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好大夫在线 > 词条 > 骨样骨瘤 >

骨样骨瘤介绍,什么是骨样骨瘤

介绍

骨样骨瘤是一种良性成骨性肿瘤,由成骨性结缔组织和骨样组织构成,所以称为骨样骨瘤。

本病好发于青少年,以男性居多,常常为单发,多见于长管状骨,其中 50%~60% 发生在股骨和胫骨,少数发生在全身其他骨。

常见症状为逐渐加重的疼痛。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骨样骨瘤随访一例

左冬青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部) 骨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发病原因

本病病因尚不清楚,有人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有人认为可能与血管来源或与动静脉发育异常有关。

症状表现

本病的主要表现为逐渐加重的疼痛,此外,还可出现肌肉萎缩、骨骼畸形、脊柱症状、关节症状等。

  • 疼痛:是本病的主要表现,而且疼痛出现较早,常在 X 线还未发现病灶时即可出现。疾病初期为间歇性疼痛,疼痛的性质常为钝痛或刺痛,夜间加重,服用镇痛药可以减轻。后期疼痛加重,呈持续性,药物不能缓解。疼痛多局限,可有软组织肿胀症状,但受累部位很少。
  • 肌肉萎缩、骨骼畸形:在青少年患者中,由于骨骼尚未成熟,可能出现肌肉萎缩、骨骼畸形等情况。
  • 脊柱症状:如果骨瘤位于脊柱,可能引起脊柱侧弯、斜颈、脊柱僵硬等症状。
  • 关节症状:如果骨瘤靠近关节,可能会引起关节压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骨样骨瘤随访一例

左冬青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部) 骨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如何预防

本病病因未明,尚无有效预防方式。

检查

本病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常用检查有:

  • X 线:在病变早期,X 线检查常无法发现阳性病灶,故应隔 4~6 周再次复查或行 CT 检查。
  • CT:是本病首选的检查方法,薄层 CT 扫描是目前骨样骨瘤的最佳检查方法,尤其适用于关节囊内、脊柱等解剖结构复杂的部位,比 X 线平片和 MRI 能更准确地显示瘤巢,能够确诊 X 线平片不能诊断的可疑病例。
  • 核磁共振(MRI):对于长管状骨的骨样骨瘤病灶,MRI 更有利于观察瘤巢及周围反应带。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骨样骨瘤的诊断与治疗

李东升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郑州院区 骨病矫形科 主任医师

治疗方式

本病主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

  • 传统手术治疗:彻底切除病灶,效果显著,复发率极低。肿瘤清除后,为了提高骨稳定性,可以在原肿瘤部位填入移植骨或其他骨填充材料,并且加以钢板固定,待骨生长完全后可取出。
  • 经皮 CT 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是近年新兴的治疗方法。这种治疗对正常组织的破坏性小,术后恢复时间短。
  • 病灶刮除术:一般不主张使用,因为不完全刮除骨样骨瘤后,常有复发,且复发时间长短不等。

药物治疗

目前药物治疗只是辅助手段,尚不能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适用于轻度疼痛患者。对于病灶部位复杂,或者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也可以考虑用药物治疗缓解症状。

  • 非甾体抗炎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以缓解骨瘤带来的疼痛。
  • 双膦酸盐:双磷酸盐可以抑制破骨细胞吸收骨质,缓解骨疼痛。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骨样骨瘤微创手术方式选择及流程

左冬青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部) 骨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注意事项
  • 术后遵医嘱定期复查,一般于术后 3 个月、半年、1 年时复查随访,以后每年 1 次,5 年后视情况可停止随访。
  • 术后遵医嘱开展康复锻炼,以恢复肢体功能。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机器人辅助骨样骨瘤射频消融治疗

邹昌业 中山一院 骨肿瘤科 主任医师

预后

骨样骨瘤是一种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至今尚无骨样骨瘤恶变或转移的报道。彻底切除后很少复发。

推荐医生 184位 推荐医院 10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