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重症药疹的治疗进展
重症药疹(severecutaneousadversedrugreactions,SCARs)是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包括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Steven-Johnsonsyndrome,SJS)、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又名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epidermalnecrolysis,TEN)、急性泛发性发疹型脓疱病(acutegeneralizedexanthematouspustulosis,AGEP)、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ughypersensitivitysyndromeordrugreactionwitheosinophiliaandsystemicsymptoms,DRESS)。近年来,又将泛发性大疱性固定型药疹(generalizedbullousfixeddrugeruptions,GBFDE)归为重症药疹的一个类型。 重症药疹虽然发病率较低,但重症药疹患者往往病情重、进展快,死亡率较高,尤其是TEN和DRESS的死亡率极高,其中TEN的死亡率高达20%~30%。除常见的药物外,一些新的致敏药物被报道,如降压药物(大麻二酚、氢氯噻嗪),抗真菌药物(灰黄霉素、特比萘芬),非甾体抗芳香化酶(来曲唑)等。重症药疹的治疗:1停用可疑致敏药物和对症支持治疗 所有的药疹疑似患者,一经诊断,应立即停用可疑致敏药物,同时加强营养等支持疗法。由于重症药疹患者皮损面积较大,导致水分散失快,蛋白大量流失,易继发皮肤感染,因此在治疗时应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皮损护理、防治继发感染,特别要注意加强腔口部位比如眼睛、口腔、鼻腔及外阴的护理,避免感染和局部粘连。除皮肤损害之外,因重症药疹可累及各个内脏系统,临床应密切关注患者相关检验、检查结果,防治并发症。 2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仍然是治疗重症药疹的一线用药。 一方面,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免疫抑制的作用,能抑制免疫活性细胞引起的炎性反应;能抑制转录因子(NF-κB)活化,从而抑制免疫反应、嗜酸细胞增殖、炎性因子的产生、释放及抗体的产生。另一方面,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能够抑制T细胞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因此,早期足量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对病情的转归和预后有益,是目前治疗重症药疹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然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及使用时机仍存在争议。鉴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产生多种不良反应,因此使用激素时应监测血糖、血压等指标的变化、调节胃肠道功能、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并根据病情选择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及最佳使用剂量。 3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 当患者使用了较大量糖皮质激素仍不能满意控制病情或出现激素不良反应时,可同时使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IVIg能通过阻断Fas-FasL结合,中断细胞凋亡的信号传导,从而阻止药物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坏死。另外,Ig还可与循环免疫复合物结合成不溶性复合物,从而被网状内皮及时清除;并结合特异性B细胞受体,使其功能下调,减少致病性抗体合成。在疾病的初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能快速控制病情。但单纯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不会减少疾病的恢复时间,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则能够减低糖皮质激素用量,缩短住院时间,显著提高治愈率。 4血液净化 常用于治疗重症药疹的血浆净化疗法为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辅助血浆置换治疗后对重症药疹患者有较好的疗效,血浆置换后,患者血清的白细胞介素(2、6)、TNF-α、INF-γ,FasL和毒素降低。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均会有改善,明显降低了最大糖皮质激素的控制用量。一项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与糖皮质激素和(或)IVIg相比,血浆置换作为一线治疗策略在降低TEN患者的死亡率及缩短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然而,他们同时发现与单独血浆置换的效果相比,血浆置换联合IVIg和(或)糖皮质激素可能并没有优势。血液净化可有效清除致病因子,加快皮肤和多个器官愈合和恢复,改善预后。因此,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药疹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临床方法。但由于治疗费用昂贵,目前难以在医院大规模推广这种疗法,并且血液净化是单独使用还是联合IVIg和(或)糖皮质激素更有益于重症药疹患者还需更多随机对照研究的支持。 5生物制剂 5.1TNF因子拮抗剂 TNF-α引起重症药疹爆发的发生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当药物被吸收到体内,激活特异性T淋巴细胞分泌TNF-α,刺激角质细胞和内皮细胞并介导了皮肤、黏膜的免疫反应; ②TNF-α介导IV型变态反应; ③在TEN中,TNF-α可以通过激活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FasL介导的角化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作用。并且创伤越重,TNF-α水平越高,因此可以通过抑制TNF-α来控制损伤。国内外均有使用TNF-α拮抗剂成功治疗重症药疹的报道。最近的研究发现SJS/TEN患者具有高水平的CTL(一种特异性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趋化因子或细胞毒性蛋白,包括TNF-α和颗粒溶素。虽然使用依那西普和糖皮质激素治疗SJS/TEN患者有类似的死亡率,但经依那西普治疗的患者的皮肤愈合时间比糖皮质激素短。TNF-α、颗粒溶素、调节性T细胞、可诱导的一氧化氮及TNF-α介导的IV型变态反应均在SJS/TEN发病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或间接诱导角质细胞死亡。SJS/TEN患者在使用TNF-α拮抗剂后颗粒溶素、TNF-α的浓度显著降低。与传统的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疗法相比,TNF-α拮抗剂对中度至重度CTL介导的SCAR患者的皮肤愈合时间较短,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皮肤完全愈合的时间越长,感染的风险越高,这是导致死亡的常见原因,并且会增加总住院时间。因此,TNF-α拮抗剂在缩短皮肤愈合时间这一获益上显得尤为重要。此外,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常见不良反应如上消化道出血,而依那西普则很少见。但依那西普也可能发生其他不良反应,由于TNF-α抑制剂的免疫抑制功能,因此认为继发感染是较严重的。但是,尚无任何随机对照试验证实对SJS/TEN患者使用TNF-α抑制剂会增加感染风险。另外,高血压、高血糖、恶性肿瘤等也是能否使用TNF-α抑制剂的重要问题。由于TNF-α在SJS/TEN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目前关于TNF-α拮抗剂应用于重症药疹的治疗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对SJS/TEN的疗效上。 目前来看,TNF-α抑制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SJS/TEN治疗药物,抗TNF-α生物制剂将来可能会作为CTL介导的SCAR的一种有效药物。 5.2美泊利单抗 美泊利单抗(抗IL-5抗体)已被证明可用于其他嗜酸粒细胞疾病,例如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严重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等。而DRESS患者常伴有嗜酸细胞的增高或异常淋巴细胞的出现。因此美泊利单抗用于治疗嗜酸细胞增多的DRESS可能具有较好的疗效。 5.3奥马珠单抗 一例应用奥马珠单抗(抗IgE抗体)治疗TEN的研究监测了患者使用奥马珠单抗前后免疫球蛋白(Ig)的变化,在使用奥马珠单抗后CRP、ECP(嗜酸性阳离子肽)、IgA、IgM、IgG1、IgG2、IgG3、IgG4、IgA和IgM水平明显降低。