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炎系指长期过量饮酒所致的一种肝脏疾病,是短期内肝细胞大量坏死,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病理综合征。
本病好发于长期过量饮酒人群。
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黄疸(眼睛、皮肤发黄)、低烧、肝脏肿大等。
酒精性肝炎系指长期过量饮酒所致的一种肝脏疾病,是短期内肝细胞大量坏死,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病理综合征。
本病好发于长期过量饮酒人群。
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黄疸(眼睛、皮肤发黄)、低烧、肝脏肿大等。
本病是由于短期内肝细胞大量坏死引起的,其发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长期大量饮酒:引发本病最主要的病因。
有 10 年以上饮酒史,患病风险明显增加。
男性每天饮酒大于 40 克,尤其是大于 80 克(例如,约 2 ~ 8 罐啤酒,3 ~ 6 杯烈酒或 3 ~ 6 杯葡萄酒),患病风险显著增加。
女性每天摄入酒精 20 ~ 40 克,患病风险显著增加。
性别:女性胃黏膜中的酒精脱氢酶较少,因此会有更多完整的酒精到达肝脏。因此女性饮酒也会更快加速疾病的进展。
家族遗传因素:酒精性肝病通常有家族易感性,提示本病可能有遗传因素。(如消除酒精的细胞质酶缺乏)
营养状况:肥胖和长期食用富含不饱和脂肪的饮食都会增加感染本病的几率。
其他因素:如肝脏中铁的积累(不一定与铁的摄入有关),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都会增加感染本病的风险。
酒精性肝炎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发病前往往有近期内较集中地大量饮酒史,伴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有发热,以黄疸、肝肿大和压痛为特点;少数患者有脾脏肿大、面色灰暗、腹水、水肿、蜘蛛痣等;患者肝功能不全时腹水明显;有的患者会出现神经精神症状。
除了上述表现,本病还可能会出现下列症状:
随着病情进展,本病的常见并发症有:
本病的发病与长期大量饮酒有关,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进行预防:
本病主要依靠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肝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酒精性肝炎的治疗原则为:减轻酒精性肝炎的严重程度,改善已存在的该病引起的营养不良,对于不同症状进行不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戒酒:绝对禁酒是酒精性肝炎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戒酒能够改善肝组织学损伤、降低门静脉压力、延缓纤维化进程、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营养支持
酒精性肝炎患者需要补充营养,应在戒酒的基础上增加高蛋白、低脂饮食,并注意补充维生素 B、维生素 C、维生素 K 及叶酸。
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应考虑夜间加餐,以防止肌肉萎缩。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考虑肝移植。
酒精性肝炎如能及时戒酒和治疗,预后较好,大多可恢复。
若不戒酒,酒精性肝炎可进展为酒精性肝硬化,部分酒精性肝硬化可并发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