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耳朵也可患有红斑性肢痛症?
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其特征是通常在四肢出现灼痛、皮肤红斑、肿胀和体温升高。AlejandraC.Vivas等报告了一名对多种治疗无效且使用美西律后症状得到缓解的患者的耳朵红斑性肢痛症。
项红兵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8月25日 207 0 10 -
刀尖火焰上的疼痛—红斑肢痛症
红斑性肢痛症(EM)最早于1872年由Mitchell在《费城医学时报》上首次描述,并于1878年在《美国医学杂志》上发表了更加详细的版本。1938年Smith和Allen提出了“红斑性疼痛”一词。红斑性疼痛很好地概括了EM的临床表现(红斑、疼痛和下肢)。本病在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好发于四肢,以下肢最多见,皮损多呈对称分布,也可累及面部、耳部、颈部及阴囊,表现为间歇性的红斑、灼热及疼痛。环境温度升高、肢体下垂、久站及运动增加均可诱发EM的发生,夜间相对于白天更易发作。EM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疾病,人们对其在全球的流行知之甚少。国外文献报道EM每年的发病率<2/100000。在挪威和美国明尼苏达州奥姆斯特德县人口数据分析中发现,EM女性发病率略高,男女比例约1:(2~3),平均发病年龄约为50~60岁,儿童少见。王少光等对我国1987年及1990年9个省约6万多例流行性EM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分析发现,每年2~3月为本病好发月份,发病高峰多为2月底~3月中旬,主要为中学生发病,年龄多集中于12~18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各省女男比例为(1.4~8.6)∶1。目前本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研究认为EM可能与血管、神经和遗传因素有关。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PE)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皮损多对称分布,SCN9A为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2q上的7.94cm区域,编码电压门控钠通道Nav1.7的α亚单位。Nav1.7是动作电位产生“阈值门”的关键,它能够放大微小的缓慢的去极化,从而使得膜电位更加接近动作电位的电压阈值。因为痛觉神经元细胞内的动作电位对Nav1.7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所以由SCN9A突变引起Nav1.7分子的改变会导致痛觉功能障碍。SCN9A基因优先表达于大多数感受伤害的背根神经节(DRG)感觉神经原和交感神经节神经原。SCN9A是位于染色体2q31-32的高度多态基因,有70多个突变与临床表型相关。目前已有>20个SCN9A突变与PE有关。最近的研究表明,Nav1.8及Nav1.9突变也可能在EM中发挥作用。继发性红斑性肢痛症(SE)与多种潜在疾病相关,皮损常不对称分布,继发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骨髓纤维化)、结缔组织疾病(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混合结缔组织病及血管炎)、肿瘤(结肠癌、乳腺癌、胸腺瘤、副肿瘤综合征、星形细胞瘤及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感染(流感、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及复发性细菌感染)、代谢性疾病(痛风、糖尿病及高胆固醇血症)、肌肉骨骼疾病(坐骨神经痛、腕管综合征、各种外伤和手术)、神经病(神经纤维病、多发性硬化及小纤维神经病)、血管疾病(静脉营养不良、血栓栓塞及动脉硬化)和中毒(蘑菇、铅、汞及砷)等,还有部分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尼卡地平、硝苯地平及非洛地平)、环孢素、罗苏伐他汀、溴隐亭及碘造影剂也可引起SE。继发于血小板增多症的患者可出现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异常、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血管内膜纤维增生及微血管血栓形成;而其他SE也可能因相关疾病导致血管动力学障碍,引发皮肤缺氧导致毛细血管灌注减少以及动静脉分流增加而出现相关临床表现。EM好发于四肢,以下肢最多见,皮损多呈对称分布,也可累及面部、颈部、耳部及阴囊,主要表现为肢端间歇性的发红、发热及疼痛,偶有瘙痒感,疼痛主要是皮肤烧灼感、电击或悸动感,呈间歇性发作,疼痛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重,患者们通常将这种痛苦形象的描述为烧灼痛及严重的日晒痛。患者皮损局部也可出现肿胀感及麻木感,持续时间从数分钟至数小时,部分患者甚至数天后才消退,以肢体远端为主,受累肢体远端多汗或少汗。久站、运动、肢体下垂、环境温度升高、情绪波动、饮酒、进食辛辣食物及某些药物等均可诱发本病发作,而使用冷水、冰块或处于低温环境中均可以减轻相关症状。SE多继发于骨髓增生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及肿瘤等其他疾病也可继发EM,中年人多见,男女均可发病,皮损常不对称分布,部分患者可单侧发病,局部予以冷却疗法症状缓解不明显,可先于原发病或与原发病同时出现。EM并发症常与屏障功能、局部缺血和神经病变的损害有关。为了减轻这些症状,患者经常将自己的患肢浸泡于冰水及冰块中,甚至将患肢放入冰箱中的制冷区,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会选择穿凉鞋或赤脚行走。本病症状严重时会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不能正常工作,睡眠困难。过度的浸泡和冷却会导致冻伤而继发感染,局部也可出现裂隙、浸渍、水疱、溃疡、紫绀、坏疽或坏死。根据患者四肢间歇性发生红斑伴发热及疼痛等临床表现和体征,本病诊断较容易。确定诊断时,应注意询问患者有无家族史,有无诱发因素,哪些因素可使症状减轻或加重,发作时间,发作时的特征、频率及持续时间,有无基础疾病,有无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熬夜及饮酒等。辅助检查:①皮肤临界温度试验:将肢体浸于32℃~36℃水中,若诱发症状出现和(或)加重即阳性;②甲皱微循环检查:甲皱毛细血管袢轮廓模糊、扩张,其内压力增高,给予热刺激后更加严重;③血常规、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SCN9A基因突变检测、基因序列分析、小纤维神经病的检查等均可协助诊断。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虽不能确诊EM,但有助于与其他可能疾病鉴别。目前临床上一般沿用Thompson等于1979年提出的诊断标准:①四肢烧灼痛;②疼痛因局部受热后加重;③疼痛随冷却而缓解;④皮损呈现红斑;⑤受累皮肤温度升高。