并且患者的红斑、水肿和黏膜症状减轻,因此,猜测ECP在TEN的免疫反应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缺乏更多的证据证明奥马珠单抗对重症药疹患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6免疫抑制剂 6.1环孢素A 环孢素能干预Fas-FasL结合、抑制TNF-α分泌、抑制CD8+细胞毒性T细胞发挥抗凋亡作用。环孢素A能否作为重症药疹的治疗手段之一,还需大量的临床证据支持。 6.2环磷酰胺 环磷酰胺(CTX)是一种细胞周期非特异性免疫抑制药,对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抑制作用。有研究表明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既能抑制KT4细胞,又能降低OKT8的活性,并抑制抗体产生,通过抑制细胞介导的毒性及抑制核因子(NF)-kB的下调阻止角质形成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它治疗重症药疹的重要机制之一。但应用环磷酰胺治疗重症药疹的案例并不多。7预防 经多年的研究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的表达与某些药物引起的重症药疹的发病有关。据报道,卡马西平诱导的DRESS与HLA-B15∶02等位基因有关。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2007年12月12日发布通知,“HLA-B1502等位基因阳性者服用卡马西平可能发生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建议临床医生在应用卡马西平之前,对患者进行HLA-B1502等位基因筛查,这将有助于提高卡马西平用药安全性,降低DRESS的发生率。此外,氨苯砜和别嘌醇诱发DRESS分别与HLA-B13:01和HLA-B58∶01等位基因有关,奥卡西平诱发重症药疹可能与HLA-A31:01有关,HLAB62可能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等。因此,用药前对患者进行相关基因检测可能有助于预防重症药疹的发生。
盛景祖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8月07日 32 0 1 -
认识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一、什么是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又称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的药物反应,是一种少见且可危及生命的药品不良反应,其特征是潜伏期较长,伴皮疹、血液系统异常和内脏损害。发病率不详,致死率较高。二、可能引起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常见药物有哪些? 可引起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常见致敏药物包括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拉莫三嗪)、抗生素(β内酰胺类、磺胺类、抗结核病药、四环素、氨苯砜、米诺环素)、阿巴卡韦、奈韦拉平、解热镇痛药(布洛芬)、别嘌醇和柳氮磺吡啶等。三、发生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药物,常见表现有哪些? 潜伏期长是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特征之一,皮肤症状一般于服用致敏药物后2~6周出现。早期皮损多为泛发的麻疹样斑疹或斑丘疹,也可为湿疹样或荨麻疹样,少数可出现无菌性脓疱和紫癜等损害,严重者可出现类似剥脱性皮炎、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等皮损。约25%的患者可出现面部、眼睑和/或手部水肿。还可能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四、怀疑发生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怎么办? 患者遇到服药后出现发热、面颈部或手足部特征性水肿性红斑、淋巴结肿大、内脏器官受累和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时,应高度怀疑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停用致敏药物对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特别注意的是避免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或非甾体抗炎药,因为药物间交叉反应可能加重临床症状或使其复杂化。
庞福佳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7月18日 230 4 3 -
7.8世界过敏性疾病日|一文解析重症药疹——SJS/TEN与DRESS的异同
每年的7月8日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由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联合各国变态反应机构共同发起,旨在提高公众对过敏性疾病的认识,并促进预防措施的实施。过敏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大量人口,据WAO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0个国家的总人口中有22%的人患有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哮喘、结膜炎、湿疹、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等。重症药疹是一种特别严重的药物反应,其特点是病情发展迅速、皮损广泛,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及内脏受累。重症药疹包括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SJS/TEN)、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或DRESS)和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GEP)等亚型。在世界过敏性疾病日之际,得码学苑特别介绍SJS/TEN和DRESS这两种重症药疹的异同点,以增进公众对这些严重药物反应的理解和认识。01 定义SJS/TEN是由药物引起的皮肤黏膜反应,表现为水疱、泛发性表皮松解,可伴有多系统受累,超过90%患者累及黏膜,且通常累及≥2处不同部位[1]。SJS/TEN代表一组疾病谱,SJS为轻型(表皮松解面积<10%体表面积),TEN为重型(表皮松解面积>30%体表面积),介于两者间为重叠型SJS-TEN。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DRESS)是一种罕见致命的全身性药物过敏反应,表现为广泛皮疹伴内脏器官受损、淋巴结肿大、嗜酸性粒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增多[2]。临床表现多样,病程迁延,停用致病药物后病情仍可继续加重。02 病因及发病机制SJS/TEN发病与药物和机体遗传背景相关,25%~33%病例不能明确归因于某一药物,常见药物包括抗惊厥药、抗抑郁药、磺胺类药、非甾体抗炎药、抗感染药物及靶向药物,此外感染、疫苗接种、全身疾病、造影剂、植物和食物等因素与疾病发生发展也有一定的相关性[3]。SJS/TEN是由药物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的反应,目前认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类分子将药物提呈给CD8+T淋巴细胞,皮肤内T细胞被激活并大量增殖,最终导致角质形成细胞凋亡[4]。Fas配体(FasL)、穿孔素、颗粒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及一氧化氮合酶等分子均与SJS/TEN的发生发展高度相关。图1.SJS/TEN中T细胞活化模型[4]DRESS是由CD8+T细胞介导、针对药物及其活性代谢物的迟发性超敏反应。80%病例存在明确致病药物,常见药物包括抗癫痫药、别嘌醇、磺胺类、抗生素、美西律等。发病机制涉及药物代谢过程中相关酶缺陷、药物理化特性、遗传易感性、影响药物代谢或排泄的基础疾病、机体免疫状态、潜伏感染病毒再激活等因素,其中核心环节是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皮肤并导致组织损伤[5]。与其他类型药疹相比,DRESS急性期IL-5、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1和TARC水平明显升高,IL-5与IL-5受体(IL-5R)结合激活下游的细胞内信号通路,包括JAK/STAT、Ras/MAPK和PI3K,进而驱动激活嗜酸性粒细胞。03 临床表现SJS/TEN通常在最初持续用药后4天~4周发病,发病前期出现发热和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临床表现为面部和躯干部位疼痛性靶形红斑,并蔓延至四肢及其他部位,头皮通常不受累,手掌和足底也极少受累[6]。随着疾病进展,可形成水疱和大疱,数日内皮肤开始坏死脱落,尼氏征阳性。几乎所有患者均出现眼、口和生殖器黏膜损害,病情严重者可累及系统多器官。DRESS症状通常发生在用药后2~8周,前驱期常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等非特异性症状。皮疹初始时为斑丘疹,逐渐进展融合成红斑,还可表现为紫癜、浸润性斑块、脓疱、剥脱性皮炎和靶形皮损等,皮损常对称分布于躯干和四肢,面部水肿明显[7]。DRESS患者黏膜受损较少且通常为轻度,还可累及多器官,其中肝损伤最常见。疾病急性期缓解后常会出现复发或急性加重,激素减量过快、再次致敏、疱疹病毒6激活是常见的可能原因。