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

就诊科室: 烧伤科  整形科 

+收藏
精选内容 介绍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问诊
目录
  • 1介绍
  • 2发病原因
  • 3症状表现
  • 4如何预防
  • 5检查
  • 6治疗方式
  • 7营养与饮食
  • 8注意事项
  • 9康复锻炼
  • 10预后

介绍

烧伤是指由高温、电流、放射线或化学物质所引起的组织损伤。

浅烧伤可以出现红、肿、热、痛或剧痛、水疱,深度烧伤创面渗出多,可出现水肿,痛觉迟钝。

国际上根据损伤深度不同,将烧伤分为三度四分:

  • 一度烧伤:伤及表皮浅层,治疗时一般不计入烧伤面积。
  • 浅二度烧伤:伤及真皮浅层,保留部分基底层细胞。
  • 深二度烧伤:伤及真皮深层,残留部分真皮网状层组织。
  • 三度烧伤:伤及皮肤全层,甚至深部肌肉、骨骼、内脏器官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烧伤伤口切忌直接暴露:附一例典型病例经验分享

肖孟景 主治医师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 烧伤整形美容外科

发病原因

基本病因

人体所能承受的温度为 65℃,由于接触高温、电流、强辐射或者腐蚀性物质均可导致烧伤。

  • 热力烧伤:热力为最常见和最主要的致伤原因,约占总收治伤员的 89%。其中包括火焰、烟雾、热水、热液和热的半流体、半固体、固体等。小儿烧伤又以热液、蒸汽所致的烫伤较多。
  • 化学烧伤:能够造成皮肤和皮下深层组织损害的化学物质种类繁多,主要的有酸、碱、苯、磷等及它们的衍生物等。
  • 电烧伤:电烧伤是指由电火花引起的烧伤,称为电弧烧伤或电流作用于人体表面和深部组织造成的损伤。其损伤的程度与电流的种类、电压的高低、电流在人体的途径、人体的绝缘状态、以及和电流接触的时间长短有关。
  • 吸入性损伤:指吸入高温气流、有毒烟雾或化学物质所造成的气道黏膜及肺泡的损伤。

危险因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资料,烧伤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

  • 老年人和儿童
  • 欠发达和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
  • 其他因素,如:
    特定的职业,如厨师、消防员等
    公众聚集场所缺乏适当的安全措施
    患有癫痫、周围神经病,身体残疾,存在认知障碍
    酗酒和吸烟
    经常接触化学物质的人员(如化学实验人员)
    经常使用石蜡
    液化石油气和电力安全措施不足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吸食打火机气罐有危险!!!

谢春晖 主治医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烧伤与皮肤创面修复外科

症状表现

烧伤的症状主要与烧伤深度、面积、伤前疾病、合并伤及并发症等有关。不同致伤物导致的烧伤可能症状有所不同。

典型症状

热力烧伤

  • 一度烧伤
    表面红斑状、红肿、干燥、有烧灼感,无皮肤破损。
    3~5 天愈合。
    短期内局部皮肤颜色较深,不留瘢痕。
    因对全身生理状态无明显影响,在记录烧伤面积时不将该类烧伤计入烧伤面积。
  • 浅二度烧伤
    出现大小不一的水疱,局部红肿比较明显。
    去除水泡皮后创面基底潮红、疼痛明显,创面皮肤温度较高。
    如不发生感染,约 1~2 周愈合。
    短期内局部皮肤颜色较深,一般不留瘢痕。
  • 深二度烧伤
    出现小水疱,去除水疱皮后创面基底呈红白相间或猩红色。
    患者痛觉较迟钝、皮肤温度较低。
    如无感染,约 3~4 周愈合,但常伴有瘢痕增生。
  • 三度及四度烧伤
    创面无水疱,因致病原因不同痂皮可呈焦黄、焦黑或蜡白等颜色,甚至碳化,触之如皮革,创面干燥、发凉、痛觉消失。

电烧伤

  • 全身性损伤(电损伤)
    轻者有恶心、心悸、头晕和短暂意识丧失,恢复后多不遗留症状。
    重者可出现休克、心室纤颤或呼吸、心搏骤停,不及时抢救可立即死亡。
  • 局部表现(电烧伤)
    电流通过人体直接引起:称为电烧伤或电流烧伤,皮肤烧伤面积多较小,呈椭圆形,创面早期呈灰黄色、黄色或焦黄,中心稍下陷,少有水肿,疼痛较轻。