本病的鉴别诊断应注意与引起肢体疼痛(如周围血管疾病、大或小纤维神经病)、引起肢体发红或变色(雷诺病、雷诺现象、蜂窝织炎及肢端青紫症)以及代谢性疾病(Fabry病及痛风急性发作)等相关疾病进行鉴别。由于目前EM尚不能治愈,应尽量避免其诱发因素,治疗主要以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症状为主,同时尽快查明病因,若系继发性者应针对原发病进行积极的治疗。1、冷却疗法:在EM急性发作时,可适当抬高患肢或冷却肢体来缓解症状。值得注意的是,采用冷却疗法虽可以缓解症状,但过度治疗也可导致患者肢体出现继发感染、裂隙、浸渍、水疱、溃疡、紫绀、坏疽或坏死等并发症。为避免冷却肢体出现并发症,可采用等渗无菌冷盐水溶液代替自来水,用塑料袋包裹患肢后再用生理盐水冷却,每次浸泡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同时建议患者在不受症状影响的情况下每周2~3次体育锻炼,可以是游泳和瑜伽等,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2、热脱敏:热脱敏通过让患者反复接触温热刺激,从而逐渐降低肢端血管对热的敏感性,最终达到脱敏的目的。可先将患肢浸入皮肤临界温度以下的水中,然后逐渐升高水温直至患者出现轻微不适,此后让患者每天浸泡并逐步提高水温,直至患者在皮肤临界温度以上的水温中不引起发作为止。3、系统性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有防止血小板聚集和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口服阿司匹林(325~650mg/d)对血小板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和其他血液障碍相关疾病继发的EM非常有效,但对其他原因继发的EM效果甚微,维持剂量为75mg/d。缓解神经疼痛药物:用于神经性疼痛的药物,如奥马西平(成人起始剂量300mg/d,可逐渐增加至≥900mg/d;儿童起始剂量为10mg/kg逐日增加剂量;维持剂量为30mg/kg)、加巴喷丁(900~1800mg/d,分3次服用,第一日从300mg开始,每日增加300mg以达到最佳剂量)、普瑞巴林(75~150mg/d,最大剂量600mg/d)、文拉法辛(起始剂量75mg/d,最大剂量225mg/d)、阿米替林(10mg/d,可增加至75~150mg/d)、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口服高剂量镁剂(柠檬酸镁528mg,每日2次)及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也可以改善EM症状。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在EM的治疗中使用频率较小,有研究表明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建议高剂量或超高剂量至少持续3个月,≥40mg/d)治疗可使EM患者症状得到改善。钠通道阻滞剂:钠通道阻滞剂如美西律(起始剂量为100mg/8h,逐渐增加至200mg/8h;剂量范围600~1200mg/d)在某些PE患者中治疗有效,口服和外用新型选择性Nav1.7通道调节剂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4、局部治疗:EM皮损局部治疗包括5%利多卡因、辣椒素、加巴喷丁、双氯酚酸、复方米多君、1%阿米替林和0.5%氯胺酮等。5、其他治疗:有研究报道使用肉毒毒素注射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胸、腰椎交感神经切除术也有治疗EM成功的报道,但后期可能会复发,尤其是SCN9A基因突变的患者。部分患者经颅磁刺激法(TMS)可以使疼痛得到缓解。周围神经阻滞、鞘内和硬膜外注射芬太尼、局部麻醉药、可乐定及齐考诺肽在常规治疗不佳时也可尝试使用。耳针、眼针及中医疗法也有一定效果。因皮损发红、发热及疼痛症状得不到缓解,长期在疾病折磨下,EM患者可能会出现抑郁及焦虑,甚至自杀,因此治疗患者症状同时予心理疏导和咨询也同样重要。由于EM相关治疗资料有限,对不同药物的治疗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临床上应采用综合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和避免组织损伤或自残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阐明本病的发病机制并探讨相对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案任重而道远。参考文献:[1]张倩,葛兰,宋志强.红斑性肢痛症的诊治[J].临床皮肤科杂志,2021,50(6):369-371.
张海龙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0月05日 237 0 0 -
手脚常年灼热,冬天也要光着脚,了解下红斑性肢痛症
11岁贵阳男孩小明患上一种怪病双脚“高烧不退”大冬天还需冰水降温小明5岁患上这怪病,爷爷奶奶为缓解孙子痛楚只得背着泡脚的水盆和风扇,带着他四处求医。经诊断,小明患红斑性肢痛症,右脚需截肢。红斑肢痛症是何种怪病呢?竟能致人于水深火热之中红斑肢痛症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阵发性血管扩张性周围自主神经疾病,最常并发于血小板增多症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这个病好发于青年人,其中又以女性为多。患该症的病人往往诉说四肢末端,尤其掌心和足底灼热刺痛,局部充血、发红,多汗湿热。稍微受到一点异物的加压或摩擦,更加痛楚难堪。疼痛往往是持续的隐痛,一阵发作加剧。周围环境温度略高一点,或因四肢的活动频繁而充血时,肢痛就发作加剧。因此,病人喜欢赤足,怕走路,喜将双足抬举着平卧。冬天睡眠时,常将四肢强迫袒露在被窝外,或经常用冷水浸泡手足以减轻疼痛。久而久之,皮肤及指甲变厚、粗糙,伴轻度浮肿。有的糜烂坏死,甚至致残。红斑性肢痛症不仅危害身体,有的时候还影响着患者的心情,患者总是会担心病痛是不是不能控制,或者是不是严重了,其实红斑性肢痛症患者不必太过于担心自身身体,那么,如何预防红斑性肢痛症才会更有效呢?寒冷季节,注意肢端保温,鞋袜保持干燥;长时间乘车、站立、步行时,宜及时更换姿势,定期下车活动,可预防或减少发作,或减轻症状。以对症治疗为主,发作时可给予局部冷敷或冷水浸泡患肢,以减轻症状;抬高患肢、避免过热或抚摸等不良刺激。至于治疗方面,可以先进行热脱敏治疗,降低肢端血管对热的敏感性。先将患肢浸入临界温度以下的水中,然后逐渐升高水温直至出现轻微不适。每天浸泡并逐步提高水温,直到病人在临界温度以上的水温中不引起发作为止。如果不奏效,可采用骶管内神经阻滞及腰交感神经阻滞有较好疗效,或手术方式进一步治疗。
岳剑宁医生的科普号2019年07月31日 2042 1 1 -
原发性红斑肢痛症