图3.DRESS皮肤表现(图源网络)04 实验室检查和组织病理SJS/TEN患者常有贫血和淋巴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不常见,约1/3患者存在中性粒细胞减少,与预后不良有关,SJS/TEN患者可能出现低白蛋白血症、电解质失衡、转氨酶升高和血糖增高等情况。血清尿素氮>10mmol/L、血糖>14mmol/L、血清碳酸氢盐水平<20mmol/L是重症SJS/TEN的标志。完善组织病理对SJS/TEN诊断及鉴别诊断至关重要,组织病理表现为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到大面积表皮坏死等不同程度的表皮损伤[8]。表皮改变与基底细胞空泡变性及表皮下大疱形成有关,较少累及皮肤附属器,真皮可见部分血管周围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及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图4.SJS/TEN组织病理表现(图源网络)多数DRESS患者可出现外周血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比例升高,但部分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改变在早期并不显著,在发病后1~2周才出现,外周血非典型淋巴细胞比例增加对疾病诊断有一定价值。DRESS组织病理表现为真皮浅层血管周围炎,可出现一定数目的嗜酸性粒细胞和非典型淋巴细胞,受累淋巴结组织病理表现为良性淋巴样增生或假性淋巴瘤样组织学模式[9]。图5.DRESS组织病理表现(图源网络)05 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和诊断标准SCORTEN评分是Bastuji-Garin等在2000年制订的SJS/TEN进展期评分体系,该评分通过7项与SJS/TEN死亡率相关因素来对患者死亡率进行评估,推荐所有SJS/TEN患者入院24小时内进行SCORTEN评分[10]。表1.DRESS临床诊断标准图6.DRESS严重程度评估(图源网络)06 治疗方案SJS/TEN致死率高,尽早识别并立即停用任何可能致敏药物是治疗中关键步骤,支持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包括创面治疗、液体和电解质管理、营养支持、眼部治疗、体温管理、疼痛控制、监测防治二重感染等。临床上可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中重度SJS/TEN患者推荐使用1.5~2mg/kg/d起始量,疗程一般为7~10天,控制病情后可逐渐减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也被证实有效,推荐剂量为400mg/kg/d,连用3~5d;此外环孢素、TNF-α拮抗剂(英夫利昔单抗、依那西普)及血浆置换也被证实有效;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治疗前检测风险HLA基因对预防SJS/TEN至关重要[11,12]。早期诊断和停用致敏药物对改善DRESS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由于药物间交叉反应可能加重临床症状或使其复杂化,急性期应避免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或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为首选治疗,推荐成人剂量为1.0mg/kg/d,儿童1.5mg/kg/d,临床病情和实验室指标稳定后逐渐减量,8~12周或更长时间缓慢逐渐减量至停药;此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免疫抑制剂和单克隆抗体(TNF-α拮抗剂)等系统治疗也被应用到DRESS患者临床治疗中;若证实有病毒再激活且有病毒导致器官损伤的证据,或怀疑病毒再激活是重症并发症的促进因素,则需要应用更昔洛韦进行抗病毒治疗[13,14]。图7.IL-5靶向单抗的结构和作用机制[15]SJS/TEN和DRESS均属于重症药疹,皮疹严重且通常累及多系统,对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胁。两者在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等各方面有一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很大差异,厘清两者间的异同点对临床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
盛景祖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7月09日 113 0 1 -
皮科实例派|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临床病例患者,男,56岁。以“发热13天,周身红斑12天”为主诉入院。13天前,患者着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5℃,伴寒战,咳嗽,自行服用罗红霉素及扑热息痛。1天后双上肢出现红斑丘疹,渐增多至颈部、躯干、双下肢,伴头颈部淋巴结肿大,于当地诊所静滴氨曲南治疗无好转。遂就诊于我院急诊,诊断“药物超敏综合征”,予甲泼尼龙60mg日一次静点治疗后周身皮疹部分消退、面部肿胀减轻,收入院进一步诊治。专科查体:周身皮肤干燥、潮红、脱皮,伴有大量皮屑,躯干、四肢散在针尖大红斑丘疹,面部可见大量细碎薄屑,无黏膜损害,皮温稍高。皮肤病理:真皮浅层血管周围较为致密淋巴细胞浸润,表皮轻度银屑病样增生,基底层完整,灶性角化不全。非特异性皮炎,可见药物性皮炎,请结合临床。HE染色(40×)HE染色(40×)根据患者服药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该患者目前考虑诊断为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uginducedhyper-sensitivitysyndrome,DIHS)。药物作用于机体,除了发挥治疗的功效外,还会由于种种原因而产生某些与药物治疗目的无关而对人体有损害的反应,其中药物超敏反应就是一种人体接触药物后引发的严重、可致人死亡的过高免疫应答反应。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是一种由有限特定药物引起、累及多器官系统、威胁生命的药物不良反应,其特征是潜伏期较长,伴发热、皮疹、内脏损害特别是肝炎的三联症状。本病的确切发病率不详(最常见的致敏药物是抗惊厥药和磺胺药,发病率约为1/10000),致死率可达10%。临床上具有发病延迟、症状迁延、双峰表现、多种不同结构药物交叉过敏及病毒感染等独特的复合特征,呈现多样化表现,易误诊误治。病因及发病机制DIH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是由CD8+T细胞介导、针对药物及其活性代谢物的迟发性超敏反应(通常>3周)。引起DIHS的药物种类比较有限,不同药物诱发的DIHS在临床特征上有区别。常见致敏药物包括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拉莫三嗪)、抗生素(β内酰胺类、磺胺类、抗结核病药、四环素、氨苯砜、米诺环素)、阿巴卡韦、奈韦拉平、解热镇痛药(布洛芬)、别嘌醇和柳氮磺吡啶等。临床特征潜伏期长是本病特征之一,皮肤症状一般于服用致敏药物后2~6周(平均3周)出现。患者皮疹出现数天前,常出现瘙痒和发热的前驱症状,体温可波动在38~40℃,持续数周。主要表现为皮肤损伤、全身反应、器官反应等多方面。临床上遇到患者服药后出现发热、面颈部和/或手足部特征性水肿性红斑、淋巴结肿大、内脏器官受累和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时,应高度怀疑DIHS。与普通型药疹不同的是,停止使用致敏药物后皮疹不会很快消退,可出现再次加重(双峰)或多次加重(多峰)现象,这可能与药物交叉反应、药物诱导的免疫抑制及病毒再激活有关。1、药物引起的皮肤损伤:皮疹呈多形性,早期皮损多为泛发的麻疹样斑疹或斑丘疹,也可为湿疹样或荨麻疹样,少数可出现无菌性脓疱和紫癜等损害,严重者可出现类似剥脱性皮炎、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等皮损。2、药物引起的全身性反应:淋巴结病、肝炎、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3、药物引起的器官反应:内脏损害多迟于皮肤损害,也有部分患者发生在皮损之前。DIHS可累及多个不同的脏器系统,最常累及血液系统和肝脏。同时可累及肾、肺、心脏、神经系统、胃肠道和内分泌系统等,造成不同程度的脏器损伤4、DIHS的死亡率可达10%,最常见的致死原因是暴发性肝炎和肝坏死诊断标准应进行病史采集、全面体检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服药种类、皮疹出现时间和演变特点、内脏受累的实验室指标等,并积极排除其他潜在的严重疾病,包括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组织病理学:DIHS皮损组织病理改变大多为非特异性。表皮可有散在坏死的角质形成细胞,真皮有较多的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还可伴有真皮水肿。如果真皮浸润细胞具有向表皮性倾向时需与皮肤淋巴瘤及假性淋巴瘤鉴别。鉴别诊断1、发疹性药疹:DIHS的早期症状与之相似,但前者有4点可供鉴别:发病较迟;发热;面部和(或)手足部特征性水肿;多发性淋巴结增大。2、红皮病:常可找出红皮病发病原因,皮损组织病理活检有助提示原发皮肤病。3、药物性假性淋巴瘤:起病慢,进展亦慢,皮损常为孤立的结节或斑片。4、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性皮病(AGEP):DIHS的脓疱数量少,AGEP好发于褶皱部位,其脓疱出现早、痊愈快、通常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1.5×109/L。