化学烧伤

  • 酸烧伤
    常见的是硫酸、硝酸和盐酸烧伤,一般无水疱,迅速成痂,不继续向深部组织侵蚀。
    硫酸烧伤后痂呈深棕色,硝酸者为黄褐色,盐酸者为黄蓝色。一般烧伤越深,痂的颜色越深,质地越硬,痂内陷也越深。
  • 碱烧伤
    碱烧伤创面呈黏滑或皂状焦痂,色潮红,有小水疱,创面较深。焦痂或坏死组织脱落后,创面凹陷,边缘潜行,常不易愈合。
    若早期处理不及时,创面可继续扩大或加深,并引起剧痛。
  • 磷烧伤
    除因皮肤上的磷接触空气自燃引起烧伤外,还由于磷燃烧氧化后生成五氧化二磷,对细胞有脱水和夺氧作用,遇水则形成磷酸,造成磷酸烧伤,使创面继续加深。

吸入性损伤

  • 吸入性损伤又称呼吸道烧伤。
  • 多见于头面部烧伤病人,面、颈、口鼻周围常有深度烧伤创面,鼻毛烧毁,口鼻有黑色分泌物;有呼吸道刺激症状,咳炭末样痰,呼吸困难,声音嘶哑。

并发症

早期的并发症包括休克及脏器功能衰竭、呼吸道梗阻、应激性溃疡;中晚期的并发症包括感染(严重者发生败血症)、瘢痕、瘢痕挛缩引起的功能障碍,如爪形手、颌颈粘连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烧伤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朱家源 主任医师 中山一院 烧伤与创面修复外科

如何预防

  • 要远离火源,对家中的小孩要尽早进行防火安全教育,远离打火机等火源。
  • 注意煤气、天然气的使用,定期安全检查;如怀疑泄露应立刻关闭阀门、开窗通风、关闭一切电源。
  • 家庭使用电暖炉、电暖气等,可以安装防护罩,避免老人和儿童烧烫伤。
  • 化学、冶炼等特殊职业岗位的职工严格按要求使用防护用品,按规章制度操作。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儿童身边的烧烫伤危险因素,家长们赶紧自查一下!

谢卫国 主任医师 武汉市第三医院 烧伤科

检查

烧伤一般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就可以确诊。如果是深度烧伤,会抽血检查是否有脓毒血症或菌血症。

  • 体格检查
    观察临床表现,浅烧伤表现为红、肿、热、痛或剧痛、水疱;深度烧伤创面渗出多,水肿,痛觉迟钝。
  • 烧伤面积计算
    手掌法:无论成人或儿童,将五指并拢,其一掌面积为体表面积的 1%。
    中国九分法:将全身表面积划分为若干 9% 的等分进行计算。
    烧伤深度的判断:目前临床上有多种分法,最常用的是三度四分法。
  •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烧伤后常出现白细胞计数上升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并出现中毒颗粒;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升高,血细胞比容升高等。
    尿常规:常出现血红蛋白尿。
    细菌培养:创面分泌物及血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可明确感染病原菌及敏感药物。
    血气分析:判断是否出现电解质紊乱。

治疗方式

根据烧伤程度及病情发展阶段不同,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烧伤急救

烧伤急救原则为迅速脱离致伤源、立即冷疗、就近急救和转运。

热力烧伤
当发生火焰,蒸气、高温液体、高温金属等烧伤时,应该:

  • 尽快脱去着火或沸液浸湿的衣服,特别是化纤衣服,以免着火或衣服上的热液继续作用,使创面加深。
  • 用水将火浇灭,或跳入附近水池中。
  • 就地打滚压灭火焰,切忌站立或奔跑呼叫,避免头面部进一步烧伤或吸入性损伤。
  • 应该尽快离开密闭和通风不良的现场,以免发生吸入性损伤和窒息。
  • 冷疗,比如用大量清洁水冲洗。

