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好大夫在线 > 词条 > 类丹毒 >

类丹毒介绍,什么是类丹毒

介绍

类丹毒是指由猪丹毒杆菌(亦称为猪红斑丹毒丝菌)侵入皮肤破损处导致丹毒样皮肤损害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类丹毒和丹毒有什么区别?

毕新岭 上海长海医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发病原因

本病是由于感染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病菌多存在于病畜生肉上(特别是病猪或病鱼),可经皮肤破损处侵入引起感染。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类丹毒和丹毒是一个病?

郭波 桐乡市皮肤病防治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症状表现

本病潜伏期为 1~3 天,典型皮损为皮肤红斑,根据临床特点,可分为局限型、全身型及败血症型三种类型。

局限型类丹毒:

较为多见,常见症状有:

  • 局限性皮肤红斑:多位于手指、手掌等部位,边缘分界比较清晰的水肿性暗红色斑,中心呈淡黄色或黄白色,边缘略突出皮肤表面,呈环状玫瑰红色,手压后可褪色,松手后又复原。
  • 肿胀瘙痒:局部肿胀有瘙痒感,偶有水疱,无化脓、脱屑等症状,一般无全身不适。
  • 皮损:局部皮损可能是初始病菌的入侵途径,也可能是后期发病时因搔抓等原因人为所致。

弥漫型类丹毒:

较为罕见,常见症状有:

  • 红斑、皮损广泛发作:局部的红斑扩大,肿胀、瘙痒加剧,红斑数量增多,分布范围广,但多位于肢端,病程较长时可呈左右对称分布。
  • 关节活动受限:多为局部肿胀累及关节部位所致。
  • 发热:在疾病进展时可有发热的症状。

败血症型类丹毒:

极其少见,常见症状有:

  • 红斑、皮损广泛发作:红斑、皮损分布范围广,亦可累及胸腹及背部等处。
  • 高热:多为大量细菌入血引起,体温可升至 39℃ 以上。
  • 感染性心内膜炎:极少发生,但又极为危重,为细菌随血流运送至心脏附着于心脏瓣膜引起,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心功能导致一系列心功能不全的表现,甚至危及生命。
如何预防
  • 渔业工作者、肉制品加工者等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自我防护,尽量防止刺破及切伤皮肤,如若损伤皮肤则应及时处理。
  • 家庭主妇、厨师等在加工食材时小心谨慎,减少不必要的损伤。
检查

本病主要通过临床表现结合皮肤组织培养、血培养等进行诊断和评估。

  • 皮肤组织培养:取部分皮肤组织进行培养,如猪丹毒杆菌阳性,可诊断本病。
  • 血培养:抽血检查,是确诊败血症型类丹毒的重要临床指标。
治疗方式

青霉素静脉滴注是目前类丹毒的主要治疗方法,对于青霉素过敏者可用其他类似抗生素替代治疗。局部软膏外敷、激光理疗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药物治疗

  • 青霉素静脉滴注:青霉素是本病的首选药物,青霉素可以有效杀灭体内的猪丹毒杆菌。大多数病例在连续治疗 7 ~ 10 天即可痊愈,很少出现复发。对于败血症型类丹毒则应注意要尽早、大量、足疗程的给予青霉素。
  • 其他抗生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使用四环素、红霉素、磺胺类等抗生素,也可有效杀灭病菌。
  • 鱼石脂软膏局部外敷:局部外敷有助于防止皮损进一步恶化、感染等,有利于伤口的愈合、恢复。

其他治疗

  • 局部激光理疗:局部激光理疗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炎等,还有促进再生的作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手指类丹毒能自愈吗?

陈桂升 徐州市中医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注意事项
  • 注意保持皮损处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 尽量避免对病损处进行搔抓。
  • 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
预后

本病预后良好,恢复后也一般不会复发。

推荐医生 226位 推荐医院 19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