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以肝内外胆管炎症、纤维化及狭窄为特征的慢性胆汁淤积性疾病,多见于中年男性,大多患者表现为乏力和瘙痒症状。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以肝内外胆管炎症、纤维化及狭窄为特征的慢性胆汁淤积性疾病,多见于中年男性,大多患者表现为乏力和瘙痒症状。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确切病因不明,可能有以下因素参与: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需加以注意:
本病起病隐匿,早期大多无症状。一半以上的患者是体检或行其他检查时偶然发现诊断。
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以下症状:
除了上述表现,本病还可能会出现下列症状:
反复发作性的胆道梗阻及胆管炎,可能发展为终末期肝病。此外,易伴随胰腺炎、糖尿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多种自身免疫病。
该病目前没有明确有效的预防方法。对于存在家族史,或患有炎症性肠病、胰腺炎、糖尿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应高度警惕该病的发生,定期体检。
本病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综合血液免疫学检查等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治疗目标有两个:延缓和逆转疾病进展以及治疗进展性疾病及并发症。
目前为止,没有哪种药物有确切的延缓病情进展、改善预后的作用,只能说有可能有效,主要起到改善指标及缓解瘙痒、黄疸症状的目的。无症状者一般不推荐治疗。
手术治疗不作为推荐方案。肝移植是终末期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自然病程变化很大,缺乏有效医疗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 10 ~ 12 年。疾病进展速度较快,无症状的患者一经确诊后 7 ~ 10 年的生存率仅为 65% ~ 75%;有临床表现的 PSC 患者随访 6 年后肝衰竭发生率为 41%。肝移植是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最终手段,可使 PSC 患者的 5 年生存率维持在 80% ~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