5、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两者的临床与皮损组织病理表现不同,SJS大疱在表皮,而DIHS大疱是真皮水肿所致,DIHS无黏膜损害或很轻。6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该病与药物致敏无关。皮损常为皮炎、湿疹样改变,也可为风团样斑块。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1.5xl09/L,持续6个月以上。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血管周围常有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临床治疗早期诊断和停用致敏药物对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是目前DIHS的主要治疗手段。DIHS的临床变异较大,治疗应注意个体化原则,治疗方案应根据内脏器官受累的严重程度选择。应根据患者病史、服用药物的理化特性、潜伏期以及既往报道来判断药物与本病的相关性。对症治疗包括降温、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减轻皮肤症状。不宜采用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以及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无效的重症DIHS患者,可考虑使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急性期应避免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或非甾体抗炎药,药物间交叉反应可能加重临床症状或使其复杂化。多数DIHS患者停止致敏药物后可完全康复,临床病程和预后在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异。皮肤方面的主要后遗症是慢性剥脱性皮炎,也可出现色素改变和瘢痕。患者在数月到数年后出现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硬皮病样移植物抗宿主病样皮损、红斑狼疮和白癜风等,称为免疫重建综合征,其中以甲状腺疾病最为常见。
盛景祖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6月29日 29 0 1 -
致命性药疹——卡马西平诱发的SJS/TEN
前言:关于这个话题,想写很久了,却迟迟没有完成。去年下半年,有好几个患者服用卡马西平后出现药疹,有的轻,有的重,所幸发现得早,早早处理,患者很快就完全恢复了。昨天会诊了一个病人,经过仔细询问病史,也是考虑止痛药物所致重症药疹,病人很重,全身多器官功能受损,曾命悬一线,特地120救护车从福建送到上海来救治,这么严重的病情,如果能早发现,早处理,那患者也就不用吃这么多苦头了,预后也会大有不同。因此,乘今天,也就是2024年新年第一天值班的机会,赶紧完成多年前一直拖欠的这件事情。皮肤受累的药物不良反应俗称“药疹”,亦称“药物性皮炎”,指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等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性皮损。大多数药疹是一个良性病程,然而有2%的药疹却是严重而致命的,可累及机体的其它系统,称为“重症药疹”(severecutaneousadversereactions,SCARs)。SCARs主要包括以下3种类型:Stevens-Johnson综合征(Stevens-Johnsonsyndrome,SJS)/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epidermalnecrolysis,TEN)、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的药物反应(drugrashwitheosinophiliaandsystemicsymptoms,DRESS)、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cutegeneralizedexanthematouspustulosis,AGEP)。Stevens-Johnson综合征(Stevens-Johnsonsyndrome,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epidermalnecrolysis,TEN)(简称SJS/TEN)是以表皮剥脱和黏膜损害为特征的可危及生命的严重皮肤不良反应(Severecutaneousadversereactions,SCARs)。1922年,由Stevens和Johnson对本病进行了详细描述。SJS和TEN是同一疾病谱的不同致病阶段,根据其所累及皮肤粘膜面积分类:表皮剥脱面积<10%时被定义为SJS,表皮剥脱面积在10%-30%时定义为SJS/TEN并存,表皮剥脱面积≥30%时被定于为TEN。SJS和TEN通常发生在治疗的早期,治疗后几天或几周后都有可能出现,也可能延迟至治疗数月后,通常发生在药物暴露后的4-28天。SJS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斑丘疹、水疱、表皮坏死剥脱,主要累及躯干,可出现黏膜和生殖器溃疡。皮损的类型及受累情况差异较大,早期皮损多初发于躯干上部、四肢近端和面部,为靶型或紫癜样表现,逐渐扩散至躯干和四肢远端,严重者可出现水疱、大疱甚至大面积融合成片的表皮松解。大面积表皮松解可导致真皮外露形成大片糜烂、渗出,易导致出血和感染。眼、口、鼻及生殖器黏膜损伤是SJS/TEN的临床特征之一,可出现黏膜侵蚀、糜烂和出血。可伴有发热、咽痛、关节痛或腹痛。临床上,SJS/TEN需与表现为皮肤或黏膜水疱、溃疡的疾病相鉴别。有报道显示SJS/TEN发病率较低(1.58-2.26例/百万人),但其死亡率较高(SJS:4.8%;TEN:14.8%)。70%-90%的SJS/TEN由药物导致,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放射线治疗和恶性肿瘤等也可诱发。发病机制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NK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活化参与的皮肤免疫反应。SJS病理显示为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真皮淋巴细胞浸润和表皮分离。TEN病理表现为界面皮炎,真表皮交界处T淋巴细胞浸润和角质形成细胞凋亡以及表皮坏死伴少量T淋巴细胞浸润。最常见的致敏药物包括抗癫痫药、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别嘌醇等,有报道PD-1也可能诱发本病。常见的致敏危险因素:抗癫痫药:卡马西平、奥卡西平、苯妥英钠、拉莫三嗪;抗生素:复方新诺明大牛股磺胺类药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非甾体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吲哚美辛;其他药物:别嘌呤醇、柳氮磺吡啶、PD-1、中药、减肥药;感染:支原体肺炎、单纯疱疹病毒或腺病毒感染卡马西平是神经内科常用于治疗癫痫、三叉神经痛和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痛性痉挛等的药物,是我们神经内科的“神”药之一,但因其副作用而常不作为一线首选。卡马西平引起的可能具有已知剂量或浓度依赖性的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共济失调和眼球震颤,其他不良反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低钠血症、白细胞减少、骨质疏松症、肝损伤和超敏反应(如MPE、DRESS、SJS/TEN)具有复杂的剂量反应关系,难以描述明确的线性剂量反应关系。奥卡西平是卡马西平的衍生物,安全性、耐受性更佳,但卡马西平价格便宜,更容易买到,且效果较奥卡西平更强,临床应用仍较广泛。卡马西平是亚洲人中引起药物性SJS/TEN最常见的药物,占病例的25%至33%,在白种人中占5%至6%。有研究显示人白细胞抗原(HLA)基因与SJS/TEN等重症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有关:HLA-B1502—卡马西平;HLA-A3101—奥卡西平;HLA-B5801—别嘌呤醇;HLA-B1301—氨苯砜、柳氮磺吡啶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等。HLA-B1502等位基因存在于8%的汉族,在白种人只有1-2%。但将SJS/TEN与HLA-B1502等位基因联系起来的证据非常有限,另在临床使用中发现,患者用药的方法,尤其加量方法可能对SJS/TEN的发生有关系,因此在临床中并没有强行对使用卡马西平的病人进行HLAB1502基因检测,而是告知患者用药过程中缓慢加量,并注意监测药物副作用,尤其是观察有无皮疹、皮肤发痒等症状,如果出现,则立刻停药,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如皮损严重,需要到皮肤科专科就诊。我们在临床也会遇到有的患者因停用卡马西平后痛性痉挛无法忍受,自行加药后皮疹再增加的。处理:SJS/TEN是由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参与的一种全身性的危重症疾病,如何行之有效的治疗目前仍存在着各种异议。初步确定诱发SJS/TEN的药物并尽快停止服用是控制病情发展的重要因素。越早停用诱发药物,预后越好。注意创面局部处理,重症患者加强补液和营养、对症、支持以及防治感染等综合治疗。参考文献: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诊疗专家共识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赵桂宪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1月01日 703 0 5 -
药物过敏红疹一般多久自愈?