红斑肢痛症的命名源于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肢体远端的红斑及疼痛。本病最早在1879年由美国神经内科医生Silas描述。红斑肢痛症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生在手足部位,特别是足部的剧烈性烧灼性疼痛,伴有疼痛部位明显的皮肤红斑以及皮温升高,症状通常为发作性的,但可以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运动或受热后发作,冷却肢体后疼痛可以得到缓解。红斑肢痛症为描述性诊断,由于后期发现不同红斑肢痛症患者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反应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将红斑肢痛症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继发性红斑肢痛症,即患者存在原发性疾病,最常见的原因包括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结缔组织病及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导致的继发性红斑肢痛症通常可以找到明确的原发病因,治疗或者改善原发疾病后红斑肢痛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以及口服阿司匹林可以暂时使症状明显减轻。其余不能找到明确原发性疾病的红斑肢痛症归为原发性红斑肢痛症。一、原发性红斑肢痛症的临床特点及病因学研究历程不同于继发性红斑肢痛症,原发性红斑肢痛症患者不伴有其他原发性基础疾病。1994年Drenth等人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红斑肢痛症的特点,提出原发性红斑肢痛症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临床特点包括:1. 双侧手、足发作性烧灼性疼痛;2. 疼痛的发作及加重通常是由于站立、运动或者受热;3. 抬高或者冷却患肢可以缓解;4. 发作时疼痛部位出现红斑、充血,且皮温升高;5. 病因未清,且无治疗方法;6. 早期发病(通常是儿童期或者青春期前),病情持续终身;7. 家族性病例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1。患者发病早期可仅为间断发作性的下肢末端红斑伴疼痛,疾病后期四肢可出现持续性红斑及疼痛,部分患者疼痛还可以累及鼻尖、耳垂及下颌。由于PEM患者长期将患肢,特别是足部浸渍于冷水或冰水中以缓解症状,故多数患者足部可继发冻疮、坏死性溃疡以及溃疡愈合后的瘢痕。部分患者甚至截肢或自杀(图1)。通过对原发性红斑肢痛症的3例患者皮损部位进行皮肤组织病理检查,Drenth等人发现,患者真皮层毛细血管管壁增厚,部分血管扩张,血管周围轻到中度的单核细胞浸润,未见动脉闭合性栓塞,最后一点可以与血小板增多症继发的红斑肢痛症相鉴别2。然而原发性红斑肢痛症的病理学改变并不特异,当时其病因仍不清楚。由于部分原发性红斑肢痛症患者为家族性病例并且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这促使研究者怀疑原发性红斑肢痛症可能是一种单基因遗传性疾病。2001年,Drenth等人通过微卫星连锁分析的方法,对5个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原发性红斑肢痛症家系进行连锁定位,最终成功将原发性红斑肢痛症的致病基因定位在2号染色体长臂上位于D2S2370及D2S1776之间一段约7.94厘摩的区域,然而致病基因并不清楚3。2003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杨勇等人在一个原发性红斑肢痛症家系中进一步缩小连锁区域,并最终将原发性红斑肢痛症的致病基因确定为SCN9A4。至此,原发性红斑肢痛症的致病基因被最终确定,原发性红斑肢痛症也同时被称为遗传性红斑肢痛症。二、原发性红斑肢痛症的发病机制SCN9A编码钠离子通道1.7的α亚单位,与β亚单位共同组成完整的钠离子通道,表达于细胞膜上,为一种电压依赖性的门控钠离子通道蛋白。当外界因素刺激,如伤害性热刺激时,钠离子通道的门控便打开,大量的钠离子从细胞外流入细胞浆,同时导致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经神经轴索传导到进入中枢疼痛感觉区域,最终产生疼痛感觉。杨勇等人最早在2例原发性红斑肢痛症的患者中发现SCN9A基因的两个杂合性错义突变位点,即该基因编码蛋白的84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转变为苏氨酸(I848T),及858位氨基酸由亮氨酸转变为组氨酸(L858H)。通过体外细胞表达突变的SCN9A蛋白,并对其进行电生理学功能研究,Waxman等人发现,I848T及L858H两个突变体电生理学发生功能获得性改变,即该突变体编码的钠离子通道变得容易开放并产生动作电位了,从而导致患者在较低的温度刺激性就会产生剧烈的疼痛感觉5。此后,原发性红斑肢痛症患者的SCN9A基因突变位点不断被发现,SCN9A基因的突变位点与原发性红斑肢痛症的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也逐渐被确定。三、原发性红斑肢痛症的诊断与治疗根据Drenth等人在1994年提出的诊断标准,结合病因学的研究进展,目前对于原发性红斑肢痛症的最佳诊断标准包括以下6点:1. 双侧手、足发作性烧灼性疼痛;2. 疼痛的发作及加重通常是由于站立、运动或者受热;3. 抬高或者冷却患肢可以缓解;4. 发作时疼痛部位出现红斑、充血,且皮温升高;5. 对阿司匹林治疗抵抗;6. 患者SCN9A基因存在致病性突变。根据以上诊断标准,原发性红斑肢痛症的诊断并不困难。在进行SCN9A基因检测之前,需要积极排查其他原发性疾病,包括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红斑狼疮及严重糖尿病等。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有原发性红斑肢痛症患者在61岁时才出现临床症状6,然而多数的原发性红斑肢痛症患者的发病年龄都较小,通常不超过30岁,多数在儿童期或者青春期发病。在原发性红斑肢痛症致病基因被确定之前,许多治疗方法被尝试用于本病治疗,包括局部外用辣椒碱或者利多卡因凝胶,口服阿司匹林、钙离子拮抗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米索前列醇等,但效果均不佳。利多卡因静点对多数患者起到不错效果,但是停药后很快复发,且给药方式影响了期长期应用。有些医生尝试使用腰交感神经切除术或者化学性腰交感神经切除术,对于发作时的红斑有一定缓解作用,但是对于疼痛缓解效果有限7。国内曾有一例化学性腰交感神经阻断术有效治疗红斑肢痛症的报道,然而尽管作者对该病例的诊断为原发性红斑肢痛症,然而患者的SCN9A基因检测并未能发现致病性突变位点8。此外,部分患者还采用截肢的方法治疗该病,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在截肢端位置的皮肤再次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表明截肢并不能治疗原发性红斑肢痛症3。由于原发性红斑肢痛症致病是由于钠离子通道异常过度开放所导致的,因此封闭钠离子通道便成为了治疗本病的最佳选择。Nathan等人报道一例临床表现严重的PEM患者对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及口服美西律反应良好9。Sheets等人发现,SCN9A基因N395K突变的PEM患者对于利多卡因的治疗反应远远好于F216S突变的PEM患者,这是由于前者位于利多卡因的结合位点而后者不是10。卡马西平对于SCN9A突变位点靠近羧基端的原发性红斑肢痛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此外,也有加巴喷丁治疗有效的报道11。