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慢性炎性疾病。
本病好发于 30~50 岁的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主要症状为口腔黏膜上有一些类似苔藓的白色斑块,可感到疼痛、粗糙不适。
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慢性炎性疾病。
本病好发于 30~50 岁的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主要症状为口腔黏膜上有一些类似苔藓的白色斑块,可感到疼痛、粗糙不适。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病情较轻时,多无明显症状,或者仅自己感觉黏膜有粗糙感。病情进一步发展时,可出现烧灼刺激痛以及自发性疼痛。
除了上述表现,本病还可能会出现下列症状:
皮肤病损
皮疹可发于全身各处,但以四肢内侧前臂和腕部多见。
典型皮损为扁平的多角形丘疹,呈紫红色,表面有细薄鳞屑,具有蜡样光泽,约 0.5~2 cm 大小,微高出皮肤表面,边界清楚。
一般有阵发性痒感,也有部分人无自觉症状。
皮肤损害多有自限性,即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自行痊愈。
指甲病损
手指甲或脚趾甲上也可能发生,常左右对称,但十指同时罹患不多见。
指甲变薄无光泽,按压时有凹陷。
指甲表面可表现为细鳞纵沟、点隙、切削面等。
继发感染时可引发疼痛,甚至溃疡坏死、脱落。
本病病因未明,也没有特别的预防方法。以下方法或许会对降低发生口腔扁平苔藓的风险有所帮助:
本病主要依靠病史问诊、症状表现、组织活检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本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治疗措施。如果损害局限且无症状者可不用药。损害较严重者应采用局部和全身联合用药,目的是减少白纹,消除充血,促进糜烂愈合,缓解疼痛等不适症状。
暂时没有彻底清除病损的方法。
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
局部药物治疗:以消炎、止痛、促愈合为主要目的。
消炎:以漱口水为主,如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氯己定溶液等。
止痛:以凝胶为主,如苯佐卡因凝胶或者利多卡因乳膏。
促愈合:
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或涂抹曲安奈德乳膏等,用于局部长期糜烂不愈者,有助于消除糜烂、充血、炎症,促进愈合。
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等。
维 A 酸类药物:作为临床辅助用药,用于消除口腔扁平苔藓白色角化病损。
口服药物治疗:全身用药以免疫调节治疗为主,可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羟氯喹、硫唑嘌呤等。
本病无法根治,通过及时有效治疗后,一般可以得到良好控制,不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但仍有小部分存在恶变风险,需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