一般来说,病情较轻的药物过敏红疹,3到5天就可以自愈。药物过敏红疹是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只是皮肤上有红斑、丘疹,伴有一些瘙痒,停用致敏药物后3到5天,红疹会逐渐消退。红疹自然褪去后,可能会遗留色素沉着,或者有糠状脱屑。如果克制不住挠抓皮肤,我们可以口服氯雷他定片或者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来缓解皮肤瘙痒。为了减少炎症的色素沉着,我们可以外涂具有消炎、抗过敏的糠酸莫米松乳膏。单纯出现过敏红疹,一般不用太担心。如果不仅仅是皮肤上有红疹,还出现了水肿、发热、关节疼痛等情况,就不要在家等着自行恢复,立马去医院就诊,这时极有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谢勇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3月09日 617 0 0 -
病毒疹
病毒疹即病毒感染引发的皮疹,也较多见,而且经常需要与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皮疹(下面简称“药疹”)相鉴别。一些细节有助于鉴别诊断,列举3点:一般来说药疹会痒,病毒疹一般不痒或者轻微痒;有的病毒疹发疹会有顺序,比如麻疹从面部到四肢,而药疹没有这样的规律;再有,药疹嗜酸性粒细胞可以增高,而病毒疹往往降低等等。事实上二者的鉴别比较困难,需要皮肤科医生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付朝杰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2月28日 288 0 0 -
吃阿帕替尼,导致全身大量皮疹怎么办
黎功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2月21日 43 0 0 -
儿童 新型冠状病毒(新冠)感染 皮肤损害(皮疹) 诊断 及 处理
新型冠状病毒致病力下降,国家适时调整防疫政策,让国家、社会及个人防控压力得到很好地缓解,每个人得以继续更好地发展;但是新冠病毒传播力极强,感染后部分同胞仍有比较明显的症状(发热、头痛、咽痛、关节痛、味觉下降及皮疹等),给大家带来了痛苦的经历!特别是儿童,尤为需要重视!在疫情放开的这二周的门诊工作中,发现2/3的患儿为新冠病毒感染后发生皮疹,但是儿童面诊的难度大,皮疹的特点复杂,宝宝的用药特殊,导致了很多新冠有皮疹的宝宝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就诊或咨询;结合我个人直接承担北京儿童医院的防疫工作及大量皮肤门诊工作的经验,特总结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皮疹,分类如下(按发生地几率,由高及低依次排列):1、感染反应疹(类似于发热后出疹子):感染新冠病毒后,机体会做出积极的作战反应。首先利用自身的抵抗力杀死病毒,最先表现的是发热,机体想通过升高温度(发烧)杀死病毒;此外,还会动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来对抗病毒,比如出现咳嗽、呕吐等方式排除病毒;还会调整人体血液分布(聚集于头部及上身部),就会出现头痛、烦躁等;通过一段时间的正邪抗争后,机体打败了病毒,体温下降。除了呼吸道、消化道外,皮肤也是重要的排毒器官。一旦出现这些皮疹,提示机体快要战胜病毒。从临床表现看这类皮疹有自身特点:①多数从头面开始,然后累及躯干、再到四肢,多数比较快,1-2天全身受累;②皮疹颜色比较淡,触之表浅(病理表现为真皮浅中层血管周围炎),大多数是对称,融合不明显或部分融合(疹间皮肤其实也是有病变的);③瘙痒不明显,多数孩子没有什么症状;④因为机体经历了邪正相交的这场抗争,所有大多数孩子表现为的比较疲惫,如精神状态略差,吃奶不好、夜间睡眠不踏实;此时需要予以宝宝充分休息,逐渐补充(食欲恢复后切忌暴饮暴食,以免发生余毒未消,再次发热,家长朋友一定要注意)。建议饮食清淡、避免受风着凉;皮肤方面可以温水清洁后润肤;一般数日即可缓解;皮疹也可以在数日内消退,多数不需要过度干预。在我们门诊当中,很多宝宝是这类皮疹,提醒家长和医生朋友,遇到这类皮疹不要紧张,勿需过度治疗干预。儿童与成人不同,因为儿童的脏器比较柔弱,对抗病邪的能力较成人差,所以常常通过皮肤这个器官来排毒,这个也是儿童比较特有,而在成人很少见。2、过敏反应疹(多数为药物过敏出疹):在治疗发热过程中,可能会使用很多药物治疗相应的症状。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对于机体来说也是一种外来物。机体在抵抗外界病毒感染的同时,各个器官还需要适应不同的药物进入体内的这一过程。这个过程可能就会出现过敏反应。在很多药物过敏反应的病例中,很多宝宝有过敏体质(或以前有过敏性疾病或过敏性家族史),这类小朋友的药物过敏的几率更高一些。因此这类小朋友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小心一些,尽量简化用药;在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多种药物同时使用。这类皮疹不像第一种皮疹比较单一,这类皮疹可以表现多样。大致有以下特点:①没有出疹顺序,可以任何部位首先发生;②比较瘙痒;③皮疹多数对称,但是很多大小不一;④皮疹比较鲜艳,或者色泽比较深;⑤需要积极治疗,多数持续加重或者缓解后容易反复;这类皮疹有以下几种类型,如荨麻疹样、多形红斑样、紫癜样、湿疹样及水疱、大疱病样等等。根据皮疹特点,判断性质后,轻症可以给予抗过敏及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者需要注射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或甲强龙等)治疗。如果皮疹非常重,出现水疱大疱,甚至全身皮肤剥脱,需要评估内脏受累情况,有条件及时就医住院治疗。有些时候,患者皮疹非常符合过敏性皮疹,但是找不到可疑的过敏性药物;这种情况有可能:①有些药物在以前用过不过敏,但是在新冠病毒感染的情况下,可能就会出现过敏。我的门诊发现新冠出现发热,使用布洛芬退热容易出现皮疹,而其他退热药相对少见。这种现象在其他病毒感染下也可以见到,比如EB病毒感染的情况下使用阿莫西林容易出现药物过敏。②有些过敏并不是药物引起,有些食物、季节、环境也可以引起过敏,这种情况下不一定非得找到过敏因素,有可能就找不到,这个时候按过敏治疗,后期注意修复皮肤屏障,再过敏的机会就少了。③有些过敏症,比如儿童的荨麻疹、多形红斑、过敏性紫癜等也可以由感染诱发,新冠是感染因素之一,也可以引起这些。但是药物疹和这些疾病在临床表现上还是有些区别,需要仔细去鉴别。3、物理性皮疹(热、汗液等物理因素):有些宝宝一般状态转好、体温也恢复正常,但是也伴有皮疹,这些皮疹的特点:①容易在躯干部位,有时也可以发生在四肢近端;②伴有瘙痒;③皮疹多发,但是孤立,不融合,可以看到皮损带尖儿(在四肢可以比较大);④凉快的时候可以缓解一些,热时显著;这种皮疹也叫热疹(汗腺炎),轻度的也叫痱子;重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化脓性汗腺炎或者毛囊炎(小疖子)。这些皮疹主要是在发热的时候、汗液太多未及时清洁或者汗液未出透刺激或堵塞汗腺或毛孔所致。因此,这类皮疹需要在宝宝出汗后,予以清洁润肤。降温后避免再次捂热。一般这种情况不需要过度药物治疗。