然而,这些药物均非特异性阻断SCN9A的药物,因此不可避免地均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副作用,包括心律失常、嗜睡、便秘、头晕及严重药物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四、展望近10年来由于对于SCN9A基因与疼痛关系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疼痛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分子生物学水平的时代,这大大加速了人们对于疼痛研究的进展,各种疼痛性疾病与SCN9A基因的关系正成为研究的热点。由于SCN9A基因突变还可以引起一种叫做先天性无痛症的疾病,此类疾病患者仅疼痛缺失,其他感觉正常存在12。这高度提示SCN9A在外周感觉作用中可能对于疼痛的作用具有高度的专一性。从而,开发SCN9A特异性的钠离子通道阻滞剂可能能够避开现有钠离子通道阻滞剂的镇痛以外的副作用而成为新型的止痛药,从而为各种慢性疼痛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图1. 原发性红斑肢痛症患者的临床表现:A,B 疾病发作时患者手足潮红、肿胀;C,一位患者无法忍受足部剧烈疼痛而选择截肢治疗;D,患者由于长期将双足浸泡冷水中以缓解疼痛,从而产生缺血性溃疡、结痂。References:1. Drenth, J.P., and Michiels, J.J. (1994). Erythromelalgia and erythermalgia: diagnostic differentiation. Int. J. Dermatol. 33:393-3972. Drenth, J.P., Vuzevski, V., Van Joost, T., Casteels-Van, D.M., Vermylen, J., and Michiels, J.J. (1996). Cutaneous pathology in primary erythermalgia. Am J Dermatopathol 18:30-343. Drenth, J.P., Finley, W.H., Breedveld, G.J., Testers, L., Michiels, J.J., Guillet, G., Taieb, A., Kirby, R.L., and Heutink, P. (2001). The primary erythermalgia-susceptibility gene is located on chromosome 2q31-32. Am. J. Hum. Genet. 68:1277-12824. Yang, Y., Wang, Y., Li, S., Xu, Z., Li, H., Ma, L., Fan, J., Bu, D., Liu, B., Fan, Z., et al. (2004). Mutations in SCN9A, encoding a sodium channel alpha subunit,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erythermalgia. J. Med. Genet. 41:171-1745. Cummins, T.R., Dib-Hajj, S.D., and Waxman, S.G. (2004). Electrophysiological properties of mutant Nav1.7 sodium channels in a painful inherited neuropathy. J. Neurosci. 24:8232-82366. Cregg, R., Laguda, B., Werdehausen, R., Cox, J.J., Linley, J.E., Ramirez, J.D., Bodi, I., Markiewicz, M., Howell, K.J., Chen, Y.C., et al. (2013). Novel mutations mapping to the fourth sodium channel domain of Nav1.7 result in variabl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primary erythromelalgia. Neuromolecular Med 15:265-2787. Dib-Hajj, S.D., Rush, A.M., Cummins, T.R., Hisama, F.M., Novella, S., Tyrrell, L., Marshall, L., and Waxman, S.G. (2005). Gain-of-function mutation in Nav1.7 in familial erythromelalgia induces bursting of sensory neurons. Brain 128:1847-18548. Zhang, L., Wang, W.H., Li, L.F., Dong, G.X., Zhao, J., Luan, J.Y., and Sun, T.T. (2010). Long-term remission of primary erythermalgia with R1150W polymorphism in SCN9A after chemical lumbar sympathectomy. Eur. J. Dermatol. 20:763-7679. Nathan, A., Rose, J.B., Guite, J.W., Hehir, D., and Milovcich, K. (2005). Primary erythromelalgia in a child responding to intravenous lidocaine and oral mexiletine treatment. Pediatrics 115:e504-e50710. Sheets, P.L., Jackson, J.N., Waxman, S.G., Dib-Hajj, S.D., and Cummins, T.R. (2007). A Nav1.7 channel mutation associated with hereditary erythromelalgia contributes to neuronal hyperexcitability and displays reduced lidocaine sensitivity. J Physiol 581:1019-103111. Natkunarajah, J., Atherton, D., Elmslie, F., Mansour, S., and Mortimer, P. (2009). Treatment with carbamazepine and gabapentin of a patient with primary erythermalgia (erythromelalgia) identified to have a mutation in the SCN9A gene, encoding a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 Clin. Exp. Dermatol. 34:e640-e64212. Cox, J.J., Reimann, F., Nicholas, A.K., Thornton, G., Roberts, E., Springell, K., Karbani, G., Jafri, H., Mannan, J., Raashid, Y., et al. (2006). An SCN9A channelopathy causes congenital inability to experience pain. Nature 444:894-898
林志淼医生的科普号2016年02月22日 5774 3 2 -
红斑性肢痛症的治疗
