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手术风险
患者: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生下来就有 53天,肺炎反复 重庆市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可否手术,风险如何?河南省胸科医院心外科田振宇: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不算严重,应该是先天性心脏病最轻的类型。最适当的手术年龄为2~4岁,早期手术治疗可防止肺循环阻力升高和出现右心衰竭。建议四岁前外科手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治疗。因为四岁后孩子对事情有所记忆。在技术成熟的大型心血管外科中心,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成功率基本是100%。如果手术建议到开展右腋下美容小切口的医院做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住院总费用约一万七,不同地区不同医院有所不同。右腋下美容小切口图(http://www.heartweb.net/2010/0607/521_3.html)在发达国家,介入封堵仅限于肌部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以前发达国家也做介入封堵房间隔缺损,因问题多多,把这种方法淘汰。希望以上答复对你有所帮助,祝孩子健康。房间隔缺损的介绍:http://www.heartweb.net/2009/1219/asd.html
田振宇医生的科普号2010年12月16日5127
0
0
-
什么是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是什么意思?
房间隔缺损是左右心房之间的间隔发育不全,遗留缺损造成血流可相通的先天性畸形。房间隔缺损根据胚胎发育可分为继发孔型及原发孔型缺损两大类,前者居多数。引起房间隔缺损的原因: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心病的10~15%。男女之比为1∶2。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由于正常左、右心房之间存在着压力阶差,左房的氧合血经缺损分流至右房,体循环血流量减少,可引起患儿发育迟缓,体力活动受到一定限制,部分患者亦可无明显症状。氧合血进入肺循环后可引起肺小血管内膜增生及中层肥厚等病变,导致肺动脉压及肺血管阻力升高,但其进程较缓慢,多出现在成人患者。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又称部分心内膜垫缺损或房室管畸形。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心内膜垫发育缺陷所致。形成一个半月形的大型房间隔缺损,位在冠状静脉窦的前下方,缺损下缘邻近二尖瓣环,常伴有二尖瓣裂。症状: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活动后心悸、气短、疲劳是最常见的症状。但部分儿童可无明显症状。房性心律紊乱多见成年患者。若有严重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向左分流者,出现紫绀。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活动后感心悸、气短,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伴有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者,早期可出现心力衰竭及肺动脉高压等症状。患儿发育迟缓。心脏扩大,心前区隆起。检查:1.心电图。2.胸部X线: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肺纹增多,右房、右室增大,肺动脉段隆突,主动脉结较小;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肺纹增多,右心室增大,肺动脉段突出明显。二尖瓣关闭不全明显者左心室亦增大。3.超声心动图。4.右心导管检查: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右心房平均血氧含量高出上、下腔静脉平均血氧含量1.9容积%。肺动脉压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房水平有左向右分流,并可测定肺动脉压。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诊断确立,即使患儿无明显症状也应手术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已取得良好疗效,术后患儿生长发育正常,可从事正常的工作和劳动。手术死亡率降至1%以下。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确定诊断后更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应在体外循环下进行,首先修补二尖瓣裂。然后以补片修补房间隔缺损。
