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是一种发生于儿童的由病原体(主要为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主要症状有打喷嚏、鼻塞、流涕、咳嗽、咽痛、低热、头痛。
小儿感冒是一种发生于儿童的由病原体(主要为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主要症状有打喷嚏、鼻塞、流涕、咳嗽、咽痛、低热、头痛。
本病是由于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其发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存在下列情况的小儿更容易出现感冒,需加以注意:
病轻者可表现为流鼻涕、打喷嚏,严重者可出现高热、抽搐、肚子疼。且不同年龄段小儿临床表现也不一样。
除了上述表现,本病还可能会出现下列症状:
本病的常见并发症以婴幼儿多见,有:中耳炎、鼻窦炎、咽后壁脓肿、扁桃体周围脓肿、颈淋巴结、喉炎、支气管炎及肺炎。
本病主要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进行预防:
本病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即可进行诊断,但在症状不典型时,为排除其它感染,可能需要做一些实验室检测,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症状轻的儿童感冒有自愈倾向,无需吃药。症状严重的需要抗感染和对症治疗。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
普通感冒为一种轻度的自愈性病毒性疾病,一般不需要用药治疗。做到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周围环境、多饮水多排尿和补充大量维生素 C,并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小月龄(尤其是 3 个月以内)的宝宝,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因此感冒后不管什么症状,都需要找医生面诊。
鼻涕:如果是单纯的鼻涕多,可以用生理盐水喷喷鼻子,清洁鼻腔来缓解症状。
咳嗽
轻微咳嗽:可以少量多次喝热水来缓解症状。
严重咳嗽:比如咳嗽到吐,咳嗽到睡不好等等情况,可能需要就医给予一些对症的药物。
发热:监测体温情况,在宝宝很不舒服或者体温高于 39 ℃ 的时候,可以用凉的湿布冷敷或者使用退烧药等。
不建议 2 岁以下的患儿使用咳嗽和感冒药物。建议对症治疗,因为病毒性的感染是有自愈性的,在治疗时只要缓解症状,帮助患儿度过这段时间即可。
对于 2~12 岁,特别是 2~6 岁的儿童,也应避免自行使用药物治疗普通感冒。如果症状影响睡眠、生活、饮食及有明显的不适,可以就医对症治疗,缓解症状。
对症治疗
咽喉片:用来缓解咽痛。
安定:抽搐者可用安定,有缓解痉挛和镇静作用。
对乙酰氨基酚:有退烧的作用,发烧时适度使用。
葡萄糖酸锌:用于婴幼儿缺锌引起的营养不良,可以增强儿童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抗感染治疗
利巴韦林:感冒初期服用,可起到抗病毒的作用。
青霉素:对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有抑制和杀灭的作用,若血常规提示细菌感染可用。
问:小儿感冒一定要吃药吗?
普通感冒为一种轻度的自愈性病毒性疾病,一般不需要用药治疗。但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合理选择感冒药:应该避免随便给孩子使用感冒药。儿童有专门的药物,家长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注意休息,合理饮食
要注意休息,不做剧烈运动,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减少交叉感染。
宝宝感冒后也要注意合理饮食,总体原则是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
小儿感冒一般预后良好,症状轻者可自愈,症状重者经过药物治疗、生活管理即可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