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抗利尿激素根据身体需要释放入血,作用于肾脏浓缩尿液,以维持正常的尿量。
肾性尿崩症是指由于肾脏对抗利尿激素部分或完全不敏感,导致肾脏重吸收水减少引起的尿液浓缩障碍。
主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夜尿,以及不明原因的虚弱、嗜睡、肌肉疼痛和易怒等。
正常情况下,抗利尿激素根据身体需要释放入血,作用于肾脏浓缩尿液,以维持正常的尿量。
肾性尿崩症是指由于肾脏对抗利尿激素部分或完全不敏感,导致肾脏重吸收水减少引起的尿液浓缩障碍。
主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夜尿,以及不明原因的虚弱、嗜睡、肌肉疼痛和易怒等。
本病是由于肾脏对抗利尿激素部分或完全不敏感,重吸收水减少引起的,可分先天性肾性尿崩症和获得性肾性尿崩症两种,其发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先天性肾性尿崩症:好发于儿童。由基因突变或遗传疾病引起,如 Bardet-Biedl 综合征、胱氨酸病等。
获得性尿崩症
药物
锂剂:一种治疗双向情感障碍最常用的药物。多达 20% 的服锂者会出现肾性尿崩症。
其他药物:包括西多福韦和膦甲酸、加压素 V2 受体拮抗剂、两性霉素 B、地美环素、异环磷酰胺、氧氟沙星、奥利司他及去羟肌苷。
电解质紊乱:高钙血症、低钾血症等。
肾脏疾病:最常见于多囊肾病。
肾性尿崩症的症状,是由肾脏无法保存水分而导致的。有些人症状会变得极度严重,并导致脱水。丢失过多的液体还会引发电解质失衡。
除了上述表现,本病还可能会出现下列症状:
本病的常见并发症有:
本病主要是肾脏对抗利尿激素部分或完全不敏感引起的,先天性肾性尿崩症没有特别的预防方法,获得性肾性尿崩症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进行预防:
本病主要依靠禁水试验、加压试验、血电解质、血糖、垂体核磁共振等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本病目前大部分无法治愈,只能缓解症状。只有部分获得性尿崩症在解除相关病因后可以治愈。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
本病目前大部分无法治愈,但通过积极治疗后可以缓解症状,不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