红斑性肢痛症(erythromelalgia, erythros红色 melos肢端 algos疼痛)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末梢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性疾病。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有关。继发性红斑性肢痛症:1.药物:甲硝唑、氨苄西林、钙拮抗剂、血管活性药物;2.继发于其他疾病:如糖尿病、SLE、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多发性硬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3.伴发或合并:腓骨肌萎缩症伴发红斑性肢痛症、肺心病合并红斑性肢痛症、伴发慢性骨髓炎的红斑性肢痛症、合并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的红斑性肢痛症、遗传感觉神经病相关的红斑性肢痛症、副肿瘤伴发的红斑性肢痛症。典型症状:肢端发红、温热、烧灼样痛,昼轻夜重,静卧休息、抬高患肢,患肢暴露于冷空气中或浸泡于冷水中可使疼痛减轻或缓解,因此,患者不愿穿着鞋、袜及将四肢放于被内。肢端可有客观感觉减退,指(趾)甲增厚,肌肉萎缩,病程长者可有肢端溃疡、坏疽。治疗方法:1. 急性期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慢性期不易久敷冷水,应以保温为主。2.药物:血管扩张药、阿司匹林、利血平、谷维素、B族维生素、加巴喷丁、卡马西平、普瑞巴林、糖皮质激素、赛庚啶、硝普钠。3.神经阻滞治疗:骶管治疗、硬膜外置管治疗4. 微创介入治疗:交感神经节毁损术治疗前治疗后
樊肖冲医生的科普号2014年03月13日 5047 0 0 -
红斑肢痛症能治好吗
患者:患者,男,31岁,8月12日右侧骶髂肿瘤切除手术。术后右脚有较为明显的血流不畅情况,两个星期前发现右脚底有一定水肿,最近几天发现脚趾出现明显的淤血斑。水肿出现后右脚感觉有明显的胀痛,沉重感及偶尔的针刺的感觉,疼痛特别明显严重影响睡眠。右脚下地后明显感觉症状加重,右脚温度对比左脚稍偏低,泡入冷水中明显感觉症状缓解,接触热的东西感觉症状加重。浙二皮肤科医生觉得应该是手术导致的继发性红斑肢痛症,上海仁济医院疼痛科王祥瑞: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阵发性血管扩张性周围自主神经疾病,该病起病较急,好发于青年人,其中又以女性为多。主要发病部位为手指、趾掌、小腿,患本病后患者极为痛苦,在发作间歇期,患肢仍有轻度麻木、疼痛感。疼痛往往是持续的隐痛,一阵发作加剧。周围环境温度略高一点,或因四肢的活动频繁而充血时,肢痛就发作加剧。因此,病人喜欢赤足,怕走路,喜将双足抬举着平卧。冬天睡眠时,常将四肢强迫袒露在被窝外,或经常用冷水浸泡手足以减轻疼痛。久而久之,皮肤及指甲变厚、粗糙,伴轻度浮肿。有的糜烂坏死,甚至致残。与血小板增多、血小板介导血管炎症和血栓反应有关。病因1原发性不伴有其他疾病,约占60%,现在普遍认为原发性红斑肢痛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基因遗传病,原发性红斑肢痛症的发病与基因突变密不可分。2继发性红斑肢痛症:主要继发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恶性贫血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还可继发于多发性硬化脊髓疾病糖尿病、AIDS、一氧化碳中毒、心力衰竭、高血压、痛风以及轻型蜂窝织炎等疾病。机制因为在扩张的动脉和痉挛缩小的毛细血管或微动脉之间发生血管舒缩协调功能障碍,当血流通过扩张的动脉后在微动脉和毛细血管中遇到阻碍时,强烈地冲击富于感受器的动静脉吻合支,因而产生了强烈的灼痛。患肢中小动脉明显扩张,血流量急剧增加,致皮肤潮红,温度升高,但血液在微动脉或者毛细血管中血液流速减慢,导致血流淤滞和血管内的张力增大,压迫和刺激血管壁及其邻近组织的神经末梢而引起疼痛。5-羟色胺受体参与疼痛的产生或调制。疼痛是由于5-羟色胺而产生的炎性疼痛,这种疼痛机制复杂,可以通过受体、离子通道、调节蛋白或神经递质实现。据此认为本病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原发性疾病导致5-羟色胺代谢异常,而5-羟色胺在外周是重要的致痛因子,进而产生了炎症性疼痛。鉴别诊断:1.雷诺病多见于青年女性寒冷是主要诱因表现苍白发绀和潮红局部皮温低保暖可减轻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几乎都是男性,血流减少导致间歇性跛行、皮肤苍白或发绀、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3.小腿红斑病寒冷为发病诱因红斑以小腿为主,无明显疼痛4.其他:红细胞增多症、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炎,脊髓痨、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脊髓空洞症等可发现肢端感觉异常但它们除皮肤轻度苍白外发作时无其他客观征象并存在感觉障碍体征等特点。治疗红斑肢痛症应该首先确定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红斑肢痛症,继发性红斑肢痛症有原发疾病,应注意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原发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后,临床红肿热痛的症状往往会得到迅速缓解。多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持久站立,以利于肢端血液循环的恢复。可采取局部冷敷或将肢体置于冷水中以减轻疼痛症状,缓解后应适当加强肢体锻炼,同时应避免任何引起局部血管扩张的刺激。常用药物:阿司匹林、5-羟色胺受体抑制剂、前列腺素、三环类抗抑郁药、钙通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阻断快速钠通道,如利多卡因、美西律)、加巴喷丁氯硝西泮以及维生素B族药物营养神经等治疗。物理疗法:可用超声波、超短波、紫外线照射的方法进行治疗,紫外线对患者皮肤有消炎消肿作用;引起神经纤维可逆性的变性刺激生物大分子物质合成与释放,从而调节自主神经系统,骶管内神经阻滞及腰交感神经阻滞有较好疗效。
王祥瑞医生的科普号2012年08月28日 4047 1 9 -
红斑肢痛症(erythromelalgia)
