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症又名为枯草热,主要是由于对植物花粉存在过敏现象,并对眼鼻、呼吸道、皮肤等产生影响,多见于 8~16 岁儿童,主要症状包括喉咙痒、眼部发红、发痒、流泪,流鼻涕、鼻塞、打喷嚏,喘息或咳嗽。
花粉症又名为枯草热,主要是由于对植物花粉存在过敏现象,并对眼鼻、呼吸道、皮肤等产生影响,多见于 8~16 岁儿童,主要症状包括喉咙痒、眼部发红、发痒、流泪,流鼻涕、鼻塞、打喷嚏,喘息或咳嗽。
花粉质量非常轻,可随空气飘散,极易被人们吸进呼吸道内,花粉过敏者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分泌组胺与花粉对抗,引起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患有哮喘、其他过敏性疾病(如花粉热,荨麻疹或湿疹)或有过敏家族史的患者,容易花粉过敏。
花粉过敏患者通常首先出现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并伴有眼痒、结膜充血、咳嗽、咳痰和喘息等其他过敏症状。
花粉过敏患者不可能完全避开花粉,但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合理措施可将影响降到最低:
本病主要依靠过敏症状,询问过敏前是否接触过有花粉的环境,必要时增加皮肤点刺试验来确诊,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皮肤点刺试验:将少量过敏原滴在患者胳膊上,在滴有过敏原的部位用细针轻轻刺入皮肤浅层。若患者对该物质过敏,针刺部位就会出现红肿、瘙痒,像蚊虫叮咬一样。
花粉症的治疗应在避免接触花粉的基础上进行,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发作期治疗)和脱敏治疗(缓解期治疗),对于发生严重过敏反应者,需要进行紧急处理。
研究证实,在花粉期前 2 周开始早期干预治疗,可以延迟花粉过敏患者的症状发作时间,减轻过敏症状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本病虽然目前尚不能彻底治愈,但经过规范化的综合防治,患者的各种症状可得到良好控倒,并且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避免接触过敏原,做好自我防护。外出时应戴面罩、防花粉口罩、眼镜、鼻腔过滤器或花粉阻隔剂等。
对因严重鼻塞导致呼吸困难或诱发支气管哮喘、过敏性休克的患者要及时就近就医,采取紧急治疗措施。肾上腺素是严重过敏反应抢救治疗的首选用药。
若药物治疗无效,医生会考虑使用脱敏治疗。患者每隔几周去一次医院,医生将微量的过敏原物质注射到患者浅表皮肤,由少到多逐渐增加剂量,逐步提高患者对花粉的抵抗力。当再次接触此种物质时,过敏现象就会减轻或不再产生过敏现象。
合理清淡饮食,少吃辛辣刺激和感光性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
花粉症患者还需注意避免食用可能诱发症状的果蔬。
避免接触花粉
注意关注天气
一般较热、干燥及多风天气时,花粉浓度较高;较冷、多雨及潮湿的天气时,花粉浓度较低。若第二天空气中的花粉浓度较高,应尽量待在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