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糖尿病人有这些表现要警惕了,可能是糖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严重的可以导致坏疽、甚至截肢,每次住院治疗至少1万元,不仅花费巨大,而且十分痛苦,其中微循环障碍是主要的发病原因,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十分重要,有以下表现要警惕了:1、足底有胼胝,硬茧,说明有微循环病变。2、脚趾端反复出现水疱。3、双下肢对称性怕凉、麻木。4、脚趾末端疼痛、红肿、变黑。5、对疼痛和温度不敏感,喜欢“高温”6、双下肢皮肤菲薄,“吹弹可破”。7、脚癣反复感染。8、足底、足跟、脚的背侧反复出现破溃。9、鞋子不合适,经常磨破脚,尤其是血糖控制差时,鞋子受压处容易出现破溃引发足感染,比如女士的高跟鞋。
刘艳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6月01日153
0
0
-
有这些表现可能是糖尿病足?
有下列表现,可能是糖尿病足?1.糖尿病人,出现下肢麻木、怕凉,进行性加重。2.足底胼胝,走路有踩棉花感。3.脚趾端红肿、怕凉、坏疽、变黑。4.下肢对温度反应迟钝,喜欢用热水泡脚。5.下肢皮肤菲薄,“吹弹可破”6.足底、趾端,脚的背侧等受压处反复出现水疱。7.脚癣反复感染
刘艳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5月30日137
0
0
-
得了“糖尿病足”疼痛难忍怎么办?
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接近11.6%,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占17.2%(约1960万)。也有研究称,每三位糖尿病患者就有一位会出现疼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PDN)。神经病变病理分型主要为大纤维受损及小纤维受损,临床上以大小纤维混合病变为常见,其中以远端肢体对称性多神经病变为主。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三个方面,疼痛、麻木以及感觉异常。疼痛包括自发性疼痛和刺激诱发性疼痛。自发性疼痛就如烧灼样疼痛、电击痛、刀刺样疼痛等;刺激诱发性疼痛即为,日常生活中一些轻微的触碰就可能诱发剧烈的疼痛;感觉异常往往表现为手套袜子样麻木感;以上因素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运动神经病变导致足部畸形,感觉神经病变导致保护性感觉丧失,如患者在泡脚时无法感知过高的水温而导致烫伤,进而形成足部溃疡。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主要有SNRIs类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抗惊厥药物、局部用药、盐酸曲马多和吗啡类镇痛药等,由于使用的药物多为抗抑郁药以及阿片类药物,药物的副作用较大,因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手段仍较为局限,配合非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策略是目前临床所急需。其中,脊髓电刺激(SCS)疗法是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已在国内外取得非常好的临床疗效。脊髓电刺激(SCS)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多种类型慢性顽固性疼痛的治疗方法。通过植入脊髓硬膜外腔的电极导线将神经刺激器产生的电流传至脊髓,针对脊神经进行低压电电刺激,阻断疼痛感上传到大脑中枢,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衷心建议广大糖足患者朋友,具备一定的疾病常识,如果出现疼痛症状,也不要过度担心和避讳,积极到院早诊断、早治疗,才能保证较好的疗效。
郭冕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5月20日171
0
4
-