红斑肢痛症(erythromelalgia)又称:红热肢痛症;红斑性肢痛病。是一种血管功能紊乱性疾病,好发于青年人,其中又以女性为多。病因:红斑肢痛症是一种原发性血管疾病病因是因血小板增多血小板介导血管炎症和血栓反应所致红热肢痛症不伴血小板增高但两者均累及自主神经支配的血管,产生相似的临床症状。发病机制:原发性红热肢痛症(erythermalgia)多发生于儿童或青少年,有家族遗传史,有报道基因定位在2q31-32;继发性就是由其他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红斑肢痛症,多见于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等血液系统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还可见于多发性硬化、脊髓疾病、糖尿病、AIDS等疾病。临床表现肢端-足趾/足底红、肿、热、痛,呈阵发性,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为剧烈烧灼痛,夜间明显,发作多见于温度较高的环境、长时间站立行走或双足下垂易使症状加重,患者因担心疼痛加剧而不愿穿袜或戴手套,入睡时喜将双足置于被子外面;在冰冷地面上行走、用冷水浸足或将患肢抬高均可使疼痛缓解。检查患肢可见皮色发红皮温增高血管扩张、轻度肿胀和多汗等由于皮内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显著地扩张轻压肢端的皮肤可使红色暂时消退,患肢足背动脉搏动正常有轻微指压性水肿无运动、反射及感觉障碍。少数患者晚期出现营养障碍,肢端皮肤与指甲变厚溃破,偶见皮肤坏疽。诊断肢端阵发性的红、肿、热、痛症状,受热时疼痛加剧局部冷敷后可减轻疼痛为特点。大多数病例的诊断并不困难.特发性红热肢痛症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史。小剂量或单一剂量阿司匹林能够特异快速地减轻或消除血小板增高性红斑肢痛症的疼痛症状,可作为特征性诊断标准。鉴别诊断雷诺病:多见于青年女性寒冷是主要受凉后表现末梢皮肤苍白发绀和潮红局部皮温低,保暖可减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几乎都是男性,血流减少导致间歇性跛行、皮肤苍白或发绀、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实验室检查: 1.常有血小板增多及红细胞增多 2.基因检测有确诊原发性红热肢痛症(erythermalgia)或鉴别诊断意义一般治疗急性期卧床休息、避免久站、抬高患肢。局部冷敷以减轻疼痛。急性期后,加强肢体活动锻炼,避免任何引起局部血管扩张的刺激。药物治疗1、血小板增高性红斑肢痛症可用小剂量阿司匹林50~100mg/d口服;2、β受体阻滞药如普萘洛尔20~40mg/次口服,3次/d3、0.15%普鲁卡因500~1000ml静脉滴注1次/d5天为一疗程4、肾上腺皮质激素短期冲击治疗也可能控制症状。5、应用5-羟色胺拮抗药,如二甲麦角新碱(Methysergide)2mg/次3次/d;或苯噻啶(Pizotifen),0.5mg/次1~3次/d服用常可获完全缓解。患肢用1%利多卡因(Lidocaine)和0.25%布比卡因(Bupivacaine)混合液10ml,另加生理盐水10ml稀释后作踝上部环状封闭及穴位注射严重者或将其液体作骶部硬膜外局封亦有一定的效果。6、局部可应用中草药外敷;阿司匹林对继发于血小板增多症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可服用小剂量;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患者对本类药物敏感,应从小剂量开始应用;前列腺素通过改善循环缓解症状;三环类抗抑郁药物、钙通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加巴喷丁、氯硝西泮等对本病也治疗作用。特殊治疗特发性红热肢痛症治用局部神经阻滞有效可选择踝上环状封闭骶部硬膜外封闭或腰交感神经节阻滞继发性红热肢痛症患者应消除或干预相关病因。物理疗法:可用超声波或超短波治疗。 1、寒冷季节,注意肢端保温,鞋袜保持干燥;长时间乘车、站立、步行时,宜及时更换姿势,定期下车活动,可预防或减少发作,或减轻症状。 2、发作时可给予局部冷敷或冷水浸泡患肢,以减轻症状;抬高患肢、避免过热或抚摸等不良刺激。 3、口服利血平、氯丙嗪、利福平等可能改善症状。 4、骶管内神经阻滞及腰交感神经阻滞有较好疗效。 5、本病常有缓解、复发、可呈慢性病程。大多预后良好,可自然康复。
李雪梅医生的科普号2011年12月08日 7849 2 0 -
红斑肢痛症
红斑肢痛症(erythromelalgia)别名:红热肢痛症;红斑性肢痛病。是一种血管功能紊乱性疾病,好发于青年人,其中又以女性为多。患该症的病人往往诉说四肢末端,尤其掌心和足底灼热刺痛,局部充血、发红,多汗湿热。稍微受到一点异物的加压或摩擦,更加痛楚难堪。疼痛往往是持续的隐痛,一阵发作加剧。周围环境温度略高一点,或因四肢的活动频繁而充血时,肢痛就发作加剧。因此,病人喜欢赤足,怕走路,喜将双足抬举着平卧。冬天睡眠时,常将四肢强迫袒露在被窝外,或经常用冷水浸泡手足以减轻疼痛。久而久之,皮肤及指甲变厚、粗糙,伴轻度浮肿。有的糜烂坏死,甚至致残。概述 红斑肢痛症(erythromelalgia)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阵发性血管扩张性周围自主神经疾病最常并发于血小板增多症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本病由Mitchell(1878)首先报道,1938年Smith和Allen又引入红热肢痛症(erythermalgia)的概念实际上两者常被混用其特征为肢端皮肤温度升高皮肤潮红肿胀,产生剧烈灼热痛尤以足底、足趾为著,环境温度增高时则灼痛加剧。病因 红斑肢痛症是一种原发性血管疾病病因是因血小板增多血小板介导血管炎症和血栓反应所致红热肢痛症不伴血小板增高但两者均累及自主神经支配的血管,产生相似的临床症状。特发性红热肢痛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继发性红热肢痛症系药物中毒等引起。发病机制 本症发病机制未明。多见于青年男女,可能是由于中枢神经、自主神经紊乱,使末梢血管运动功能失调肢端小动脉极度扩张,造成局部血流障碍,局部充血。当血管内张力增加压迫或刺激邻近的神经末梢时,则发生临床症状应用5-羟色胺拮抗药治疗本病获得良效,因而有研究报告认为本症可能是一种末梢性5-羟色胺被激活的疾病有人认为本症是前列腺素代谢障碍性疾病,患者皮损组织中合成前列腺素的能力增加,其皮肤潮红、灼热及阿司匹林治疗有效,皆可能与之有关营养不良与严寒气候均是主要的诱因。毛细血管血流研究显示这些微小血管对温度的反应增强,形成毛细血管内压力增加和明显扩张。 原发性红热肢痛症(erythermalgia)多发生于儿童或青少年,有家族遗传史,有报道基因定位在2q31-32继发性红热肢痛症多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多发性硬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少数为药物的副作用。继发性红斑性肢痛常发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血压病、糖尿病、红斑性狼疮、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炎等。临床表现 1.多见于中青年主要的症状多见于肢端,尤其双足常见表现足趾或足底红肿热、痛疼痛呈阵发性,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为剧烈烧灼痛,夜间明显且发作次数较多温度较高的环境、长时间站立行走或双足下垂易使症状加重患者因担心疼痛加剧而不愿穿袜或戴手套,入睡时喜将双足置于被子外面;在冰冷地面上行走、用冷水浸足或将患肢抬高均可使疼痛缓解。 2.检查可见患肢皮色发红皮温增高血管扩张、轻度肿胀和多汗等由于皮内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显著地扩张轻压肢端的皮肤可使红色暂时消退,患肢足背动脉搏动正常有轻微指压性水肿无运动、反射及感觉障碍并发症 少数患者晚期出现营养障碍,肢端皮肤与指甲变厚溃破,偶见皮肤坏疽继发性红热肢痛症多合并有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多发性硬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病的临床表现诊断 注意肢端阵发性的红、肿热痛四大症状其次询问病史中有受热时疼痛加剧局部冷敷后可减轻疼痛则大多数病例的诊断并不困难.