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发育异常导致声门下腔狭小,引起的阻塞称为先天性声门下狭窄。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一般表现为婴儿出生后哭声正常,但呼吸有响声。
因发育异常导致声门下腔狭小,引起的阻塞称为先天性声门下狭窄。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一般表现为婴儿出生后哭声正常,但呼吸有响声。
本病病因为声门下腔发育不全、不发育,或闭锁畸形以及食管畸形,或大血管畸形对气管产生压迫导致。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先天性声门下狭窄,需加以注意:
最主要的症状为婴儿呼吸时会有响声,并且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婴儿也易出现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和喉炎。
除了上述表现,本病还可能会出现下列症状:
随着先天性声门下狭窄的疾病进展,可能出现喉部的损害,如喉炎、喉梗阻等。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本病主要依靠临床表现、颈部触诊、颈胸部 CT 、喉气管内镜等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轻度阻塞并且没有明显症状的患儿可暂不予治疗,但需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有呼吸困难的患儿,需要做低位气管切开术,以便在直接喉镜下进行反复多次扩张。对于扩张无效的患儿,可进行外科手术干预治疗。
球囊扩张术:目的是直接扩张狭窄部位,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术后:
药物:尽量不要自行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必须使用抗生素,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使用。激素的使用,也务必按照医嘱进行,切勿为了追求效果,自行增加药物使用剂量和使用次数。
复查:分别于术后第 1、3、6、12 个月于医院复查,主要检查患儿有无并发症的产生,行喉镜、气管镜检查观察喉气管发育情况。气管切开术后者,在术后 1 个月门诊复查,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饮食:
运动:
其他:做好患儿安抚工作,减少患儿哭闹。注意保暖,避免带患儿进入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避免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