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好大夫在线 > 词条 > 上颌窦牙源性囊肿 >

上颌窦牙源性囊肿介绍,什么是上颌窦牙源性囊肿

介绍

上颌窦牙源性囊肿,是指在上颌窦内,因牙齿发育障碍或者病变,所形成的囊肿。

根据囊肿来源不同,可将本病分为含牙囊肿(又称滤泡囊肿)、牙根囊肿两类。

本病的常见症状有鼻塞、面颊隆起、眼球向上偏移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上颌窦牙源性囊肿

王琪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耳鼻喉科 主任医师

发病原因

本病是由牙齿发育障碍或病变造成的,常见病因有牙齿发育缺陷和牙根感染坏死。

  • 牙齿发育缺陷:是含牙囊肿发生的最常见原因,未长出的恒牙或者额外牙在牙槽骨中,如同异物,会刺激造秞细胞增殖并产生分泌物,从而形成囊肿。
  • 牙根感染坏死:是牙根囊肿产生的重要原因,通常因为牙根感染或者牙髓坏死,在牙根尖部形成了肉芽肿或者脓肿,上皮细胞长入后从而形成囊肿。
症状表现
  • 囊肿体积小时,无明显症状。
  • 随着囊肿增大,慢慢侵入鼻腔,可出现鼻塞,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
  • 囊肿继续增大突入到上颌窦时,可出现面颊隆起、眼球向上偏移、视力障碍等症状。
如何预防
  •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晚按时刷牙,从而减少牙根感染的可能性。
  • 对于牙齿发育缺陷者,要定期检查早期就医。
  • 对有龋齿的患者,要定期复查,及早治疗。
检查

本病主要通过体格检查、鼻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活检等进行诊断和评估。

  • 体格检查:可以通过视诊和触诊,对病情进行初步判断。上颌窦牙源性囊肿患者通常病侧面颊处表皮正常,隆起的表面光滑,触之有乒乓球感或者鸡蛋壳感。
  • 鼻内镜检查:可对鼻腔、鼻咽部及鼻窦进行详细的检查,以此可了解囊肿的大体位置和进展情况。
  • 影像学检查
    X 线:可帮助判断囊肿的大体位置、大小和类型。
    CT:可以明确囊肿大小及所在位置,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 组织活检:对囊肿进行穿刺,取粘液中的组织进行活检,可为囊肿的诊断和进程判断提供依据。
治疗方式

本病的治疗取决于疾病进展程度和囊肿大小。对于对无临床表现的患者,可定期观察。对于有临床症状者可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

  • 唇龈沟进路切除术:适用于上颌窦含牙囊肿较小者,通过唇龈沟进路切除囊肿,上颌窦不需做特殊处理,且手术创伤小。
  • 囊肿切除术并行上颌窦根治术:适用于上颌窦含牙囊肿较大者,进行囊肿切除,同时行上颌窦根治术,可将囊肿完全去除,以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
  • 清除感染、治疗病牙:对于上颌窦牙根囊肿患者,医生会清除掉牙根尖部的感染灶,同时治疗病牙,从而在源头上治疗本病,必要时要拔除病牙。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上颌窦疾病的手术治疗

徐家兔 绍兴市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 主任医师

注意事项
  • 术后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
  • 术后注意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油腻食物。
  • 术后注意观察病情,如果患处出现红肿或者发痒的情况,应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
  •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饭后漱口,早晚按时刷牙。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上颌窦牙源性囊肿

王琪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耳鼻喉科 主任医师

预后
  • 本病如不进行治疗,囊肿可能会不断增大,引起流泪、视力下降、看东西重影等眼部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 经治疗后,一般都可痊愈,大多无复发。
推荐医生 486位 推荐医院 31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