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也叫汉森氏病,是由于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影响人体的皮肤和外周神经。
早期可有斑疹、丘疹、结节等原发皮损以及皮损处感觉丧失、肌肉无力、溃疡等症状,严重时可致容貌毁损和肢体畸残。早诊断、早治疗可完全治愈该病,不留后遗症。
麻风,也叫汉森氏病,是由于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影响人体的皮肤和外周神经。
早期可有斑疹、丘疹、结节等原发皮损以及皮损处感觉丧失、肌肉无力、溃疡等症状,严重时可致容貌毁损和肢体畸残。早诊断、早治疗可完全治愈该病,不留后遗症。
本病是由于感染麻风杆菌引起的,未经治疗的麻风病患者以及九带犰狳和红松鼠是本病的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有:
绝大多数成人对麻风杆菌感染有较强的抵抗力,免疫力相对较低的儿童、老人及与未经治疗的麻风病患者密切接触者等是本病的易感人群。
麻风病主要损伤皮肤和外周神经,临床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类型——结核样型麻风、界限类麻风和瘤型麻风。各类患者既有普遍性的症状和体征,也有各自的特征性表现。
结核样型麻风:病情较轻,传染性较弱。
皮肤出现一块或几块平整、浅色的皮疹或丘疹(少菌型麻风病)。
受到波及的皮肤区域可能会没有知觉,因为皮下的神经由于感染而受到损伤。
瘤型麻风:病情较重,传染性较强。
患者皮肤广泛出现皮疹或肿块(多菌型麻风病)。
全身性感觉障碍,肌肉无力。
鼻腔、肾脏和男性生殖器官也可能受到损害。
界限类麻风:此类患者处于中间状态,往往兼有结核样型麻风和瘤型麻风的临床特征。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为麻风病人,与病人接触需注意做好防护。
本病主要通过症状表现、麻风杆菌检查、组织病理检查等进行诊断和评估,具体检查有:
麻风病主要通过药物进行治疗。及早治疗是控制病情,避免后遗症的关键。常用药物有:
麻风的预后和是否早诊早治密切相关,如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治愈不留后遗症。
如果治疗延迟,可发生残疾和毁形等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