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气道激发试验阳性就是哮喘吗?
气道激发试验是诊断哮喘的客观指标,阳性结果对诊断哮喘非常重要。一般来说,气道激发试验阳性,哮喘可能性非常大。但是,气道激发试验阳性并不一定都是是哮喘。具体原因如下:气道激发试验,也称为支气管激发试验或气道反应性测定,是通过吸入激发药物(磷酸组胺或乙酰甲胆碱等)诱发气道平滑肌收缩,并借助刺激前后肺功能指标的改变,来判断支气管是否缩窄,进而测定气道高反应的方法。阳性结果表明存在气道高反应性。哮喘可能会导致呼吸道痉挛而出现气道高反应性,因此气道激发试验阳性可能与哮喘有关。但其他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咽炎、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过敏性肺泡炎等,以及一些肺部疾病,也可能导致气道高反应性,从而使气道激发试验呈现阳性。因此,哮喘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相应的病史以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判断。特别强调,抗哮喘治疗有效,也是重要诊断标准之一。综上所述,气道激发试验阳性并不能直接等同于哮喘,需要综合分析以明确诊断。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科普号2024年10月10日 51 0 0 -
抗IgE单克隆抗体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系统疾病,近年来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目前全球有哮喘患者3亿人,其中难治性哮喘患者占比5%-10%[2],帮助难治性哮喘患者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提高生活质量,是目前全世界研究的重点问题。在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高剂量吸入皮质类固醇(ICS)和长效β-激动剂(LABA)以及长效抗胆碱能(LAMA)药物的治疗模式下,哮喘患者症状控制情况不如人意,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成为目前的主要课题。支气管哮喘(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系统疾病,近年来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目前全球有哮喘患者3亿人,其中难治性哮喘患者占比5%-10%[2],帮助难治性哮喘患者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提高生活质量,是目前全世界研究的重点问题。在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高剂量吸入皮质类固醇(ICS)和长效β-激动剂(LABA)以及长效抗胆碱能(LAMA)药物的治疗模式下,哮喘患者症状控制情况不如人意,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成为目前的主要课题。阶梯式的哮喘治疗方案分为4级,采用第4级治疗方案,即两种或两种以上控制性药物,规范治疗6个月以上仍不能达到理想控制的哮喘称为难治性哮喘。此种类型哮喘是导致哮喘疾病负担提高和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于是,新型生物制剂走进了人们的视野[3],其中抗IgE单克隆抗体(奥马珠单抗)开始走进哮喘治疗的舞台,在GINA指南中,有推荐对于中重度难治性哮喘应用抗IgE单克隆抗体治疗。为什么抗IgE单克隆抗体可以治疗哮喘?阶梯式的哮喘治疗方案分为4级,采用第4级治疗方案,即两种或两种以上控制性药物,规范治疗6个月以上仍不能达到理想控制的哮喘称为难治性哮喘。此种类型哮喘是导致哮喘疾病负担提高和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于是,新型生物制剂走进了人们的视野[3],其中抗IgE单克隆抗体(奥马珠单抗)开始走进哮喘治疗的舞台,在GINA指南中,有推荐对于中重度难治性哮喘应用抗IgE单克隆抗体治疗。我们从下图(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IgE增多,尤其是过敏原特异性IgE增多在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过敏原在呼吸道被特定的抗原递呈细胞如树突状细胞捕获,与细胞表面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结合形成复合物,加工并转运至局部淋巴结。该复合物与T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激活初始T细胞向Th2分化,Th2合成并释放白细胞介素(IL)⁃4、IL⁃13,进一步促进B细胞成熟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原sIgE,后者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高亲和力IgE受体FcεRI结合,导致机体致敏,其中部分增殖的效应Th2成为过敏原特异性记忆T淋巴细胞。当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与IgE形成复合物,后者通过FcεRI活化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迅速释放多种炎性介质如白三烯、组胺、前列腺素等,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黏膜水肿和黏液分泌,形成急性哮喘反应。慢性炎症反应是适应性免疫效应阶段(急性炎症反应)的延续,气道局部所释放的趋化因子促使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募集,这些效应细胞尤其是CD4+T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释放2型细胞因子如IL⁃4、IL⁃5、IL⁃9、IL⁃13等,在介导过敏性哮喘的慢性炎症中起关键作用。