【病例-糖尿病足】下肢缺血“神经痛”夜不能寐,一根电极即刻解除糖足大问题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人的最严重并发症之一,给糖尿病足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的困难和痛苦。如何能保住自己的脚,能缓解疼痛、保留自己的行走和生活能力,是病人自己和家属的最大心愿。家住内蒙68岁的谢先生,有12年糖尿病病史,下肢严重缺血、下肢成紫色、足部溃疡创面长期不愈合,双下肢剧烈疼痛让他整晚整晚睡不着觉、100米是他行走的极限了。5月12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北糖尿病足“一站式”诊疗中心王军主任专家组,为他成功进行脊髓电刺激(SCS)手术治疗。术后第二天,谢先生下肢皮温明显上升,疼痛症状减轻,这一最新的治疗方法,为他带来新的生活。下肢缺血、剧烈疼痛,糖尿病足让他“痛不欲生”12年前,谢先生查出糖尿病,一直进行血糖控制,慢慢下肢皮肤的颜色开始变得暗沉,感觉下降,去年12月份下肢出现疼痛现象,近两个月疼痛加重让他坐卧不安、夜不能寐、不想吃饭,脚上的皮肤也出现溃疡,创面难以愈合,严重的下肢问题让他走不了路,给家庭造成极大的负担。为了寻求治疗方法,谢先生到内蒙当地医院诊疗,医生给的治疗方法就是输液、用药,吃遍了各种止痛药、尝试过各种止痛治疗方法无效。走投无路的他在网上看到西安交大一附院糖尿病足“一站式”诊疗中心,王军主任的多学科分阶段极限保肢、糖尿病足的最新技术——脊髓电刺激手术,可以治疗糖尿病足,特别是对于疼痛、下肢血管及神经的改善有非常好的效果,“心动”的他立即联系到王主任,预约门诊来院评估。糖尿病足治疗的新进展——脊髓电刺激(SCS)“经过我们多学科(内科、外科、介入、创面)评估后,发现谢先生疼痛达到8级,双下肢动脉血管钙化,远红外线的血管成像明显看到迟迟不显影,大概2-3分钟才缓慢的出现,正常情况下一般30秒就是显现,双下肢广泛动脉血管钙化,几乎完全闭塞,缺血导致下肢的皮肤已经变成紫色,行介入开通血管难度大,而且血管即使短暂开通后再闭塞几率极大;且患者有多年糖尿病史,心脏问题,下肢血管条件差,行介入的远期效果不佳,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脊髓电刺激治疗”王军主任介绍。王军主任进行远红外线血管成像评估远红外线的血管成像动脉血管钙化5月12日,王军主任专家组成功为谢先生进行“脊髓电刺激术”治疗,通过植入脊髓硬膜外腔的电极、导线将神经刺激器产生的电流传至脊髓,阻断疼痛感上传至大脑中枢,整个手术均在局麻下进行。C臂下电极定位手术台上测试,开启刺激器候,谢先生能清晰感觉到双腿有微弱电流酥麻感,双腿疼痛感觉立即减弱,测试效果显著,患者非常满意。回病房当晚,脚温恢复尤为明显,第二天查房时,谢先生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状态越来越好。“后期,在长期电刺激下及成熟的糖尿病足护理,患者下肢血管问题会逐渐恢复,下肢远端缺血改善”王军主任介绍。脊髓电刺激(SCS)能改善糖尿病足患者哪些问题?脊髓电刺激疗法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可以抑制交感神经的传出冲动,扩张缺血区域的小动脉和微动脉;促进缺血区域毛细血管的再生和侧枝循环的建立,从而有效改善缺血促进组织愈合,达到保肢、降低截肢率的目的;通过刺激粗大的传入神经纤维,使疼痛“闸门”关闭,从而有效缓解缺血肢体的疼痛。其效果长期有效,解决介入治疗短期有效的问题,会给患者带来长期稳定的效果。西安交大一附院糖尿病足“一站式”诊疗、多学科全程管理模式造福患者糖尿病足病情发展迅速,如果出现创面、破溃没能及时治疗,就会导致伤口加速感染,深度感染创面还会增加骨髓炎的发生,短时间内就会从一个脚趾发展为整只脚坏疽,甚至腿部感染都是有可能的,患者常常可能面临要截肢,严重者危及生命。治疗是包括恢复闭塞血管血运、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抗血栓、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以及抗炎、局部换药和清创等综合治疗。治疗糖尿病足不能单打独斗,必须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多学科治疗。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由急诊及创面门诊王军主任牵头,携手周围血管外科马强副教授,内分泌科强薇副教授强强联合,建立了糖尿病足“一站式、多学科联合全新诊疗模式”,把患者在多个科室奔走变成了一个科室来完成,同时开启了首个糖尿病足线上诊室,为了方便大家就医,糖足一站式诊疗中心设在交大一附院东院(停车方便,就诊不排队),运用极限保肢理念,采用内科、外科、介入、创面四个专业的医护专家组成,运用国内外先进的分级多学科评估及PRP(高浓度血小板血浆)优势技术、以及脊髓神经电刺激(SCS)最新治疗技术等,为糖尿病足患者提供精准、有效、个体化治疗方案,让更多糖尿病足患者摆脱截肢和伤残的风险,造福糖尿病足患者。
王军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5月16日124
0
0
-
德公话血管病,糖尿病足预防,护心护脚大法!