刘筠医生的科普号2010年12月08日13477
1
0
-
先天性心脏病房缺和卵圆孔未闭的区别
部分患者或部分读者认为卵圆孔未闭就是先天性心脏病房缺,其实不然,卵圆孔未闭和先天性心脏病房缺是两个不同概念。通常有很多人会认为卵圆孔未闭也是属于先天性心脏病,但是卵圆孔未闭通常不被认为是先天性心脏病的
刘筠医生的科普号2010年10月20日67650
8
21
-
先心病住院费用全免
0-18岁多数先心病患者可全免各种费用或得到大额补贴。详情咨询张瑞成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病区主任,学科带头人,美国留学归国人员,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人才。办公电话:0371-65662979。
张瑞成医生的科普号2010年10月05日13952
2
0
-
房间隔缺损
疾病概述 房间隔缺损是左右心房之间的间隔发育不全遗留缺损造成血流可相通的先天性畸形。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变。房间隔缺损多发于女性,与男性发病率之比约为2:1。 胚胎学和发病机制 在胚胎的第4周末,原始心腔开始分隔为四个房室腔。发育的过程是:原始心腔腹背两侧的中部向内突出生长增厚,形成心内膜垫。腹背两心内膜垫逐渐靠近,在中线互相融合,其两侧组织则形成房室瓣膜组成的一部分,在右侧为三尖瓣的隔瓣;左侧为二尖瓣的大瓣。此外,侧垫亦发育成瓣膜,共同组成三尖瓣和二尖瓣,将心房和心室隔开。与此同时,心房和心室也有间隔自中线的两端向心内膜垫生长,将心腔分隔成为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 心房间隔自后上壁中线开始,对向心内膜垫生长,下缘呈新月形,终于和心内膜垫融合,称为原发房间隔,将心房分隔为左、右两个腔隙。 如在发育的过程中,原发房间隔停止生长,不与心内膜垫融合而遗留间隙,即成为原发孔(或第一孔)缺损。在原发缺损病例中,往往有房室瓣膜甚至心内膜垫发育不全现象,如二尖瓣大瓣和三尖瓣隔瓣的分裂,以及腹背心内膜垫呈分裂状态而禾融合,称为房室通道。有时还兼有室间隔缺损。 当原发房间隔向下生长而尚未和心内膜垫融合以前,其上部逐步被吸收,构成两侧心房的新通道,称为房间隔继发孔。在继发孔形成的同时,于原发房间隔的右侧,另有继发房间隔出现,其下缘的新月形开口并不对向心内膜垫,而是偏向后下方,对向下腔静脉入口生长。 为了维持胎儿左心的血循环,继发房间隔的下缘和原发房间隔的上缘虽然互相接触,但并不融合。原发房间隔如同瓣膜(卵圆孔瓣膜),只允许血液自右向左转流,而能防止自左向右的逆流。继发房间隔遗留的缺损呈卵圆形,称为卵圆孔。 婴儿出生后,开始呼吸,肺循环的血容量大为增加,但左、右心室肌肉的厚度和发育依然是相等的。随着婴儿的成长,主动脉瓣超过肺动脉时,左一心室肌肉开始增生、肥厚,压力逐渐增大,影响左心房血液的排出。因而使左心房压力太于右心房,卵圆孔瓣膜紧贴继发房间隔,关闭卵圆孔。一般在第八月或更长的时间,完全断绝左、右两心房间的血运。但有20%~25%的正常人,卵圆孔瓣膜和房间隔并不全部融合,遗留着探针大小的小孔,称为卵圆孔未闭。这种小孔的存在,并不引起血液分流,在临床上并无重要意义。但在施行心脏导管术检查时,偶尔心导管可能通过卵圆孔进入左心房,这应该值得注意,以免与房间隔缺损混淆。 如原发房间隔被吸收过多,或继发房间隔发育障碍,则上下两边缘不能接触,遗留缺口,形成继发孔(或第二孔)缺损,这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有时原发孔和继发孔缺损可同时存在。 影响疾病的因素 在胎儿心脏发育阶段,任何影响心脏胚胎发育的因素均可造成房间隔缺损。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外界环境因素:较重要的为宫内感染,如风疹、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等。大量接触放射线、高龄孕妇以及吸烟饮酒等均可引起房间隔缺损。 (2)遗传因素。 (3)营养因素。 加强孕期保健,特别是妊娠早期积极预防风疹、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性疾病,以及避免与发病有关的一切因素,对预防房间隔缺损具有积极意义。[1] 分类 分类方法较多,各学者意见尚不一致。根据胚胎学和病理解剖,分为两大类,即原发孔缺损和继发孔缺损,后者远较前者多见。 