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由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的,经白蛉传播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常见症状为长期发热、消瘦、贫血、肝脾进行性肿大。
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由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的,经白蛉传播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常见症状为长期发热、消瘦、贫血、肝脾进行性肿大。
黑热病的病原体可分为 3 种,包括:杜氏利什曼原虫、婴儿利什曼原虫和恰氏利什曼原虫,我国的黑热病主要是由婴儿利什曼原虫和恰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
不同地区的传染源不尽相同。城市平原地区的传染源主要为黑热病患者,而丘陵地区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犬。黑热病的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黑热病,需加以注意:
黑热病的潜伏期一般为 3~6 个月,最短仅 10 天左右,最长的达 9 年之久。
除了上述表现,本病还可能会出现下列症状:
并发症是引起黑热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常见的有肺炎、儿童的走马疳及急性粒性白细胞缺乏症。
本病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与寄生虫或血清检验结果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病史及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测
治疗性诊断
黑热病的治疗以病原治疗为主,同时需要对症治疗以及预防并发症。
首选葡萄糖酸锑钠(斯锑黑克),有六日疗法、三周疗法和八日疗法三种:
此外,对于经锑剂三个疗程以上仍未痊愈的病人,临床上称为抗锑性黑热病病人。可采用以下 3 种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在疾病治疗期间,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是否有并发症。经规范疗程治疗后,治愈率较高,一般不会再次感染,可获得终生免疫。如果不采取治疗措施,患者可于 2-3 年内因并发症而死亡,有并发症者预后相对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