张望德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4月13日203
1
2
-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大血管并发症,患者多因为疼痛而影响食欲,再加上感染,容易导致贫血、低蛋白血症,从而发生营养不良,如果患者病史很长,还可能发生糖尿病胃神经病变~胃轻瘫,即使给予口服营养补充,也会出现胃胀、早饱。这样的患者早期给予空肠喂养可以改善营养状况,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刘艳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2月28日292
0
1
-
糖尿病足的有效治疗方法:脊髓电刺激术——不仅“治疗糖尿病足”还能“治疗疼痛”,真可谓是“双管齐下”!
梅加明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2月19日257
0
1
-
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指导
控制血糖每天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坚持体育锻炼,定期复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按时服药或注射胰岛素。每天检查足部情况仔细查看足部有无裂口、疼痛、水疱、红点、溃疡或趾间湿疹等。每天使用温水清洗足部清洗前用温度计或肘关节探测水温,防止烫伤。洗完后一定要擦干足部,尤其是足趾间隙。可应用滑石粉保持足趾间皮肤干燥。在足趾和足底凃薄薄一层护肤膏,保持皮肤柔软光滑。但不要将护肤膏涂在足趾间,以免发生感染。如果足部存在鸡眼或茧子,不要自行去除,更不要应用剃须刀、鸡眼膏或液态的鸡眼去除剂,这些均会损伤皮肤。需要找医生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定期修剪趾甲,避免擦伤皮肤。任何时候行走都要穿着袜子和鞋子,一定不要赤脚行走,否则容易踩上东西损伤足部。不要用热地毯、热水瓶或其他热物质来暖脚,避免瞬间发生灼伤。不要吸烟,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以减少足部的血流。当坐着的时候可以抬高双脚。每天活动足趾2~3次,每次5分钟,促进足和小腿的血液循环。不要长时间交叉腿部。不要穿太紧和有弹力口的袜子,不要用吊袜带吊住腿。要确保穿着的鞋子足够长、足够宽,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脚趾,特别是有足趾畸形的患者。鞋子材质要舒适、通气性好。绝不要穿塑料鞋子,因为塑料鞋子没有弹性而且不能透气。当穿上新鞋时,应仔细检查足部的情况。第一天穿新鞋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小时,如果没有异常,次日可延长至4小时,如果仍无异常可正常穿着;如有问题应及时调换。如果患者有糖尿病神经病变或严重的足部问题,如踇外翻、溃疡等,建议及时咨询专业的足踝医生,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才礼扬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2月16日322
0
1
-
糖尿病足的预防是关键,糖尿病患者生活上需要注意哪些呢?
每年我都要接诊很多糖尿病足的患者,部分轻度糖足患者可以通过换药治愈,但是大部分糖足患者需要手术治疗,要想获得好的手术效果,手术前血糖需要调整到正常水平,体内脏器损伤需要调整到能耐受手术,全身代谢状态需要调整到基本正常等等。说到这里,大家也清晰的看到,糖足无论是保守换药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其前提是血糖和糖尿病得到很好的控制。那么,争对还没发生糖足的糖尿病患者,如果平时注意控制血糖,也就不会发展为糖足的这一阶段。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治疗适当,是可以很好控制的,血糖控制好了,不仅可极大减轻因糖尿病所致的经济和心理负担,更重要的是可大幅降低因并发症(糖尿病足)导致的生活质量下降和致残率。在我看来,糖尿病的防治做到以下4点很重要:1,坚持运动:每周不少于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很多人还存在对于运动的理解误区,不是跑步、散步、到户外健身才叫运动,躺在床上或者坐着活动四肢关节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运动效果。对于很多糖足需要手术的患者,术前及术后我都会建议患者在病床上加强四肢关节活动,一个可以预防长期不运动导致的血管内血栓,二个可以促进四肢血液循环加速创面愈合,三个可以提高精气神,“动一动,十年少”,运动起来益处多。2,控制饮食:目前百度一下“糖尿病饮食”可以出来很多相关详细饮食介绍的帖子,在此我不过多赘述。今天我想谈谈的是如何控制糖尿病患者那居高不下的食欲,我接触下来的糖尿病足患者多数都知道糖尿病饮食的概念,知道哪些食物该吃,哪些食物不该吃,但是,食欲的力量太强大,以至于常常忍不住偷吃点“禁果”,导致血糖猛增。如果控制食欲呢?我有以下几点建议,各位可以尝试:a,减慢进餐速度,增加咀嚼次数,甚至可以看电视等转移注意力b,餐前饮水稀释胃液,吃少量坚果增加饱腹感c,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蔬菜,低糖水果等增加饱腹感d,调整进餐顺序,先喝汤,再吃蔬菜,然后吃肉类,最后吃部分主食等等,总之控制欲望肯定是有办法的,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大家能找到自己的控制方法就行。