图1 过敏性哮喘发病机制抗IgE单克隆抗体[奥马珠单抗(Xolair®)]于2003年首次在全球上市,是首个批准治疗中至重度哮喘的靶向药物,目前已在96个国家获得批准,是一种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为抗IgE靶向生物制剂,可选择性地与人免疫球蛋白E(IgE)结合,阻止IgE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上的高亲和力受体(FcεRI)结合,阻止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活化以及随后释放促炎介质,减少炎症细胞上FcεRI受体表达,从而阻断过敏原诱导的炎症反应(如图2所示)。近二年,我国国产的抗IgE单克隆抗体[奥马珠单抗 α(奥迈舒®)]也已经进入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中-重度过敏性哮喘患者具有明显疗效,价格更亲民。目前抗IgE单克隆抗体可以由医保报销。应用的剂量可以根据患者血清总IgE和体重进行计算,一般2周-4周注射一次,药物应用的安全性较好。图2 奥马珠单抗作用原理基础研究表明,抗IgE单克隆抗体可以显著改善气道重塑水平,使肺组织中胶原纤维沉积减轻、气道平滑肌厚度减轻,同时血管增生减轻[4]。国外进行了大量关于奥马珠单抗的临床研究,结果可见到奥马珠单抗可改善哮喘评分,改善急性加重率,减少住院治疗时间[5,6]。我国在2021年出台了《奥马珠单抗治疗过敏性哮喘的中国专家共识》[7],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合理规范地应用抗IgE单克隆抗体。目前在我国抗IgE单克隆抗体已广泛应用于中重度难治性哮喘的治疗,为我国中重度过敏性哮喘患者带来更多个体化用药的治疗选择。此外,除了抗IgE单克隆抗体,在难治性哮喘和重症哮喘的治疗中,还有一些其他生物制剂陆续上市,并逐渐进入医保。例如度普利尤单抗、贝纳利珠单抗、美泊利单抗,和Tezepelumab单抗等,给哮喘患者带来更多选择,和更多获益。
盛景祖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7月27日 41 0 2 -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特征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其主要特点可以归纳如下:一、临床表现主要或唯一症状为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是慢性咳嗽,这种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持续或反复发作,常超过1个月,且咳嗽症状较为剧烈。咳嗽常于夜间及凌晨发作,这是其重要特征之一。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与典型哮喘不同,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喘息、气促等哮喘典型症状。诱发因素多样: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作可由多种因素诱发,如感冒、冷空气、灰尘、油烟、大笑、咳嗽本身等。患者在受到运动或冷空气等刺激后,咳嗽症状可能加重,显示出气道反应性增高的特点。伴发疾病:鼻炎、咽喉炎、皮炎等。二、体征与检查查体无明显肺部阳性体征:在体格检查中,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肺部阳性体征,如哮鸣音等。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舒张试验阳性:这是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关键方法之一。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舒张试验阳性,提示患者存在气道高反应性,是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重要特征。其他检查:如血常规、血清IgE、过敏原、胸部X线或CT等检查,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可能无明显异常,但呼出气一氧化氮(NO)检测可能增高,反映气道炎性细胞的总数和气道高反应性。三、治疗与预后治疗原则: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原则与典型哮喘相似,以抑制气道炎症为主,解痉治疗为辅。主要治疗药物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舒张剂,如特布他林、沙丁胺醇等。对于部分患者,也可考虑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等。中国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版)指出:CVA治疗原则与典型哮喘相同,推荐使用ICS/LABA进行治疗。推荐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舒张剂的复方制剂,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建议治疗时间至少8周以上,部分患者需要长期治疗或按需间歇治疗。预后:咳嗽变异性哮喘一般被认为是哮喘中较轻的类型,但如能得到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常可获得良好疗效。然而,也有约30%~40%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会逐渐发展为典型哮喘。中国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版)指出:部分CVA患者会发展为典型哮喘,长期吸入激素可能有助于预防典型哮喘的发生。综上所述,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其主要特点为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且多由多种因素诱发。诊断时需注意排除其他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并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舒张试验等检查以明确诊断。治疗上以抑制气道炎症为主,同时需关注患者的过敏史和触发因素,以避免病情反复发作。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科普号2024年07月10日 359 0 1 -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什么病?怎么治疗?