病理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由于正常左、右心房之间存在着压力阶差,左房的氧合血经缺损分流至右房,体循环血流量减少,可引起患儿发育迟缓,体力活动受到一定限制,部分患者亦可无明显症状。氧合血进入肺循环后可引起肺小血管内膜增生及中层肥厚等病变,导致肺动脉压及肺血管阻力升高,但其进程较缓慢,多出现在成人患者。 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又称部分心内膜垫缺损或房室管畸形。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心内膜垫发育缺陷所致。形成一个半月形的大型房间隔缺损,位在冠状静脉窦的前下方,缺损下缘邻近二尖瓣环,常伴有二尖瓣裂。 正常心脏与房间隔缺损心脏的比较[2]图A为正常的心脏结构及其内部的血流情况。图B显示了有心房间隔缺损的心脏,导致了左心房富氧血液与右心房缺氧血液的混合。 房间隔缺损的大小并不完全相同。小的房间隔缺损只会将一小部分血液渗漏到另一侧心房。很小的房间隔缺损不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工作,因此也没有必要进行特殊的治疗。很多较小的缺损随着孩子的发育甚至会自行闭合。而较大的缺损则会导致比较多的血液流入另一侧的心房,而且通常也不太可能自行闭合。 据美国心肺与血液研究院统计,大约50%的房间隔缺损可能会自行闭合或者很小而不必治疗,而另外50%的缺损则需要心导管手术的治疗。 临床表现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活动后心悸、气短、疲劳是最常见的症状。但部分儿童可无明显症状。房性心律紊乱多见成年患者。若有严重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向左分流者,出现紫绀。 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活动后感心悸、气短,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伴有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者,早期可出现心力衰竭及肺动脉高压等症状。患儿发育迟缓。心脏扩大,心前区隆起。 检查 胸部X线检查:左至右分流量大的病例,胸部X线检查显示心脏扩大,尤以右心房、右心室增大最为明显。肺动脉总干明显突出,两侧肺门区血管增大,搏动增强,在透视下有时可见到肺门舞蹈,肺野血管纹理增粗。主动脉弓影缩小。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由于极度扩大的肺部小血管压迫气管,可能显示间质性肺水肿、肺实变或肺不张等X线征象。 心电图检查:典型的病例常显示右心室肥大,不完全性或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轴右偏。P波增高或增大,P-R间期延长。额面心向量图QRS环呈顺时针方向运行。30岁以上的病例室上性心律失常逐渐多见,起初表现为阵发性心房颤动,以后持续存在。房间隔缺损成年人病例,呈现心房颤动者约占20%。 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右心室内径增大,左室面心室间隔肌部在收缩期与左室后壁呈同向的向前运动,与正常者相反,称为室间隔矛盾运动。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可直接显示房间隔缺损的部位和大小。 心导管检查:右心导管检查是诊断心房间隔缺损的可靠方法。右心房、右心室和肺动脉的血液氧含量高于腔静脉的平均血液氧含量达1.9容积%以上,说明心房水平有左至右血液分流。 此外,心导管进入右心房后可能通过房间隔缺损进入左心房,从心导管在缺损区的上下活动幅度,尚可推测缺损的面积。从大隐静脉插入的心导管通过房间隔缺损进入左心房的机遇更多。 鉴别诊断 (1)本病体征不很明显的病人需与正常生理情况相鉴别:如仅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2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伴有第二心音分裂或亢进,则在正常儿童中亦常见到,此时如进行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有本病的征象,才可考虑进一步做右心导管检查等确诊。 (2)较大的心室间隔缺损:因左至右的分流量大,其X线、心电图表现与本病可极为相似,体征方面亦可有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的亢进或分裂,因此可能造成鉴别诊断上的困难。 但室间隔缺损杂音的位置较低,常在胸骨左缘第3、第4肋间,且多伴震颤,左心室常有增大等可资鉴别。但在儿童病人,尤其是与第一孔未闭型的鉴别仍然不易,此时超声心动图、右心导管检查等有助于确立诊断。 