化学烧伤

  • 烧伤严重程度与化学物质的性质、浓度及接触时间有关,因此无论何种酸碱烧伤,均应:立即用大量清洁水冲洗至少 15~30 分钟以上,冲淡和清除残留的酸碱,也有减轻疼痛的作用。
  • 注意用水量应足够大,迅速将残余化学物质从创面冲净,头面部烧伤应首先注意眼部,尤其是角膜有无烧伤,并优先冲洗。

电烧伤

  • 发生电烧伤急救时,应立即切断电源,不可在未切断电源时去接触患者。
  • 如果已发生猝死,应在拨打 120 呼救的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心外按压等心肺复苏处理,并及时转送至就近医院进一步处理。

药物治疗

  • 破伤风疫苗:根据烧伤程度,医生可能会建议注射破伤风疫苗。
  • 抗生素:大面积深度烧伤可早期静脉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 利尿剂:可帮助减轻水肿。
  • 抗酸、抗胆碱药物:保护胃黏膜。
  • 血浆、生理盐水、葡萄糖液体等:补充血容量及生理需要水分,治疗休克。

手术治疗

轻度烧伤创面进行保守治疗即可,严重的较深的创面则需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手术方式包括痂皮处理和植皮手术。

常见疑问

问:烧伤后该暴露伤口还是包扎起来?

答:

  • 包扎疗法:污染较轻、创面清洁的四肢浅度烧伤、躯干小面积烧伤可采用包扎疗法。以减轻创面疼痛,防止创面加深,预防创面感染。
  • 暴露疗法:用于颜面、会阴等不适于包扎部位的烧伤,以及严重污染创面。大面积烧伤病人的创面暴露最好应用翻身床。随时清理创面渗液与分泌物,及时换床单,保持暴露创面的清洁、干净、无污染。可同时应用外用药,以增强抗感染作用。

另外清洁创面后,根据气温,夏天宜暴露,冬天宜包扎。

问:烧伤后形成水疱要不要挑?

答:要看水疱大不大, 如果面积不大,可以让它慢慢吸收。

如果面积大,建议用无菌器械在水泡基底部拨开,放出水泡内的渗出液。建议由医生来操作,不要自己操作,以免发生感染。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皮瓣修复手指热挤压伤方法介绍

乔亮 主任医师 上海瑞金医院 烧伤整形科

营养与饮食

  • 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
  •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禽蛋、瘦肉等。可以配合饮用清热解毒、止渴消暑的饮品,如绿豆汤、西瓜汁、银花甘草汤等。
  • 忌食辛辣、肥腻、鱼腥类食物。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烧烫伤后食欲欠佳,怎么吃既简单又促进恢复?

易磊 副主任医师 上海瑞金医院 烧伤整形科

注意事项

  • 烧伤部位如果和烧坏的衣服粘连在一起,不可以强行撕去。
  • 水疱形成的屏障能够保护皮肤下面的组织,避免感染。如果用针和指甲挑破,里面的组织会接触到细菌,引起进一步的感染,增加治疗难度。
  • 用牙膏涂抹烧伤部位可以有助于伤口愈合这个说法是错误的,牙膏里面是没有任何杀菌成分的。伤口表面涂抹牙膏可能会带入细菌,增加感染的风险,不利于烧伤愈合。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烧伤科,能治疗哪些病??

邹普功 副主任医师 周口市人民医院 烧伤整形科

预后

根据皮肤烧伤面积、深度,以及是否有并发症、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不同,烧伤的预后不同。

  • 小面积浅烧伤者及时清创,预后好。
  • 大面积深度烧伤者及时补液,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根据需要行手术切除深度烧伤组织,然后进行皮肤移植。预后差。

烧伤相关科普号

沈国良医生的科普号

沈国良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烧伤整形美容外科

2933粉丝32.7万阅读

孙诗黠医生的科普号

孙诗黠 副主任医师

资阳市中医医院

皮肤科

341粉丝17.5万阅读

张合成医生的科普号

张合成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儿童医院

烧伤、整形科

400粉丝8万阅读

  • 1 介绍
  • 2 发病原因
  • 3 症状表现
  • 4 如何预防
  • 5 检查
  • 6 治疗方式
  • 7 营养与饮食
  • 8 注意事项
  • 9 康复锻炼
  • 10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