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好大夫在线 > 词条 > 脑出血 >

脑出血介绍,什么是脑出血

脑出血患者出院后瘫痪肢体的良好姿势摆放至关重要: 健侧卧位:患侧在上,身前用枕头支撑,背后也用枕头依靠,患侧上肢自然伸展,患侧下肢屈曲。 患侧卧位:患侧在下,患者背后用枕头支撑,患侧上肢伸展,下肢微屈,健侧上肢自然位,下肢呈迈步状。 仰卧位:患侧臀部和肩胛部用枕头支撑,患侧上肢伸展,下肢屈膝,头稍转向患侧。 半卧位:患者患侧后背、肩部、手臂、下肢用枕头支撑,患侧上肢伸展、下肢微屈。 卧位时可对患者进行被动关节活动训练,以保持瘫痪肢体的关节功能,防止关节僵硬和畸形。 脑出血患者发病后半年之内都有进一步康复的可能,最初 3 个月内神经功能恢复最快,是治疗的最佳时机。故在脑出血吸收后,病情平稳,生命体征稳定,应尽快康复治疗。常用康复功能训练如下: 功能训练:面瘫功能锻炼、语言吞咽功能训练、认知功能训练、肢体功能锻炼、手功能训练和步行功能训练等。 协调训练:转移训练和平衡协调能力的训练。 运动训练:诱发患者的主动运动和关节被动活动。 根据脑出血后可能出现身体各部位功能障碍,可进行以下康复训练: 运动功能障碍:
肌肉无力:适当的渐进式抗阻训练进行肌力强化。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常规治疗。 痉挛:推荐痉挛和挛缩应通过抗痉挛肢位、关节活动度训练、伸展、夹板疗法或手术纠正等方法治疗。 强制性运动疗法:该方法通过限制健侧上肢,达到强制使用和强化训练患肢的目的。 减重步行训练:训练通过支持一部分的体重使得下肢负重减轻,为双下肢提供了对称的重量转移,使患肢尽早负重,并重复练习完整的步态循环。推荐减重步行训练用于脑出血 3 个月后轻到中度步行障碍的病人。 感觉障碍:可采用特定感觉训练和/或感觉关联性训练以提高其触觉和肌肉运动知觉等感觉能力。如使用疼痛、触觉刺激、冰-温水交替温度刺激、选用恰当的姿势对实物进行触摸筛选等。 认知障碍:推荐进行有针对性的认知康复训练,来全面提高认知功能。 语言障碍:需针对语音和语义障碍进行治疗,早期可给予相应的简单指令训练、口颜面肌肉发音模仿训练、复述训练。口语理解严重障碍者可以试用文字阅读、书写或交流板进行交流。 构音障碍:推荐构音障碍的治疗方法包括:生物反馈和扩音器提高语音和改变强度,使用腭托代偿腭咽闭合不全,使用诸如降低语速、用力发音、手势语等方法。采用增强和替换交流系统对严重构音障碍者的功能活动可能有益。 吞咽障碍:可采用代偿方法,如调整体位、治疗性手法、食物调整和流质饮食等以保证安全的吞咽运动。 排泄障碍:制定和执行一个个体化的膀胱训练计划,可应用提醒排尿的方法。推荐对于持续便秘或大便失禁者应执行一个肠道的管理计划。 心肺功能障碍:一旦下肢肌群具备足够的力量,康复训练即应包括增强心血管适应性方面的训练。可进行平板步行训练、水疗训练等。 压疮:建议使用合适的姿势、定时翻身,使用气垫床和海绵垫。酌情使用预防压疮的辅料,避免使用圆形气圈。
查看百科详情
  • 精选文章
  • 精选小视频
推荐医生 5141位 推荐医院 15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