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白质软化是一种常见于早产儿的继发性脑损伤疾病。好发于 23 ~32 周的早产儿,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主要包括双下肢的痉挛性瘫痪、四肢瘫痪)、智力落后、惊厥以及眼部的异常表现,如斜视、眼球震颤、视力下降等。
脑白质软化是一种常见于早产儿的继发性脑损伤疾病。好发于 23 ~32 周的早产儿,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主要包括双下肢的痉挛性瘫痪、四肢瘫痪)、智力落后、惊厥以及眼部的异常表现,如斜视、眼球震颤、视力下降等。
脑白质软化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考虑与脑白质血管发育不完善、脑血流量较低,及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受损密切相关。
围产期高危因素:如胎儿母亲妊娠期患先兆子痫(指妊娠 24 周左右,在高血压、蛋白尿基础上,出现头痛、眼花、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等症状者称为先兆子痫)、妊娠期产前出血、胎膜早破持续时间较长,以及胎儿出现宫内窘迫、呼吸暂停等,上述危险因素可均导致脑实质缺氧,进而引起脑白质软化。
早产儿因其脑部发育不完善,遇到缺血、缺氧和感染等危险因素时,其大脑受损更为严重,因而更容易发生脑白质软化。
脑白质软化患儿可能会出现典型的后遗症,如脑性瘫痪(脑瘫)、认知功能障碍和眼部异常(如眼震、斜视、视力降低)等永久性症状。
本病以防止脑血流波动、维持脑血流灌注为根本预防措施。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本病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产史、头颅超声、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本病目前尚无临床治愈的手段,主要以对症及支持治疗为主。若能及早发现脑室周围白质损伤,去除病因,并给予全面、细致的支持治疗,及时恢复脑部血液供应,或可阻止本病的发生。
对确诊为脑白质软化的早产儿,在对症支持的基础上,早期加用神经节苷脂、1,6-二磷酸果糖及复方丹参注射液,能减轻脑室周围白质软及持续性病变的发生,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改善预后。
脑白质软化尚无法治愈。一部分脑白质软化婴儿,早期即有死亡风险,存活下来的脑白质软化婴儿,以后可能会出现各种神经系统后遗症,需要长期的护理和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