1.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VariantAsthma,CVA)是一种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的特殊类型哮喘,也是导致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患者多表现为慢性持续性干咳。2.咳嗽变异性哮喘可全年发病,多发于春冬季。患者年龄相对较轻,一般都在40岁以下,女性患者较多。病毒感染、吸烟、粉尘、冷空气等刺激,均可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3.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表现相对单一,主要表现为干咳,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8周,运动后咳嗽症状可加重。4.治疗原则为早诊断、早治疗,首选药物为吸入激素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时间不少于8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应避免接触过敏原。5.部分未接受治疗的患者将发展为典型哮喘,通过正规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可被逆转,及早干预有助于避免发展为支气管哮喘。6.改善生活方式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重要基础。如避免剧烈运动诱发或加重咳嗽变异性哮喘、根据食物过敏原检测结果来避免食用过敏食物、尽量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冷空气、粉尘、毛发及花粉等。避免接触过敏原、戒烟、远离二手烟、积极治疗过敏性疾病等方式,可预防或降低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次数,降低发展为典型哮喘的风险。7.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方法主要是辨证论治。常用方药有:麻黄汤,桂枝汤,麻杏石甘汤,止嗽散,疏风开肺方等。
贾钰华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6月21日 751 0 24 -
快来看看——英国阿斯利康公司开发的哮喘创新药物,正在招募......(24年6月)
嗜酸性细胞增高是导致哮喘发病的原因之一,英国阿斯利康公司开发的哮喘创新药物:贝纳利珠单抗((benralizumab)是IL-5Ra受体的单抗。它靶向嗜酸性细胞,从而达到治疗哮喘的目的。欢迎符合条件的重度哮喘患者加入到该药的治疗中。治疗方式:每月一次皮下注射患者获益:通过抑制嗜酸性细胞,从而达到控制哮喘的目的。(参与该药治疗的患者全程免费,可使用该药1年时间)该药已在欧美等国使用多年,积累了大量的重度哮喘治疗的口碑。(名额有限,先到先得!)有意向者:点击该链接,完成问卷星:https://www.wjx.cn/vm/YqXTYWF.aspx
陈智鸿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6月17日 81 1 0 -
支气管哮喘诊治简介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气道,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流受限。哮喘的诊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诊断临床表现: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是哮喘的主要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或运动有关。在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辅助检查:包括常规血液检查、痰涂片检查、血气分析、胸部X线检查等。此外,特异性过敏原检查和肺功能检查也是重要的诊断手段。肺功能检查中的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以及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都是诊断哮喘的重要依据。二、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控制症状和抗炎的药物。控制症状的药物包括β2-受体激动剂,它可以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哮喘症状。抗炎药物则以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为主,它可以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减少全身性副作用。对于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联合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药物。避免诱因:避免或减少接触变应原,如尘螨、花粉等,也是治疗哮喘的重要措施。三、预防预防哮喘的发作,除了避免诱因外,还需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总的来说,支气管哮喘的诊治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以及个体化的治疗需求。通过合理的诊断和治疗,大多数哮喘患者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提高生活质量。