此外,左心室-右心房沟通(一种特殊类型的心室间隔缺损)的病人,其体征类似高位心室间隔缺损,右心导管检查结果类似心房间隔缺损,也要注意鉴别。 (3)瓣膜型单纯肺动脉口狭窄:其体征、X线和心电图的表现,与本病有许多相似之处,有时可造成鉴别上的困难。但瓣膜型肺动脉口狭窄时,杂音较响,常伴有震颤,而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轻或听不见;X线片示肺野清晰,肺纹稀少,可资鉴别。超声心动图见肺动脉瓣的异常,右心导管检查发现右心室与肺动脉间有收缩期压力阶差,而无分流的证据,则可确诊。 (4)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其体征和心电图表现,与本病颇为相似;X线检查亦可发现肺动脉总干弧凸出,肺门血管影增粗,右心室和右心房增大;但肺野不充血或反而清晰,可资鉴别。右心导管检查可发现肺动脉压明显增高而无左至右分流的证据。 治疗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诊断确立,即使患儿无明显症状也应手术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已取得良好疗效,术后患儿生长发育正常,可从事正常的工作和劳动。手术死亡率降至1%以下。 (一)继发性心房间隔缺损手术适应证 继发性心房间隔缺损治疗前应使用超声心动图等方法,对患者进行全面身体检查,诊断明确后,有临床症状或有明显的右心室容量负荷过度者,均应进行房间隔缺损手术治疗。 (二)继发性心房间隔缺损手术禁忌证 肺动脉高压、有右向左分流、肺循环阻力>8WoodU;或休息时Qp/Qs为1.5,运动时降为0.85,并有体循环血氧饱和度下降;或临床出现明显发绀,均属手术禁忌证。 (三)继发性心房间隔缺损手术要点和注意点 1.房间隔缺损治疗常规在中度低温和中度血液稀释体外循环下进行直视修补。也可在常温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 2.绝大部分缺损可直接缝合,巨大房间隔缺损需用人造补片或自体心包片修补。 3.低位缺损要防止将下腔静脉开口缝向左心房及防止下腔静脉开口狭窄;高位缺损也应防止上腔静脉开口狭窄。注意防止损伤房室结。 4.合并存在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者,应同时纠正。术中尚需经房缺探查房室瓣。注意同期纠正瓣膜畸形。 5.心脏复跳前,应特别注意左心房排气,防止脑气栓。[3] 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确定诊断后更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应在体外循环下进行,首先修补二尖瓣裂。然后以补片修补房间隔缺损。 并发症 常并发支气管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预防 应开展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对适龄人群进行重点监测,充分发挥医务人员和孕妇及其家属的作用。 1.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包括孕妇本人及其配偶,如嗜烟、酗酒等。 2.孕前积极治疗影响胎儿发育的疾病如糖尿病红斑狼疮、贫血等。 3.积极做好产前检查工作,预防感冒,应尽量避免使用已经证实有致畸胎作用的药物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4.对高龄产妇有先心病家族史夫妇一方有严重疾病或缺陷者,应重点监测。
刘艳超医生的科普号2010年06月21日6200
0
1
-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二)
房间隔缺损(A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10%左右,可分为原发孔型和继发孔型两大类。1、房间隔缺损的自动闭合问题: 所谓自动闭合,即是指房缺在生后继续发育生长,直到缺损自动
沈捷医生的科普号2010年03月02日11903
2
4
-
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ASD)
