以保守治疗
孙力泳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7月30日 56 0 0 -
老年人跌倒,真相是什么?
汤建军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7月27日 216 0 3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新认识与扩血管药物的治疗价值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为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该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椎基底动脉或颈动脉短暂性供血不足而引起的脑组织暂时性局灶性缺血、缺氧的疾病。TIA常突然发病,且相应症状与体征持续时间短,可在24h内恢复正常,会引起神经功能障碍或视网膜障碍,且恢复后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功能损伤,有研究表明,TIA发病的许多危险因素与生活方式有关,可通过二级预防进行干预。目前对于TIA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大部分学者认为TIA与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痉挛、心脏疾病、血液成分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甚至从TIA的内涵中延伸出了“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综合征”的概念。也有学者认为动脉粥样硬化及房颤是TIA的主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管狭窄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不稳定斑块中胆固醇结晶或心房附壁血栓脱落形成的微栓子会导致TIA发生,而影像学显示的脑白质病变及既往脑梗死病灶,是患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证据。 近年来,伴随超声、影像学、介入治疗在神经内科不断发展及延伸,临床诊治经验越来越丰富,赋予TIA新的科学定义,即因局灶性脑缺血发作或视网膜功能缺失引发的短暂发作性神经性疾病,若患者未得到及时合理积极的诊疗,超过33.3%的患者会发展至脑梗死。有学者认为TIA并非一种独立性疾病,在治疗中需积极消除或根除病因,有效控制危险因素,一般均要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2014年《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二级预防指南》明确指出,对于发病前未经降压治疗的TIA患者,若在发病数日后血压升高,应启动降压治疗,一些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利于降低血压,如限制盐摄入、减肥、规范饮食、坚持规律有氧运动等,因此对于TIA患者应进行预防性治疗,在抗血小板聚集的同时需识别颈动脉狭窄、优化降脂、管理高血压,同时需要督促患者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经常运动,做好二级预防。 TIA发作机制中,非常重要的是微栓塞或血栓栓塞机制。己酮可可碱是甲基黄嘌呤theobromine的衍生物,能恢复和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增加纤溶活性,降低血浆黏滞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性、从而增加动脉和毛细血管流量,改善脑和四肢的血循环,用于治疗脑血管和外周血管疾病。己酮可可碱副作用小,临床用药安全,故用其治疗TIA。脑梗死急性期血循环中血小板绝对数值可能不增加,但其表面可表达特定的糖蛋白从而使黏附、聚集、释放等功能增强,成为脑梗死继续发展的病理环节之一。有研究表明,由于脑梗死患者血管损伤,使血小板在体内通过不同的机制发生聚集、释放反应,从而导致血栓进一步发展。临床观察表明,己酮可可碱治疗TIA,能明显改善患者愈后,并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无出血现象,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付伟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7月22日 519 0 4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表现
1.突然的、短暂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发作在24小时恢复,无后遗症;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主要有:(1)偏瘫、偏身麻木,感觉减退,视力障碍,球麻痹;(2)眩晕、头痛、耳鸣、眼前发黑、面部麻木、四肢无力、饮水呛咳、说话不清。以上诸多症状可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即完全恢复正常,少数病人持续到十几小时,但均在24小时内恢复正常。2.反复发作以上临床症状反复出现。3.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有心脏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史。
王拓然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7月05日 516 0 0 -
引起短暂性脑缺血的危险因素
(1)动脉粥样硬化,某些脑小动脉暂时性闭塞,当侧支循环及时建立、再通后,供血改善使症状在 24小时内消失。(2)高血压病,引起脑血管痉挛,血流不畅,供血不足。(3)微小血栓栓塞,经机体本身作用而消除,血循环再通,但可引起同一症状在复发时再现。(4)血小板增多使血粘稠度高,血氧含量不足,以及贫血、心脏病、心肌炎均可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高脂血症。(6)糖尿病及并发症。(7)过度用脑。(8)情绪激动。(9)寒冷(一般是40岁以上的人群会出现)。(10)劳累(高龄人群)。
王拓然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7月04日 344 0 0 -
您知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吗?