张齐武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4月12日 268 1 2 -
诱发哮喘的关键因素有哪些?支气管哮喘常见疑问解答(四)
患者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来自上海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的戴然然医生,希望我的科普内容能为您带来帮助。今天与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关于哮喘的常见疑问解答”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疾病,患者气道存在高反应性,这种高反应性可由接触环境中的过敏原、冷空气、运动、感染而触发,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嗷等症状,如果发作频繁或治疗不正规,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甚至身心健康会造成严重影响。在哮喘诊疗过程中和患者交流时,大家对于哮喘有很多问题,今天继续分享以下两种情况:1、呼吸道感染会诱发哮喘吗?病毒感染是引起气道过敏性炎症从而成为诱导哮喘发作的主要因素。呼吸道病毒感染不仅可引起哮喘病人的小气道阻塞和气道反应性进一步升高进而发生哮鸣,而且还可以引起健康人的小气道功能障碍和气道高反应性,这种状态一般持续6周左右。一般起病较急,病初可见喷嚏、流涕、咽痛、发热、咳嗽、继而出现气急、呼气性呼吸困难等哮喘的症状,在肺部听诊可闻及明显的哮鸣音。呼吸道病毒不仅可作为感染源,而且也可作为过敏原,诱发机体产生特异性,这种病毒特异性,长期停留在呼吸道粘膜的肥大细胞上,和再次入侵的过敏原发生变态反应,从而增加了炎性介质的释放和趋化性,引起气道平滑肌收缩,诱发哮喘急性发作。呼吸道病毒感染可引起具有舒张支气管功能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功能降低,同时还可增加负责收缩气道的道胆碱能神经的敏感性,从而使气道反应性增设并诱发哮喘急性发作。呼吸道病毒感染还可以直接损伤气道上皮,使气道上皮通透性增加、气道内的感觉神经末梢暴露,气道上皮的保护作用丧失,从而诱发气道高反应性和哮喘急性发作。最近的研究还发现,不管是成人哮喘患者还是哮喘患儿,他们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微生物群与正常人群有明显差异,从而认为支气管微生物生长紊乱可能是诱发哮喘发作的原因。综上所述,呼吸道病毒感染可通过多种途径诱发气道高反应性和哮喘。2、哮喘为什么容易夜间发作?引起哮喘夜间发作的机理比较复杂,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过敏原因素:支气管哮喘患者接触过敏原是引起哮喘发作的主要原因,但接触过敏原后不会马上出现哮喘急性发作,一般在接触6-8小时后症状才开始出现。所以白天少接触化学物质,可以减少哮喘夜间发作。2)卧室环境因素:一般来说,夜间的空气比白天干燥,而干燥的空气会诱发支气管痉挛,使哮喘发作。增加室内湿度,或睡眠之前喝一杯白开水,有预防哮喘夜间发作的作用。另外夜间门窗关闭,室内通风差,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会增高进而刺激气道。此外新油漆的家具和新装修的房间也会散发出某些有害气体。因此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无刺激性气味,采用湿式扫除避免室内尘土飞扬。3)生理节律因素:白天肺功能相对较强,夜间肺功能相对较弱,抗过敏能力明显下降,导致哮喘容易在夜间发作。睡前服用长效抗过敏药,可以预防哮喘夜间发作。4)体温变化因素:睡眠时体温下降0.7度即可引起支气管收缩,从而诱发哮喘的发作,而在温暖环境下睡眠,可以明显减少夜间哮喘发作。注意保持室内温度,尤其在冬季,可以减少哮喘急性发作。5)睡眠体位因素:睡眠仰卧位时气管的呼吸阻力明显增加,容易出现呼吸暂停现象, 由于缺氧引起支气管痉挛,导致哮喘发作。侧卧位可以预防或减少哮喘发作。6)胃食管反流因素:夜间睡眠时,因为体位的原因,胃的食物或胃液可能反流到食管中,又会因呼吸作用吸入气管中,引起支气管的痉挛。成年时起病的哮喘患者90%有胃食管反流症状,这部分患者建议睡时适当抬高头位,避免饱食后即刻入眠,必要时使用H2受体拮抗剂等治疗。7)炎症因素:大多数哮喘患者有鼻窦炎或副鼻窦炎。夜间鼻窦、副鼻窦分泌物增多并向后滴漏,增加气道的炎症反应。这也是引起哮喘发作的原因。使用抗菌药物治疗鼻窦炎和气管炎是预防哮喘的重要措施之一。
戴然然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4月07日 107 0 0 -
哮喘发病的原因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可能涉及遗传、环境和免疫等多种因素。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哮喘发病的原因:1.遗传因素:哮喘有家族聚集性,如果一个或两个父亲患有哮喘,子女患病的风险会增加。2.环境因素:空气污染、烟草烟雾、化学物质、花粉、尘螨等都可能引起哮喘发作。3.免疫因素:人体免疫系统对某些物质过度反应,导致气道炎症和收缩,从而引发哮喘。4.运动因素:剧烈运动或长时间的体育锻炼可能导致哮喘发作。5.感染因素:呼吸道感染也是哮喘发作的常见原因之一。6.其他因素:气候变化、食物过敏、月经等也可能引起哮喘发作。
张齐武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2月21日 253 0 2 -
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是哮喘吗?