有些宝宝在以往有特应性皮炎/湿疹、皮肤瘙痒症、慢性皮炎、痒疹等情况,在发热后也可能出现反复,需要注意及时防护及治疗。4、免疫反应疹(诱发了免疫反应出疹):有时候病毒感染可能诱发免疫反应,多数是由病毒抗原抗体结合后沉积在血管壁、基底膜带或者结缔组织间而引起,或者激发了机体的细胞毒反应,或全身炎症反应。这种宝宝在皮疹发生的同时,往往体温不容易下降,病情持续不缓解。这种皮疹往往多发,病理上表现为血管炎、毛细血管扩张、肉芽肿或者溃疡、坏死;临床可表现为冻疮样、川崎病样等,这多与病毒毒力强,免疫反应激烈有关。在新冠肺炎发生初期,这种情况比较常见,目前随着病毒毒力的下降,这种皮疹的发生率已经非常少见了。在发生这种情况时,需要结合多种化验及检查进行病情评估。治疗方面,在明确诊断后往往需要系统治疗。5、其他类型的皮疹宝宝在新冠病毒感染后,还可能出现一些皮肤表现/非特异性的皮疹,如瘙痒、皮灼痛、皮肤干燥/丘疹、抓痕、少量紫癜、脱皮、汗疱疹、面部皮炎等,多数通过对症处理可以缓解。在宝宝整体病情转好(热退、精神转好,纳食和睡眠恢复等)的情况下,多数不是大事,家长朋友们不要太紧张。总之,新冠感染后出现皮疹,在儿童相对常见,需要仔细分析,予以相应分类,经过积极处理,避免相应的原因多数可以很快恢复。注:因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新冠病毒感染的儿童剧增,患有皮疹的宝宝也特别多,但是面诊的难度大,皮疹的特点复杂,宝宝的用药特殊,导致了很多新冠有皮疹的宝宝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就诊或咨询;和网站沟通,自今日起所有咨询费用下调一半以下,每日咨询数量不受限制(如有资费回调,会及时发布)。有需要的家长可以及时和我联系。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把就诊的资料、化验(如有的话)及宝宝的皮疹高清照片上传齐全,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问诊效率。目前已在线问诊的宝宝,一律延长问诊时间至7天,以补充价格调整带来的福利。相信通过大家努力,一定能战胜疾病,共保健康,共建美好家园。最后特别感谢好大夫平台,感谢有你们,一切将会变得更美好!
徐教生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2月18日 14463 1 16 -
服用药物后,外生殖器浑身瘙痒难忍怎么办?“药疹”不容忽视
都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您知道有时候“吃药就如买彩票”,可能让您“病上加病”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仔细看过药物说明书,几乎每种药物说明书在“不良反应”这一栏都有一段类似这样的描述:“用药后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包括皮疹、瘙痒等。”那么,说明书上所说的“皮疹等过敏反应”,到底指什么呢?药物所致的皮疹,也称为药物性皮炎(cutaneousadversedrugreaction,cADRs)或药疹(drugeruption),是指正常剂量的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及粘膜的不良反应。 药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很多,最常见的是口服和注射(包括肌注、静注、静脉点滴、皮内、皮下注射等),其他有灌注、栓塞、点眼、滴鼻、漱口、含化、喷雾吸入、外用、重洗、冲洗、离子导入、超声导入等。 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非常复杂,大致可以分为:药物过量,不耐受,特发性,副作用,继发作用和过敏反应等。药疹是过敏反应的最常见类型。 常见的过敏反应药物 抗生素类,以青霉素最为多见,现在很少医生在使用它了。磺胺类:以长效磺胺多见,现在也很少人用它了。解热镇痛药,较常用的药,也是药疹常见的用药,如阿司匹林,水杨酸类,退热片,去痛片等。镇痛安眠药,以巴比妥类较多。抗癫痛药:如鲁米拿,苯妥英纳,卡马西平等常见致敏中药有板蓝根、大青叶、鱼腥草、穿心莲、丹参、紫苏、六神丸、云南白药等。可以这么讲,任何药物都有可能引起过敏,就连常用抗过敏药也可能引起过敏的,因此要提高药疹警惕性。 药物过敏症状你有用药后出现药疹的经历吗?有的患者认为得药疹是因为所用的药物太“毒”了或是药物本身质量有问题,其实几乎所有的药物都可能引起药疹,只是概率不同而已。 当你生病时,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任何的皮肤改变,首先要警惕是否药物疹,原来你皮肤没有这种皮疹的,现在有了要特别特别的注意。药疹一般红红痒痒,好像问题不大,但严重时会喉头水肿、窒息、剥脱性皮炎、过敏性休克。药疹的发病非常隐匿,就像潜伏在人体的“特工”一样,致敏药物往往在患者服用1-2周甚至1个月后才突然“发难”,短者仅1天,但如果再次服用该药物,潜伏期将会相对缩短。 一.药物性皮炎的好发人群 1、少数过敏体质者:因个体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差异较大,少数易过敏者或者对某种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接触到同种药物或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时,机体可产生过敏反应,引发药疹的发生。2、使用大量药物、多种药物和长期服药人群、体质虚弱人群、基础疾病较多的人群也容易引起药疹。 二.药疹形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因定性药疹:是药疹中较常见的一种。在随后再次接触药物后,反应发生在完全相同的位置,通常在24小时内(因此术语“固定”)。1、起病急、发病快。2、先有局部瘙痒后有皮损,愈后可见遗留色素沉着。3、皮损为孤立性或数个境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鲜红斑或紫红色斑。4、每次服同样药物后在同一部位起皮疹。5、好发部位:好发于外生殖器、口唇和手背等处。6、此药疹有一定的潜伏期,一般在第一次用药后4~20日内发生,如重复用药,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则会在24小时内发生,而敏感者则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即可发生。 7、全身症状轻微,极少发生过敏性休克,一般停用致敏药或经治疗后数天痊愈,仪留下褐色、紫青色或黑色斑,但消退缓慢。 8、【组织病理】急性炎症时表皮中有胞浆嗜酸性、胞核固缩的变性细胞散在分布,真皮浅层水肿,乳头部毛细血管扩张,周围有炎细胞漫润。炎症消退后表皮基底层显示色素增多,在基底层液化处有色素失禁,真皮内有较多色素及载色素细胞。(二)荨麻疹样及血管神经性水肿药疹,荨麻疹样药疹和荨麻疹表现是一样的,只不过病史不同,本类型是服药所引起的。血管神经性水肿,是在皮肤疏松部位,如眼脸、嘴唇、包皮等处引起的局限性水肿,要注意喉头水肿发生。 (三)麻疹样或者猩红热样药疹,急性传染病和药疹不同之处,除用药病史外,最大不同处是急性传染病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和疫情流行情况。