特发性红热肢痛症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史。小剂量或单一剂量阿司匹林能够特异快速地减轻或消除血小板增高性红斑肢痛症的疼痛症状,可作为特征性诊断标准。鉴别诊断 1.雷诺病多见于青年女性寒冷是主要诱因表现苍白发绀和潮红局部皮温低保暖可减轻 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几乎都是男性,血流减少导致间歇性跛行、皮肤苍白或发绀、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 3.小腿红斑病寒冷为发病诱因红斑以小腿为主,无明显疼痛还应与红细胞增多症、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炎等相鉴别此外,脊髓痨、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脊髓空洞症等可发现肢端感觉异常但它们除皮肤轻度苍白外发作时无其他客观征象并存在感觉障碍体征等特点。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常有血小板增多及红细胞增多 2.血生化检查及脑脊液常规检查多无特异性但继发性红热肢痛症与原发病相关 3.药物和毒物检测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其它辅助检查: 1.头颅肢体影像学检查绝大多数是正常结果。 2.基因检测有确诊原发性红热肢痛症(erythermalgia)或鉴别诊断意义 相关检查: 脑脊液 血小板治疗 应首先确定是原发性红斑肢痛症还是继发性红斑肢痛症。继发性就是由其他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红斑肢痛症,多见于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等血液系统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还可见于多发性硬化、脊髓疾病、糖尿病、AIDS等疾病。如果属于继发性,应查明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治疗还包括:西药 1、一般治疗 急性期卧床休息、避免久站、抬高患肢。局部冷敷以减轻疼痛。急性期后,加强肢体活动锻炼,避免任何引起局部血管扩张的刺激。 2、药物治疗 1)血小板增高性红斑肢痛症可用小剂量阿司匹林50~100mg/d口服; 2)β受体阻滞药如普萘洛尔20~40mg/次口服,3次/d 3)0.15%普鲁卡因500~1000ml静脉滴注1次/d5天为一疗程④肾上腺皮质激素短期冲击治疗也可能控制症状。 4)应用5-羟色胺拮抗药,如二甲麦角新碱(Methysergide)2mg/次3次/d;或苯噻啶(Pizotifen),0.5mg/次1~3次/d服用常可获完全缓解。患肢用1%利多卡因(Lidocaine)和0.25%布比卡因(Bupivacaine)混合液10ml,另加生理盐水10ml稀释后作踝上部环状封闭及穴位注射严重者或将其液体作骶部硬膜外局封亦有一定的效果。 5)局部可应用中草药外敷;阿司匹林对继发于血小板增多症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可服用小剂量;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患者对本类药物敏感,应从小剂量开始应用;前列腺素通过改善循环缓解症状;三环类抗抑郁药物、钙通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加巴喷丁、氯硝西泮等对本病也治疗作用。 3、特殊治疗特发性红热肢痛症治用局部神经阻滞有效可选择踝上环状封闭骶部硬膜外封闭或腰交感神经节阻滞继发性红热肢痛症患者应消除或干预相关病因 4、封闭疗法 5、物理疗法:可用超声波或超短波治疗。预后与预防 预后:本病一般预后良好继发性红热肢痛症以治疗原发病为主经治疗可以缓解但可能复发。 预防:尚无较好措施如有遗传背景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近亲结婚、推行遗传咨询携带者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和选择性人工流产等防止患儿出生。 继发性红热肢痛症以预防原发病为主健康贴示 1、寒冷季节,注意肢端保温,鞋袜保持干燥;长时间乘车、站立、步行时,宜及时更换姿势,定期下车活动,可预防或减少发作,或减轻症状。 2、以对症治疗为主,发作时可给予局部冷敷或冷水浸泡患肢,以减轻症状;抬高患肢、避免过热或抚摸等不良刺激。 3、口服利血平、氯丙嗪、利福平等可能改善症状。 4、骶管内神经阻滞及腰交感神经阻滞有较好疗效。 5、本病常有缓解、复发、可呈慢性病程。大多预后良好,可自然康复。
郭慧医生的科普号2011年11月20日 6038 0 0 -
红斑肢痛症
红斑肢痛症是一种末梢血管扩张性疾病,以皮肤温度上升、皮色潮红、伴有剧烈烧灼疼痛为特征,患肢喜冷怕热是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有些病人无明显原因,称为原发性;有些病人是在其它疾病,如真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周围神经炎、多发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高血压、糖尿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基础上所发生的,称为继发性。多发生在青年人,原发者年龄较继发者偏小,病变多为两侧性,男女均可发生但以女性多见。多数病例在冬季或冬春之交的季节发病。多发生于手足,尤以两足最为常见。大多数病人都有发作的临界温度,超过此温度界限则出现症状,一般疼痛的发作温度为30~36度。表现为足底和足趾红、热和肿痛,多在夜间入睡时因足部温暖而发生剧痛,双足暴露棉被外或用冷水浸泡疼痛可减轻或缓解。我治疗过的有些病人冬天可赤脚在雪地行走,有的病人冬天睡觉时将脚伸到窗外,有的病人到医院看病时家属还提着一桶凉水,随时准备着凉水泡脚。这个病初发属于血管功能性疾病,主要是末梢的动脉扩张。可以说在周围血管疾病中这是一种最容易治疗的疾病,中药治疗有很好的效果,我们治疗的病例大部分都在一周内治愈,且不留任何后遗症。非常遗憾的是这个病还是属于少见病,许多医生对这个疾病不太了解,治疗上更缺乏经验,因此早期不能及时有效地治疗。患者由于长期用冷水浸泡,致使局部浸渍,形成溃疡,更由于寒冷的刺激使血管末梢收缩,甚而形成血栓而发生缺血性坏死。因此遇到这种情况应及时到周围血管专科去治疗。详情咨询:18737156120
何立刚医生的科普号2011年11月05日 3075 1 1 -
红斑性肢痛症的特点与治疗