魏春华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2月16日 62 0 0 -
中医从脾治疗哮喘和肠道菌群失衡致哮喘的关联性
中医从脾治疗哮喘,其实是对哮喘临床缓解期的一种中医治法,实际情况中医不会单单从脾入手治疗哮喘,会从肺脾肾综合辩证,会顾及痰饮寒邪攻补兼施治疗哮喘。中医对哮喘治疗分为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治疗原则:急性发作期治疗以平喘、化痰、散寒为主;缓解期是哮喘治疗重要部分,以补肾、健脾、补肺气为主。中医认为哮喘发生病因是体内长期有痰饮、外感寒邪,诱发哮喘发作。痰饮产生机制及其类型如下:痰饮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劳倦、七情内伤等,使肺、脾、肾、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输布运化障碍,停积于某些部位而致。中医遵循辨证论治,需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明确属于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后,再因人而异进行治疗。肠道菌群失衡致哮喘,是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在实验室研究和临床观察研究中发现的,研究成果远没有付之于指导临床实践。现代医学关于肠道菌群失衡致哮喘的研究成果,为中医从脾治疗哮喘提供了更好的理论武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发展受环境和其他外源性因素与遗传易感性协同作用的影响。肠道为人体中最大的微生物群提供环境,当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时,不仅对肠道系统产生影响,也会影响哮喘的发生、发展和病情转归。然而,肠道微生物组成十分复杂,两者间的作用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一、肠道菌群与呼吸系统肠道菌群是寄居于肠道的微生物群的总称,是人体内最为复杂、种群数量最高的共生微生物生态系统。人类肠道中微生物定植种类多达1000余种,总质量达1~2kg,其基因组数目庞大。肠道菌群具有多样性,主要以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为主,各菌门以不同比例分布在肠道不同部位。在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的动态平衡中,菌群的数量和组成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肠道菌群从生命早期开始逐步有序地定植在消化道内,形成稳定的肠道微生态环境,具有调节营养代谢、供给能量、防御感染及增强肠道屏障、促进免疫系统成熟等作用,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的重要保障。肠道和气道虽然有着截然不同的解剖学特征和生理功能,且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和种群动态也存在差异,但它们均为黏膜免疫系统的一部分。从胚胎发育角度来看,肠道和气道的上皮细胞来自相同的胚胎结构,即内胚层的前肠区域。因此,他们的解剖结构很相似,具有柱状型上皮、杯状细胞和黏液腺。黏膜下层的淋巴组织由抗原呈递细胞和能够释放促炎性细胞因子的淋巴细胞组成,并且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防御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是胃肠道和气道屏障功能的一部分。除了黏膜特性和免疫系统等内源性因素外,饮食结构、感染性疾病、抗生素类药物、生活习惯和环境等外源性因素同样影响肺和肠道微生态中的细菌组成。研究证实,肠道能通过其定植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参与呼吸系统免疫稳态平衡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而气道的菌群紊乱也能通过共同黏膜免疫系统影响消化系统,由此形成"肠﹣肺"轴的新概念,提示了肠道微生物菌群与肺部疾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免疫和微生物水平了解肠道与气道之间的关联和协作至关重要。消化道的黏膜免疫系统可作为外来抗原和微生物初始传感器。不论是宿主基因改变,还是微生物群落变化,打破肠道菌群稳态都可能对肺部免疫反应(主要是黏膜免疫系统)产生较大影响。"