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好大夫在线 > 词条 > 鳃裂瘘管 >

鳃裂瘘管介绍,什么是鳃裂瘘管

介绍

人体颈部在胚胎期形成一种似鱼鳃样、开向左右两侧的裂隙,这个裂缝即为“鳃裂”。

如果鳃裂在发育过程中不能完全闭合,且鳃裂的两端都存在开口时,如在颈部皮肤、耳道及咽内形成开口,会形成鳃裂瘘管。

本病多发生于 10 岁以下,部分人群在出生后就可出现症状,但一般在儿童或成年时才被发现。

主要症状有瘘口有分泌物流出,耳朵到下颌角之间有逐渐变大的包块,可伴有颈部疼痛、耳内流脓、发热、口臭、声音嘶哑等症状。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20240915:看图识病——左第二鳃裂瘘管继发潴留囊肿并双侧耳前瘘管

陈良嗣 广东省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主任医师

发病原因

本病最主要的病因是胚胎的先天发育异常。此外也与遗传因素有关,家族中如果有人患有鳃裂瘘管(特别是直系亲属),其后代患本病的几率增加。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鳃裂畸形、鳃裂瘘、鳃裂囊肿系列问答

杨天佑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儿童肿瘤外科 副主任医师

症状表现

本病的主要症状是瘘口有分泌物流出和颈部包块,伴有颈部疼痛、耳内流脓、发热、口内有臭味等症状。

典型症状

本病的常见症状如下:

  • 瘘口分泌物:在针尖样细小的瘘口处,可发现有少许分泌物流出,可以是黏液或脓性液体。
  • 颈部包块:一般在耳朵到下颌角之间出现包块,而且逐渐变大。
  • 颈部疼痛:病情严重时,出现颈部疼痛、瘘口周围皮肤红肿,伴有烧灼感。
  • 耳内流脓:有乳白色、淡黄色液体从耳中流出,在按压颈部包块时,液体量会增多。
  • 发热:伴有感染时可出现发热症状。
  • 口臭:常觉得口中有臭味。
  • 声音嘶哑:说话声音变低,严重者说话时发不出声音。

并发症

本病的常见并发症有:

  • 感染
  • 面瘫
  • 脓毒血症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20241020:看图识病——左第二鳃裂瘘管(婴儿)

陈良嗣 广东省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主任医师

如何预防

有家族史的人群,在孩子出生后,需经常观察其颈部是否有针眼大的皮肤凹陷、小口或包块。如果有这些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相关处理。

检查

本病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探针探查、X 线碘油造影、喉镜、穿刺抽吸囊液、病理检查等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 体格检查:通过触摸患者头颈部,观察有无包块、压痛、瘘口,瘘口及耳内有无分泌物流出等,有助于初步了解病情,为下一步检查和诊疗提供思路。
  • 探针探查:利用探针探查瘘口的深浅,及判断瘘管的走行方向。
  • X 线碘油造影:可以观察瘘管的走行及内口的位置。
  • 喉镜:可以发现瘘管内口的位置。
  • 穿刺抽吸囊液及病理检查:是判断瘘管性质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20240915:看图识病——右侧第二鳃裂瘘管(成人)

陈良嗣 广东省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主任医师

治疗方式

鳃裂瘘管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其中手术切除鳃裂瘘管,是唯一有效的根治方法。

药物治疗

腐蚀性药物

  • 常用药物:碘酒、发烟硝酸、高浓度三氯醋酸等
  • 作用:烧灼瘘管,将瘘管封闭堵塞。
  • 风险:治疗效果不是很稳定,而且有可能腐蚀、损伤瘘管周围的正常组织,如血管、神经等。
  • 适应证:只适用于不适合手术治疗,或暂缓手术治疗患者的临时性治疗方式。

抗生素

  • 常用药物: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等,根据病情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 适应证:适用于有感染可能的患者,及进行术前预防感染。

手术治疗

瘘管切除术:手术切除鳃裂瘘管是唯一有效的根治方法。对于存在感染的应先控制感染后,再行手术。

物理疗法

包括音频理疗等,可帮助瘘管周围的神经、肌肉恢复。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医学哲思——搭上开往春天的火车,追寻暗夜里的明灯,医缘暖人心(写在1500例鳃裂畸形诊治完成之际)

陈良嗣 广东省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主任医师

营养与饮食
  • 术后如需禁食,可经静脉输液补充营养、水、电解质等。
  • 当可以正常饮食时,一般先进食温度适中的流质饮食,如汤汁、温牛奶等。
    逐步过渡到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的半流质饮食,如炖蛋、肉末、水果汁等。
  • 避免进食过热、过硬食物,以减轻吞咽时引发伤口疼痛、出血。
  • 在吃饭过程中,应避免呛咳,咳嗽可能会造成伤口裂开。
注意事项
  • 耳部护理
    由于耳部会有脓液流出,平时需加强外耳道清洁,如患者头部倾斜,尽量让耳道垂直。用棉签蘸取清水后滴入耳中,再用干毛巾覆盖在耳朵外面,头向反方向倾斜。
    期间可以敲敲耳朵,使水加快流出。
    不做清洁时需避免外耳道入水。
  • 术后护理
    使用漱口剂清洁口腔,减少瘘管切除后引发的感染,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将漱口剂咽下去。
    术后注意保持伤口整洁,防止感染。
    如果敷料松动,有血液等渗出,或者引流管扭曲,没有液体引出,或者引流袋内液体一直保持不变,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 用药: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如果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皮肤瘙痒、出疹、呼吸困难等不适,应及时就医。
  • 运动:术后患者若无法下床,可在床上进行足趾伸屈活动、下肢肌肉收缩与放松交替活动、间歇性翻身等。
  • 复查:因鳃裂瘘管复发几率较大,出院后遵医嘱定期复诊,复诊时长 1 年以上。
预后
  • 经过正规治疗后,尤其是通过瘘管切除术,可根治本病,恢复情况较好。但单纯的保守治疗,可能会增加本病的复发几率,从而影响生活质量。
  •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瘘管反复化脓、感染,可波及到面神经,导致部分或完全性面瘫。瘘管感染也可发展成脓毒血症。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休克,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和血压下降或测不到的情况,可危及生命。
推荐医生 135位 推荐医院 9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