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尿毒综合征是以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急性肾功能衰竭为特征的综合征。好发于婴幼儿和学龄儿童,起病时可表现为胃肠炎、腹泻或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溶血尿毒综合征分为典型和非典型两种:
- 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占 90%,与产生螺旋毒素的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志贺痢疾杆菌等)有关,常先有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故又称腹泻后溶血尿毒综合征。
- 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约占 10%,病因不明,无腹泻表现,可能与细菌感染、药物、其他疾病等有关。
溶血尿毒综合征是以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急性肾功能衰竭为特征的综合征。好发于婴幼儿和学龄儿童,起病时可表现为胃肠炎、腹泻或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溶血尿毒综合征分为典型和非典型两种: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溶血尿毒综合征,需加以注意:
典型者早期表现为发热、腹痛、呕吐、血样腹泻等胃肠炎的症状,少数患者表现为咳嗽、咳痰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不典型者无上述症状。经过数日至数周的间歇期后急性起病,表现为溶血性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出血倾向。慢性期可出现肌酐、尿毒升高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表现,以及神经系统后遗症,如癫痫发作、行为异常等。
除了上述表现,本病还可能会出现下列症状:
本病的常见并发症有充血性心力衰竭、高钾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以及神经系统后遗症,如癫痫发作、行为异常等。
本病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目前溶血尿毒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不明确,治疗方法也尚无明确定论,无特效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但有明确病因的,治疗方法又不完全一致。
肾移植:对于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可考虑行肾移植治疗,但移植后复发率较高。
血浆置换:将人体的血液通过血滤机将病体血浆过滤,然后回输到人体。血浆置换可清除患者体内的毒性物质,尤其是重症患者及伴有神经系统、心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