肠﹣肺"轴作为一个双向轴,两者相互作用,正常的肠道菌群可通过细菌衍生产物(脂多糖)和细菌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fattyacid,SCFA)维持局部免疫稳态;而在感染或抗生素暴露等情况下,正常肠道菌群环境将被打破,局部黏膜免疫稳态失衡,其产物可通过淋巴体循环作用介导超越原位的系统性免疫应答,从而参与肺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这种相关可简要理解为以免疫系统为桥梁连接肠道菌群与变应性疾病,但其具体机制尚未系统阐明。二、肠道菌群参与哮喘的发生、发展婴幼儿时期是肠道菌群形成的关键时期。婴幼儿时期肠道菌群微生态的初步建立决定了机体的"免疫背景"。但婴幼儿期的肠道菌群不稳定,可能与免疫功能不成熟并行,且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肠道菌群与哮喘的相关性,早在婴幼儿时期就已表现得非常明显。临床研究发现,处于哮喘高风险的婴儿肠道菌群中的某些菌群会在出生后数月内发生短暂性的细微变化。新生儿粪便中的微生物多样性与其7岁时罹患哮喘的风险成负相关。出生后初期,肠道定植艰难梭菌会增加哮喘的发病风险,而粪便杆菌(Faecalibacterium)、毛螺菌(Lachnospira)、韦荣氏球菌(Veillonella)和罗斯氏菌(Rothia)4种细菌在肠道的定植则与患儿哮喘患病率呈负相关。与健康儿童相比,6~14岁哮喘患儿的肠道细菌总数量明显升高,且菌种分布发生明显变化,其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的水平明显降低,而大肠杆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有害细菌的水平显著升高。因此,婴幼儿时期正常菌群的建立有利于哮喘预防,而各种因素导致的早期菌群失调会增加罹患哮喘的风险。研究证实,生命前3年抗生素的使用与罹患哮喘风险增加密切相关,抗生素暴露显著,可导致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发生不可逆性改变,致使机体免疫稳态发生持续而严重的失衡,继而增加哮喘和变应性疾病的易感性和严重性。成人变应性哮喘患者与健康个体肠道菌群虽无显著差异,但存在菌属特异性差异,可见成人变应性哮喘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及丰度改变密切相关。Hevia等的研究证实,哮喘患者的肠道菌群中青春双歧杆菌丰度的降低会导致哮喘病程的迁延,加重哮喘病理生理改变。三、肠道菌群调节哮喘免疫反应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对哮喘的免疫调节作用主要分为直接调节作用和间接调节作用。肠道菌群可直接参与对哮喘各种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活泼瘤胃球菌(R.gnavus)的补充可诱导小鼠结肠和肺中Th2细胞分化增生,致使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在肺实质浸润,出现Th2型气道变应性炎症反应;短双歧杆菌MRx0004的补充可抑制重度哮喘小鼠模型中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在肺部的浸润。鼠李糖乳杆菌及唾液乳杆菌的补充能通过调控CD4⁺CD25⁺Foxp3⁺Tr细胞来减轻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导的气道变应性疾病小鼠模型中的变应性哮喘症状;幽门螺杆菌也有类似作用,它能诱导表达CXCR3或RORγT的Tr细胞亚群扩增,以及FOXP3位点去甲基化,进而减轻气道变应性炎症反应。此外,研究还发现,脆弱拟杆菌中荚膜多糖能诱导T细胞白介素(interleukin,IL)-10反应,进而抑制哮喘气道炎症。肠道菌群还可通过其产生或分泌的代谢物影响哮喘的发生。SCFA主要由膳食纤维、抗性淀粉、低聚糖等不易消化的糖类在结肠受有益菌群(乳酸菌、双歧杆菌等)酵解产生,包括乙酸、丙酸及丁酸等,其对于机体免疫有着重要作用。SCFA与哮喘的相关性研究发现,SCFA能降低肠道PH值,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使拟杆菌占比上调,厚壁菌门肠菌占比下调,这些菌群的变化能在哮喘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保护性作用。