红斑性肢痛症(Erythromelalgia)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末梢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特征为肢端皮肤红、肿、痛、热,多发生于双足,发病年龄最小者8岁,最大者52岁。以青壮年多见,是一种少见疾病。流行病学: 1878年Mitchell首先报道以指端皮肤红、肿、热、痛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并命名为红斑性肢痛症。1964年Babb等将此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近30年来,中国南京、西藏、贵州和两广等地区,曾在健康人群中大批流行性发病。1995年王嘉桔教授将主要发生在中国南方的一类具有流行性特点的红斑性肢痛症定义为特发性红斑肢痛症。本病病因未明。可能与寒冷导致肢端毛细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有关。由于肢端小动脉扩张,血液流量显著增加,局部充血,血管内张力增高,压迫或刺激动脉及邻近神经末梢而产生剧烈疼痛。分类红斑性肢痛症的病因病机尚未明确,一般认为分三种类型:1.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病因不明,可能与自主神经或血管神经中枢功能紊乱、皮肤对温热处于过敏状态及血中某些致热物质增多有关,少数病人有家族因素。2.继发性红斑性肢痛症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恶性贫血、痛风、轻型蜂窝织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一氧化碳中毒、心力衰竭高血压等。3.特发性红斑性肢痛症 本病的致病因素可能不是单一的而是由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是与气温的突然变化寒冷刺激有关。青春期学生好发此病,说明青春发育期自主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不稳定对外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另外是否与某些生物性致病因子或营养缺乏有关尚不能确定。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起病可急可缓,多同时累及两侧肢端,以双足更为多见。表现为足趾、足底、手指和手掌发红、动脉搏动增强,皮肤温度升高,伴有难以忍爱的烧灼样疼痛。多在夜间发作或加重,通常持续数小时。受热、环境温度升高,运动、行立、足下垂或对患肢的抚摸均可导致临床发作或症状加剧;静卧休息、抬高患肢,患肢暴露于冷空气中或浸泡于冷水中可使疼痛减轻或缓解。患者不愿穿着鞋、袜及将四肢放于被内,惧怕医生检查。肢端可有客观感觉减退,指(趾)甲增厚,肌肉萎缩,但少有肢端溃疡、坏疽。病程长及(或)病情重者症状不仅限于肢端,可扩及整个下肢及累及上肢。发病机制1.原发性红斑肢痛症 发病机制不清。目前认为与自主神经或血管舒缩神经中枢功能紊乱有关但是在血管舒缩系统、下丘脑中枢或神经节无病理基础的证据。有些患者在交感神经切除后,临床表现获得改善鶒所以Buerger提出了交感神经功能异常学说亦有人认为红斑性肢痛症灼性疼痛是因为在扩张的动脉和痉挛缩小的毛细血管或微动脉之间发生血管舒缩协调功能障碍当血流通过扩张的动脉后,在微动脉和毛细血管中遇到阻碍时,强烈冲击富于感受器的动、静脉吻合支,因而就产生了强烈的灼痛。血管舒缩失常并非产生这种疼痛的惟一原因可能与皮肤对温热过度敏感或细小血管对温热反应过度有关近年认为可能与某种原因使血中血清素(5-羟色胺和缓激肽)的蓄积有关。2.继发性红斑肢痛症 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以上原因导致血管神经功能紊乱,引起毛细血管前动脉短路开放过多,使局部皮肤动脉血流增多,引起局部红、肿、痛、热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患者血液中的5-HT含量增高 其它辅助检查:1、血、尿常规。常有血小板增多及红细胞增多。 2、血生化常规。血生化检查及脑脊液常规检查多无特异性,但继发性红热肢痛症与原发病相关。药物和毒物检测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3、B超,彩超。 4.微循环检查 可见肢端微血管对温热反应增强,毛细血管内压升高,管腔明显扩张,甲皱毛细血管襻模糊不清。 5.皮肤临界温度试验 将手或足浸泡在32~36℃水中,若有症状出现或加重,即为阳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其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及不伴有全身症状和某种原发病,即可确诊。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的诊断要点: 1.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多在气温突然下降、受寒或长途行走后急性发病。 2.主要侵犯手、足部,尤以两足常见。 3.发作时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肢体远端(手、足)的烧灼样疼痛,局部皮肤发红、皮温升高,肿胀,出汗。 4.表现为阵发性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甚至数天。每次发作大都在晚间。 5.局部受热、运动、长久站立或肢体下垂,均可诱发和加剧疼痛;休息、冷敷,将患肢抬高,可使症状减轻以至消失。但须与烧灼性神经痛,弥漫性血管角质癌(Fabry病),以及细菌性蜂窝织炎、骨髓增殖异常,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雷诺现象、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硬化萎缩性苔癣,糖尿病性神经病、脊髓痨及中毒性末梢神经炎等相鉴别。临床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发作时可给予局部冷敷或冷水浸泡患肢,以减轻症状;抬高患肢、避免过热或抚摸等不良刺激。 (1)消炎止痛药:阿司匹林片0.5g,3次/d,可减轻疼痛。 (2)收缩、扩张血管药:抗5-羟色胺拮抗药地塞利尔(Deselil)1~2mg,2~3次/d;麻黄碱30mg,3次/d,睡前合用安定片,有收缩血管作用,但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病、孕妇禁用。普萘洛尔口服10~40mg每日4次、二甲麦角新碱口服1mg每4小时1次。口服利血平、氯丙嗪、利福平等也可能改善症状。 (3)皮质激素:小剂量泼尼松(强的松)15~30mg/d,口服,短期有效。 (4)神经阻滞疗法:神经阻滞直接改变血管的舒缩功能,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特别是针对植物神经(腰交感神经、胸交感神经、星状神经)的治疗,将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①骶管阻滞 缓慢注入0.5%~1%利多卡因5~10ml,1次/d。连续3~7天。对双足受累者有立即止痛效果。亦可用盐酸利多卡因0.2g(10ml)、盐酸肾上腺素1mg,泼尼松龙(强的松龙)25mg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注入。 ②交感神经节阻滞:可选腰、胸交感神经和/或星状神经阻滞治疗,亦可于腔镜下行腰交感、胸交感神经切断治疗。
黄兵医生的科普号2011年07月21日 7547 0 0
红斑肢痛症相关科普号
樊肖冲医生的科普号
樊肖冲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疼痛科
1422粉丝16.6万阅读
王宝崇医生的科普号
王宝崇 主任医师
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
2457粉丝182.3万阅读
项红兵医生的科普号
项红兵 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麻醉科
1600粉丝7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