什么是房间隔缺损?心脏分为四个腔,位于上部的腔即心房,由一层叫做房间隔的隔膜分为左右两部分,如果这层隔膜有漏洞存在就叫做房间隔缺损,简称“房缺”。房缺会对身体有哪些影响?当有房缺存在时,血流最初会从压力较高的左心房通过缺损分流到右心房里去,造成右心房的血容量增加,这就意味着较之正常会有更多的血流经过肺脏。如果一直不加处理,房缺会在成年时引起一系列问题,包括:肺动脉高压(肺的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衰弱),房性心律失常,增加中风风险等。房缺的体征和症状很多孩子没有症状,看上去很健康。但是,如果房缺比较大造成大量左向右分流就会使右心房、右心室和肺超负荷,这时就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了,较为常见的有:玩闹时容易疲劳疲乏多汗呼吸急促气短发育不良经常呼吸道感染房缺的诊断体检时听到心前区杂音应该引起高度注意。心脏超声是确诊房缺的最主要手段,不但可以显示缺损的位置和大小,还可以评价心房和心室的扩大。心电图可以提供心肌增厚的证据,X线可以显示心脏的增大程度,以及肺血流量的增加。房缺的治疗有些孩子的房缺不需要治疗就会自己闭合。较小的缺损有80%的比例会在出生后18个月内自动闭合。如果孩子直到3岁房缺仍然存在,那自己闭合的可能性就很小了,这时就要考虑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治疗。主要有:心脏直视手术房缺通常会通过心脏直视手术闭合,根据缺损的大小和形状,采用直接缝合或补片的方式来闭合。介入封堵根据房缺的大小和位置,一部分房缺可以选择介入的方式进行封堵,但其适应症需要严格掌握。房缺闭合的结果手术闭合房缺99%的病例不会有并发症发生。在童年时期闭合房缺后,心脏的大小会在术后4-6个月内恢复正常。
李守军医生的科普号2009年11月03日12937
1
1
相关科普号

沈捷医生的科普号
沈捷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心内科
5449粉丝18.9万阅读

李守军医生的科普号
李守军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小儿心外科一病区
7840粉丝40.9万阅读

杜心灵医生的科普号
杜心灵 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心脏大血管外科
69粉丝3.7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朱耀斌 主任医师北京儿童医院 小儿心外科
室间隔缺损 460票
房间隔缺损 277票
先天性心脏病 260票
擅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的患儿治疗、简单先心病合并疝气、先心病围生期咨询。先心病及术后患者预防接种评估。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内科治疗。先心病术后手术瘢痕的早期干预以及增生性疤痕、疤痕疙瘩等的整形修复治疗。为了解决广大先心病患者看病难,等待时间长问题,对各类先心病患儿开展特色诊疗服务。 1: 擅长婴幼儿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2:先天性心脏病右侧腋下小切口外科治疗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右侧腋下开胸治疗 3:超声引导下经胸小切口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封堵 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4:超声引导下经皮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封堵 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5:先心病合并肺炎的内外科综合治理 6:先心病合并气道狭窄外科及气道介入 7:先心病合并呼吸相关疾病气道介入综合诊疗 8:先心病血管环合并气道狭窄联合治疗 9: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内科治疗 10:先心病合并疝气,鞘膜积液同期治疗 11:特发性(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内科治疗 12:胎儿先心病围生期咨询 13:各种儿童心律失常咨询 14: 先心病及术后患者预防接种评估 15: 各种胎儿先心病的产前咨询、预后评估和产前产后一体化治疗 16: 先心病术后手术瘢痕的早期干预以及增生性疤痕、疤痕疙瘩等的整形修复治疗。 -
推荐热度4.8李同斌 主治医师西京医院 心脏内科
房间隔缺损 196票
先天性心脏病 19票
室间隔缺损 11票
擅长:1、尤其擅长先天性卵圆孔未闭的介入封堵治疗2、房间隔缺损3、肺动脉瓣狭窄及肺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4、肺动脉高压的诊治 -
推荐热度4.8胡志伟 主任医师武汉协和医院 心脏大血管外科
室间隔缺损 188票
房间隔缺损 158票
先天性心脏病 36票
擅长:先心病微创手术或者介入手术、微创瓣膜疾病手术,特别是对孕妇怀孕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咨询很有丰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