SCFA可通过与其相应的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receptor,GPCR)(GPR43、GPR41和GPR109A)的结合,能增加小鼠肺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的浸润,强化其吞噬活性,诱导T细胞向Thl和Th17效应细胞方向分化,进而在Th2应答中起到抑制性效应面介导哮喘的保护过程。SCFA还可通过改变基因启动子的乙酰化模式来调节免疫细胞功能。对哮喘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SCFA也可通过这种独立于GPCR信号的表观遗传机制参与哮喘的免疫应答调控。乙酸通过有效抑制组蛋白脱乙酰酶(histonedeacetylase,HDAC),能增强FOXP3启动子组蛋白的高度乙酰化,参与诱导Tr细胞的发育和成熟。丁酸通过对HDAC的抑制作用,不仅能诱导嗜酸性粒细胞凋亡,阻碍嗜酸性粒细胞炎症反应,下调BTK、SYK及LAT基因,抑制FcεRI介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而且还能通过下调GATA3表达而抑制II型固有淋巴细胞(type2innatelymphoidcell,ILC2)依赖性气道炎症反应。此外,哮喘患者常伴有肠黏膜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肠道上皮屏障在调控免疫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肠道上皮的通透性依赖于紧密连接,它是由细胞质附着蛋白、细胞骨架蛋白和跨膜蛋白等多种紧密连接蛋白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合结构,主要存在于上皮细胞、内皮细胞间的连接复合体中,使相邻细胞膜紧靠在一起,形成环绕细胞的物理屏障结构。紧密连接的紧密程度受细胞骨架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相互作用的调节,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和Rho激酶等又对其进行调节。作为肠道菌群的主要代谢产物,SCFA信号可改变肌球蛋白轻链激酶和Rho激酶的活性,从而诱导新的紧密连接的重组,因此,SCFA在维持上皮完整性和黏膜稳态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益生菌的产物,D﹣色氨酸可增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参与对肺及肠道Tr细胞发育和功能的调节,降低肺部Th2反应,改善变应性气道炎症反应。除此之外,在哮喘高风险新生儿的粪便中发现含有高浓度的主要由粪肠球菌、双歧杆菌产生的12,13-diHOME,其亦能减少Tr细胞数量并增加血清IgE浓度,进而加重气道变应性炎症反应。四、肠道菌群有望成为治疗哮喘新靶点肠道菌群作为人体最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在机体的免疫稳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与哮喘之间作用关系紧密复杂,目前的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根据现有研究数据可知,肠道微生物组主要通过微生态、菌属及微生物的代谢物3个方面参与哮喘的进程并影响其发生、发展。两者之间的具体调控机制仍待进一步研究阐明。全面了解与人体共生的肠道菌群及与哮喘之间的复杂关联性,以肠道菌群作为新的靶点,有望为哮喘的防治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新途径,也可为未来基于基因组的精准医疗、个体化治疗提供可行性支持。中医从肺脾肾综合辩证,顾及痰饮寒邪等病理因素攻补兼施治疗哮喘的丰富临床实践,也许为现代医学肠道菌群作为治疗哮喘新的靶点提供更多思路。
王智刚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2月15日 93 0 2
哮喘相关科普号
支玉香医生的科普号
支玉香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变态(过敏)反应科
1941粉丝34.5万阅读
两个男孩的妈
徐婧 主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皮肤科
6281粉丝60.5万阅读
严道南医生的科普号
严道南 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耳鼻喉科
1.7万粉丝11.5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