约有1/3的脑卒中(中风)发病前会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英文简称TIA),这是因为输送到脑部的血液和氧气暂时中断所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也叫“小中风”,其症状通常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不超过24小时。然而这种“小中风”却是个强有力的先兆,如不积极预防,真正的脑卒中将会在短期内发生。研究发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7天内发生中风的风险为8%-12%,1个月内发生卒中的风险为11%-15%,90天内发生卒中的风险则高达20%。事实上,半数以上的患者在脑卒中发病前都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史。
王拓然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7月04日 330 0 0 -
极简医学——TI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啥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简称TIA,类似于脑中风。 可导致与脑中风相同的症状,但并不会持久损伤脑部。 如果,某一条脑动脉被堵塞了,但之后,该动脉有自行再通,即会发生TIA。 例如,血凝块形成之后,卡在某一条脑动脉内,过会儿,又被血流冲开移走了、或直接被溶解掉了。 症状 TIA的症状,与脑中风相同,包括: ●手、舌、颊、面、手臂、或腿部的无力、麻木 ●难以正常说话、或完全无法说话 ●单眼、或双眼视物模糊 脑中风症状会长期存在,而TIA症状会迅速消退。 特殊性 TIA,不会像脑中风那样,对脑部造成永久损伤,但其症状相同。 因此,发病当中,很难判断患者是TIA,还是真的会中风了。 病因 与脑中风一样,例如:血凝块阻塞了脑内动脉的血流,然后又被溶解或移走。 如何识别TIA 通常会突然出现。看下面的“FAST”图: ●面部(Face)–不对称?或一侧下垂? ●手臂(Arm)–是否无力或麻木?如果尝试伸出双臂,是否有一侧会往下沉? ●说话(Speech)–说话困难?声音是否很奇怪? ●时间(Time)–发现了上述表现,即使已消退,也应呼叫120,立刻来院检查,即使是在后半夜。 时间就是大脑。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脑中风的其他症状还包括:视觉障碍、行走困难、失去平衡、或不协调。 到达急诊后,医师们会通过各种检查,来判断脑、血管和心脏有无问题。 TIA后中风的危险性 发生过TIA的患者,出现脑中风的风险非常高,且在TIA后最初数日内是最高的。 因此,发生过TIA,最好立即就医。 如何治疗 通常不直接治疗TIA,而是需要采取措施,来降低患者将来进展为中风的风险。 但是,明确的TIA,可以短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三周或三月),从而遏制进展为卒中的风险。 ●控制三高,规律服药: ?降压药 ?降低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 ?预防血凝块形成的药物,如阿司匹林 ?帮助维持血糖尽可能接近正常的药物(针对糖尿病患者) ●改变生活方式: ?戒烟 ?定期安全锻炼,一日至少30分钟,一周锻炼5日 ?减重 ?地中海饮食 ?限酒 -女性每日饮酒不超过1标准杯 -男性每日饮酒不超过2标准杯
魏社鹏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1月15日 531 0 2 -
手脚麻木可能是这十大疾病的征兆!
手脚麻木在生活中非常常见,但有很多人在发现自己手麻后并不把它当回事,认为顶多是颈椎病,没啥大问题。可万万没想到,这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征兆,稍不注意就会延误病情。那么哪些疾病会导致手麻呢?今天让我们学习学习。 01 动脉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会造成四肢血液循环不良,从而引起手脚麻木。 0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如果手脚麻木出现在一侧肢体,而另一侧正常,有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所致,而TIA又很容易发展成为脑梗死,因此对于有三高或颈动脉硬化及斑块形成的中老年人尤其对此种手脚麻木引起重视。 03 颈椎病 由于椎间盘的突出,韧带的增生,骨质的增生等原因。脊髓神经根明显受压,就会使得病人出现手脚麻木的临床症状。 04 糖尿病 糖尿病病人出现手脚麻木,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引起血管神经损害造成,属于糖尿病并发症,需要用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治疗。 05 痛风 痛风是由血尿酸升高引起的,主要症状是关节肿胀疼痛或肌肉酸痛,通常在夜间症状更严重。 06 高血压 如果高血压脑水肿发生得特别严重,会导致手脚麻木。它常由高血压脑血栓引起。要及时到附近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07 神经炎 神经炎导致手足麻木属于轻度症状,严重时会导致瘫痪并危及生命。早期症状以感觉障碍为主,但电生理检查往往呈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均有累及。临床呈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下肢症状较上肢多见。感觉异常有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往往从远端脚趾上行可达膝上,患者有穿袜子与戴手套样感觉。 08 腕管综合征 此种疾病引发的肢体麻木特点是屈腕时麻木加重。腕管综合征是由于指腕部劳损等原因引起腕管内肌腱肿胀,淤血使组织变形,腕管内管腔变得狭小从而压迫正中神经,引起手指麻木无力,且症状进行性加重。常见于从事拖地板、洗衣服等从事家务劳动较多的中年妇女。以及一些需要大量活动双手的职业人群,如牙科医生、记者、装配工、运动员等,都是腕管综合征的易感人群。 09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植物神经紊乱又叫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是一种内脏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包括循环系统功能、消化系统功能或性功能失调。所以植物神经紊乱给身体和精神带来的影响的多方面的。头皮紧绷还是和精神过度紧张有关。肢体发麻的主要原因是血流不畅。 10 一过性脑缺血 一过性脑缺血即我们常说的小中风,它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病人往往存在脑血管硬化、脑血流障碍等问题,并在不同诱因下急性发病,尤其一侧肢体发麻要引起重视,及时到神经内科就医。
贾栋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11月26日 1975 2 3
相关科普号
李霞医生的科普号
李霞 主任医师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脑病中心
251粉丝9.9万阅读
张月战医生的科普号
张月战 主任医师
连云港市中医院
老年病科(全科医学科)
80粉丝55.8万阅读
宋毅军医生的科普号
宋毅军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神经内科
2978粉丝141.9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陈小芳 主任医师天津市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脑梗塞 13票
帕金森 4票
脑供血不足 2票
擅长:失眠、脑梗死、脑缺血、高血压、记忆力下降、头晕、头痛、帕金森、神经病变 -
推荐热度5.0蔡兴秋 主任医师医生集团-江苏 神经内科
头晕 13票
痴呆 4票
脑梗塞 4票
擅长:脑血管病、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周围神经病、锥体外系疾病、癫痫及其他系统疾病并发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推荐热度5.0唐修明 主任医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
面瘫 20票
头晕 11票
脑梗塞 9票
擅长:脑血管疾病(短暂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眩晕症、痴呆、局灶性肌张力障碍(眼睑痉挛、面肌痉挛、斜颈等)等;癫痫、帕金森病、周围神经病、偏头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