3,自我血糖检测:根据糖尿病严重程度和所处的阶段不同,监测血糖的频率也不同。有几种监测模式A,仅仅监测早上空腹血糖B,监测早上空腹血糖和三餐后2小时血糖C,监测早上空腹血糖和三餐前后血糖(我们常称为7次血糖)。对于糖尿病足患者需要手术者,常常在住院及围手术期间要进行7次血糖的监测,以保证手术前后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保证手术效果。目前血糖监测最好在医院或者社区卫生院,或者在医师护士指导下完全掌握后自行在家监测,保证血糖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4,药物控制:根据糖尿病的轻重程度,饮食和运动等生活习惯控制后血糖情况,会给与药物联合治疗或者胰岛素治疗,建议内科专科就诊进行糖尿病个体化药物方案的制订,并定期内科门诊复查调整用药,以期在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药物治疗之间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如糖尿病足需手术治疗者,我一般在手术前会再次请内分泌科专家会诊,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因为手术前后患者禁食,麻醉,手术等均会导致患者原来的饮食节奏,生活习惯发生改变,可能出现血糖大幅度波动,需要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保证围手术期的血糖在可接受范围。上面是我做为一名接待多名糖尿病足患者后的一点感悟和建议,供大家参考。目前糖尿病患者是越来越多,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必要时求助内科给与药物治疗,自我重视监测血糖等是很关键的因素,做到以上几点就能最大限度控制糖尿病的进展,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与发展。当然,如果您已经发生糖尿病足等糖尿病并发症也不要灰心,更不要放弃治疗,“破罐子破摔”的旧观点只会让糖尿病足越来越严重,到后期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甚至截肢可能。如果您还在犹豫,可以搜索并详细看我的病例展示,很多糖尿病足患者在我的序贯治疗下很快痊愈了,并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后期只要做好上面我说的4点,糖尿病足很少复发。
易磊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2月11日462
0
1
-
糖尿病足是怎么产生的?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引起的神经、血管病变及足畸形导致重力负荷不正常,感觉缺失、组织活力下降、受力区域的高机械应力导致足溃疡。 糖尿病足是怎么产生的? 周围神经病变:血糖水平升高激活多种代谢途径,产生过量活性氧ROS(NO、H2O2和早期糖基化终产物(糖化血红蛋白); ROS:造成神经缺血性损伤,影响蛋白质和细胞脂质,损伤核质,导致凋亡; 糖基化终产物:结合细胞受体,解毒能力降低; 神经髓鞘形成能力下降,神经细胞离子通道受损,传导减慢,疼痛加重。 较大的感觉神经纤维病变:丧失保护性感觉; 较小的纤维传入神经病变:疼痛加剧; 运动神经病变:足部畸形(爪形趾等),导致骨突出部溃疡; 交感神经系统病变:皮肤干燥、鳞屑、皴裂,最终感染。 周围血管性疾病,糖基化终产物:损伤血管内皮,小血栓形成后小血管梗阻,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加重血管粥样硬化。
王军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1月12日217
0
0
糖尿病足相关科普号

赵会医生的科普号
赵会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3506粉丝31.3万阅读

吴良平医生的科普号
吴良平 主任医师
佑道医生集团
减重及糖尿病外科
525粉丝209.3万阅读

王翔医生的科普号
王翔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血管外科
892粉丝25.6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王爱萍 主任医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空军医院 糖尿病足中心
糖尿病足 156票
糖尿病 34票
动脉硬化闭塞症 1票
擅长: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足的标准化诊治 -
推荐热度4.2吕福平 主治医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糖尿病科
糖尿病足 40票
糖尿病 24票
擅长:糖尿病足(内科保肢)、糖尿病性溃疡、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糖尿病、甲亢、痛风性关节炎等内分泌科常见疾病 -
推荐热度4.2胡海涛 副主任医师佛山复星禅诚医院 普外科
糖尿病足 37票
褥疮 5票
体表肿瘤 2票
擅长:1.难愈合性创面综合诊治,如糖尿病足溃疡、褥疮、老烂腿、痈、皮肤慢性溃疡等。 2.急慢性腹痛诊治、腹腔镜微创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