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好大夫在线 > 词条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介绍,什么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介绍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即以血液或骨髓中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持续性地升高、组织中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点,临床上常与多种疾病相关,是一种疾病过程,特别是寄生虫感染、过敏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和肿瘤的非特异性反应等。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根据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程度分为:

  • 轻度:嗜酸粒细胞 (0.4~1.5)×10^9/L
  • 中度:嗜酸粒细胞 (1.5~5)×10^9/L
  • 重度:嗜酸粒细胞 > 5×10^9/L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中国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版)

贾晋松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血液病研究所 主任医师

发病原因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病因多而复杂,根据病因及临床特征,可归纳为反应性、继发性、原发(克隆)性 、特发性几类。

  • 反应性增多:由过敏性疾病、感染(如寄生虫等)、皮肤病(如湿疹)等引起。
  • 继发性增多:与结缔组织病(类风湿性关节炎、Wegener 肉芽肿、结节性多动脉炎等),肿瘤(淋巴瘤、各种实体瘤或囊性纤维化),内分泌疾病(Addison 病、垂体功能不全等),免疫缺陷病(IgA 缺乏症、Wiskott-Aldrich 综合征、移植物抗宿主病等),间质性肾病等相关。
  • 原发性或克隆性增多:与基因异常有关。
  • 特发性增多:当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持续增高,而不能找到其他确定的病因,被称为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除了过敏,还有什么原因会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李琦玮 广安门医院 血液科 主治医师

症状表现

根据病因不同,其临床表现亦不同,可出现以下症状:

  • 一般症状:疲劳、虚弱、咳嗽、呼吸困难、肌痛、发热。
  • 鼻炎的表现:鼻塞、流鼻涕、打喷嚏。
  • 皮肤症状:过敏性皮炎、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表现为红斑、瘙痒性丘疹或皮下结节、黏膜溃疡等。
  • 肺部症状:主要表现为慢性持续性干咳。
  • 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 心血管症状:心脏受累,常为死亡主要原因之一。表现为气喘、胸痛、心力衰竭等。
  • 神经系统症状:脑血栓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感觉性多神经病等,还表现为癫痫、痴呆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HES)

王文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如何预防

本病病因复杂,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

检查

本病病因复杂,医生会根据症状及病史,进行初步的判断,并选择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可能需要进行的检查有:

  • 血常规:判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增多程度。
  • 寄生虫相关检查:如虫卵检查、免疫学检查,用来判断有无寄生虫感染。
  • 过敏原检查:如过敏原筛查、IgE(血清免疫球蛋白 E)测量,判断是否与过敏有关。
  • 皮肤病相关检查:判断是否与皮肤病有关。
  • 心脏相关检查:心脏 B 超、心电图、心肌酶谱、心功能检查、肌钙蛋白等,判断是否有心脏损害。
  • 头颅 CT 、磁共振(MRI):了解中枢神经系统有无损伤。
  • 骨髓穿刺、骨髓活检:检查有无血液系统疾病。
  • 流式细胞学检查:检查是否有肿瘤或血液病。
  • 染色体检查:检查特异性的染色体是否异常,诊断是否为克隆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 基因检查:查找是否存在相关的异常基因。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IgE明显增高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需要使用奥马珠单抗吗?

杜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 血液科 主治医师

治疗方式

反应性和继发性增多的患者,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原发性增多的患者,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药物治疗

  • 糖皮质激素:为首选治疗药物,常用泼尼松,能使嗜酸性粒细胞快速下降,症状得到控制,通常需要逐渐减量维持。
  • 羟基脲:是治疗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一线治疗药物,可单独应用或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也可用于糖皮质激素治疗耐药或无效的患者。羟基脲可逆转嗜酸性粒细胞对脏器的损害。
  • 干扰素 α:用于对泼尼松和/或羟基脲等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能获得血液学缓解,为糖皮质激素治疗失败的二线用药。
  • 环孢素 A:常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在用药过程中,需要监测血药浓度。
  • 伊马替尼:用于本病伴有 PDGFRA 基因重排的肿瘤患者。
  • 卢可替尼:可用于有 JAK2 基因突变的患者。

手术治疗

  • 心脏手术:可去除心内血栓。
  • 换瓣手术:适用于心脏瓣膜损害的患者。
  • 脾脏切除术:适用于脾功能亢进伴有脾梗塞或相关的腹痛、脾破裂患者。

其他治疗方法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用于常规治疗无效、病情进展的患者。
  • 细胞单采术:适用于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数特别高的患者。
  • 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防止血栓栓塞。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IgE明显增高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需要使用奥马珠单抗吗?

杜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 血液科 主治医师

注意事项
  •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吹风。
  • 规律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及睡眠过少。
  • 戒烟戒酒。
  • 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如宠物、尘螨以及某些食物、药物等。
  • 遵医嘱定期进行复查。
预后

本病多数患者为反应性,积极寻找病因,去除病因后,病情即可获得控制。

某些基因异常的患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合理,不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可能有生命危险。

推荐医生 115位 推荐医院 8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