药疹是全身症状和皮疹不成正比,患者全身症状轻微,而皮肤症状明显。这也是和急性传染病不同之一。药疹多次发病,只要服过敏的药就会发病,急性传染病往往会终生免疫的。(四)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是药疹中的重型,潜伏期长,常在1个月以上,甚至有超过2-3个月者,多为长时间用药所致,不要忽视开始的轻的药疹,可以想像,一个人全身没有一块完整皮肤,像全身烧伤一样,其预后严重性可想而知。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皮肤新出现的皮疹,警惕是药疹。 三.根据皮疹的不同表现和内脏损害的程度,药疹可分为普通型和重症型普通型药疹通常仅累及皮肤,内脏损害相对较少,分为发疹型(maculopapularexanthems,MPE)、荨麻疹型(urticaria)和固定型(fixeddrugeruption,FDE)。其中,发疹型药疹皮疹表现类似于麻疹或猩红热,荨麻疹型药疹表现为不易消退的风团,固定型药疹表现为皮肤或皮肤黏膜交界处圆形、椭圆形暗紫红色斑片。 重症型药疹除了更为严重、弥漫的皮肤黏膜损害外,通常都伴有肝、肾、造血系统的损害,死亡率较高,包括以下四种类型:1)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cutegeneralizedexanthematouspustulosis,AGEPD)表现为红斑基础上密集的粟粒大小的脓疱,死亡率可达5%;2)皮疹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系统损害(drugreactionwitheosinophiliaandsystemicsymptoms,DRESS综合征)表现为面部水肿为特点的,同时出现红斑、风团、紫癜等多种皮疹表现,合并有多个器官受累及血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升高的特点;3)Stevens-Johnson综合征(Stevens-Johnsonsyndrome)表现为多形红斑型皮疹,同时出现水疱、表皮剥脱,伴有口腔或外生殖器破损,剥脱面积不超出全身体表面积的10%,死亡率可达9%;4)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epidermalnecrolysis,TEN)皮疹常从Stevens-Johnson综合征发展而来,当剥脱面积在10-30%时,称为Stevens-Johnson综合征/TEN重叠,当面积更广泛导致剥脱面积超出全身体表面积的30%,称为TEN,其死亡率可高达40%。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药疹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及上述特征性临床表现,主要依据如下(1)发病前有明确的用药史。(2)初次用药有潜伏期,一般1~3周或更长。(3)起病突然,常伴明显瘙痒或疼痛。(4)可伴发热和全身症状,少数有脏器损害。(5)皮损多形,多对称分布,色鲜红。(6)停用致敏药物后皮损逐渐消退。2.实验室检查:可先进行一般检查,有利于病情评估和鉴别诊断,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凝血全套、血清总IgE、C反应蛋白(CRP)等。轻型药疹常表现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计数及比例轻度升高,CRP、总IgE轻度升高等改变。根据不同类型的药疹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不同,可增加相应辅助实验室检查指标:如麻疹型药疹,可增加上呼吸道病原体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咽拭子培养等与感染性疾病鉴别。重症药疹常伴有肝功能损伤,还需注意检查乙肝两对半排除乙型肝炎等疾病。根据有明确的用药史,有一定的潜伏期,皮疹为突然发生的红斑,多分布在皮肤和黏膜交界处,当再次用药发病时.叉在原皮损处出现同样损害等,即可诊断。药疹被称为“万能的模仿者”,主要与临床表现为红斑、丘疹、紫癜、脓疱、大疱、风团等损害的疾病相鉴别。发生在外生殖器时应与包皮龟头炎、硬下疳、软下疳、多形红斑及淋球菌性包皮龟头炎等签别。1.包皮龟头炎:常发生于有一定程度的包皮过长者,可由各种不同原因引起,如包皮垢及局部物理因素刺激,各种感染因素等,表现为包皮及龟头红肿、糜烂,患者无药物过敏史。2.硬下疳:为一期梅毒损害,表现为外生殖器黄豆大小糜烂性丘珍,有浆液性渗出,表面平而洁净,边缘略高,数目一个或两三个,不痛,易自行愈合,梅毒螺旋体检查阳性。3.急性荨麻疹,本病以全身皮肤瘙痒为主,但无口服药物史。五.预防药疹 预防药疹也是那么一句话:“最好的医生是你自己”。1.要是有过敏体质的,要注意吃的药,要是已知什么药过敏,千万不要买来吃或者告诉医生不要开此药给自己。2.不要滥用药物,不要过度治疗,自己不要乱买乱吃,也请医生不要用太多的药。 3.因慢性病长期用药时,要注意身体各方不良反应,更应观察皮肤有无异样改变,如发热、全身不适、皮肤瘙痒、初发皮疹等。4.如果明确致敏药物,要写在病历上,或记录过敏卡。 六.治疗药疹的治疗原则首先是停用可疑致敏药物或调整剂量(靶向抗肿瘤药物),慎用结构相近药物,促进药物代谢排出,及时抗炎,防治感染等并发症,加强支持治疗及创面护理。(一)病因治疗:尽可能明确病因,立即停用致敏或可疑致敏性药物,并终身禁用。(二)促进药物排泄鼓励患者多饮水或静脉输液,促进药物排出,尽快消除药物反应。心脏功能不全、肾脏功能不全的患者要谨慎补液。对由重金属如砒、金等引起的药疹,要给与络合剂,如二巯基丙醇(BAL)等使之与重金属离子络合后从尿中排出。(三)轻型药疹的治疗多数患者在停用致敏药物后症状逐渐改善,一般不需要住院治疗,治疗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可以配合系统用药。1.外用药物:主要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辅以润肤剂修复表皮屏障。急性期红肿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糜烂渗出多可外用3%硼酸溶液或0.1%依沙吖啶溶液湿敷,每次15~30min,每天数次,连续1~3d,直至控制渗出。除糜烂性皮损外,均可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卤米松乳膏、氟轻松乳膏等。2.系统用药:轻症者给予应用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及钙剂等。(1)抗组胺药:首选第二代H1受体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依巴斯汀、奥洛他定等;伴有睡眠障碍者,可选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桂利嗪、赛庚啶等第一代H1受体抗组胺药。(2)维生素C及钙剂(3)糖皮质激素:对于皮损面积(bodysurfacearea,BSA)广泛(>20%)的非住院轻型药疹患者,可短时间(3~5d)口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建议剂量为0.5 mg·kg-1·d-1);或者单次肌内注射复方糖皮质激素(如复方倍他米松5mg)。 (四)重型药疹的治疗重症药疹主要指以下3种类型:史提芬强生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的药物反应、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对于重症药疹患者,可因治疗不及时或出现并发症引起死亡,必须高度重视,应早期诊断、及时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建议尽快转诊到具备相关诊疗条件的上级医院皮肤科住院治疗。主要的治疗措施有:1.防治感染:加强日常创面护理、注意无菌操作,避免继发感染。目前国内外指南均不建议常规使用系统性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建议每隔48h对破溃皮肤区域进行细菌采样检测。系统性抗菌药物治疗的指征包括:从皮肤培养结果中发现单一菌株的数量显著增加、高热和炎症指标升高并持续5d以上或发生明显增加或病程中出现再次升高、患者体温骤降或病情恶化。选用抗菌药物时应避免使用易过敏药物(注意避免交叉过敏或多价过敏的药物)。若药敏试验结果未报,宜选用广谱、不易致敏、不易耐药的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回报后,可根据结果选用相应的不易致敏的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疗效欠佳时,应怀疑可能感染耐药菌及是否并发其他感染(如病毒、真菌感染)的可能,适时调整治疗方案。2.支持治疗:部分患者可出现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等,应及时纠正,并维持血容量,必要时可输入新鲜血液、血浆或蛋白以维持胶体渗透压;对其他器官系统受累的患者,也应做相应处理(如伴有肝功能受损时,应予保肝处理);酌情予能量合剂。3.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通常予1~2 mg·kg-1·d-1起始量(泼尼松为例),一般7~10d,控制病情后可快速减量。4.静脉注射人血丙种免疫球蛋白:一般400 mg·kg-1·d-1,连用3~5d。5.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可单用于SJS/TEN的治疗,推荐剂量3 mg·kg-1·d-1,以皮损消退、出现再上皮化为停药时间点。其他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利妥昔单抗、TNF-α抑制剂等,也有作为替代治疗的报道。6.血浆置换:若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使用,可助于清除致敏药物及其代谢毒性产物及炎症介质。(五)严重急性全身过敏反应的紧急救治1.过敏性休克:如果发生休克,可参照《严重过敏反应急救指南》推荐意见、《2020世界过敏组织严重过敏反应指南》等相关指导意见进行诊疗。2.喉头水肿:在肌内注射肾上腺素的基础上,可配合咽喉喷雾0.1%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及吸入短效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有重度喉阻塞者应及时行气管切开术。 七.预后1.大多数药疹是轻微和自限性的,通常在停用致敏药物后即可消退。但即使是在停止使用相关的致病药物后,药疹也可能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加重。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程度可以预测药疹的严重程度。药疹完全消退所需的时间可能为1~2周或更长。治愈标准:皮疹消退,可留有色素沉着,全身和局部自觉症状消失。 2.大约每1000例住院患者中就有1人出现严重和可能危及生命的药疹。SJS的死亡率低于5%,而TEN患者的死亡率接近20%~30%,大多数患者死于脓毒症。3.皮疹消退时可表现为轻度脱屑。4.DRESS患者通常在发病后4~12周内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风险。5.TEN患者的预后需要谨慎预测,因其发生瘢痕、失明和死亡的风险比较高。八.注意事项1、给高蛋白,高维生素流质或半流质饮食;2、对致敏药物应有显著标志,杜绝再次发生过敏;3、用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以防交叉过敏反应,对易过敏等物,在使用前应严格遵照操作规程进行划痕或皮内试验;4、保持被子及衣服清洁、干燥、平整。5、严格无菌操作,对大疱皮损可在低位刺破引流或用空针吸出疱液,注意保护创面,有感染的表皮应予清除。6、用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以防交叉过敏反应。对青霉素、磺胺类、奴夫卡因、解热镇痛、镇静药、抗生素等药物,在使用前应严格遵照操作规程进行划痕或皮内试验。7、鼓励多饮水,促进药物排出。8、经常锻炼身体,增强身体抵抗力。
陈善闻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2月03日 482 0 2
药物性皮炎相关科普号
于首元医生的科普号
于首元 副主任医师
南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中医科
220粉丝311.7万阅读
陈善闻医生的科普号
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泌尿外科
3.7万粉丝1175.6万阅读
郭波医生的科普号
郭波 副主任医师
桐乡市皮肤病防治院
皮肤科
1万粉丝1248.9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马蕾 主任医师中日医院 皮肤科
痤疮 13票
玫瑰痤疮 10票
皮肤病 9票
擅长:擅长1. 痤疮、玫瑰痤疮、湿疹、特应性皮炎、面部过敏、白癜风、色素痣、色斑等;2.带状疱疹、真菌感染、病毒疣包括尖锐湿疣等皮肤感染性疾病3.激光美容相关问题 -
推荐热度5.0赖宽 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皮肤科
湿疹 4票
特应性皮炎 2票
毛囊炎 2票
擅长:皮炎湿疹、荨麻疹、痤疮、面部皮炎、银屑病、红斑狼疮、天疱疮、血管炎、药物性皮炎、白癜风等各种色素性疾病、性病及各种皮肤感染性疾病。 -
推荐热度5.0李明鑫 主任医师大连市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银屑病 3票
皮肤病 2票
皮炎 1票
擅长: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皮肤病的诊治,擅长色素性疾病(白癜风)及面部疾病(痤疮、面部皮炎、玫瑰痤疮)、红斑鳞屑性疾病(牛皮癣、玫瑰糠疹)、皮炎湿疹、荨麻疹、特应性皮炎、感染性疾病(单纯疱疹、带状疱疹、毛囊炎、病毒疣)、结蹄组织病(红斑狼疮、皮肌炎)、自身免疫性水疱病(天疱疮、类天疱疮)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