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骨大孔疝是后颅窝占位性病变或严重的幕上占位性病变晚期,使小脑扁桃体通过枕骨大孔后缘疝入椎管,致使延髓与上颈髓受压所引起的继发性脑损害。
根据起病急缓可分为 2 类,即急性枕骨大孔疝和慢性枕骨大孔疝。
大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表现为枕下头痛、恶心、呕吐等。
枕骨大孔疝是后颅窝占位性病变或严重的幕上占位性病变晚期,使小脑扁桃体通过枕骨大孔后缘疝入椎管,致使延髓与上颈髓受压所引起的继发性脑损害。
根据起病急缓可分为 2 类,即急性枕骨大孔疝和慢性枕骨大孔疝。
大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表现为枕下头痛、恶心、呕吐等。
颅内压力分配不均都容易诱发枕骨大孔疝。
本病因起病急缓不同,症状表现差异较大。急性枕骨大孔疝发病急骤,病势险恶,以颅内压增高症状、呼吸循环异常、意识障碍为主。慢性枕骨大孔疝主要是恶心、呕吐,视物模糊,颈枕部疼痛、僵硬不适等,较少出现呼吸循环意识障碍。
急性枕骨大孔疝
慢性枕骨大孔疝
患者以枕、颈部疼痛、颈部僵直,活动受限、头痛、呕吐、眩晕及听力减退等表现为主。
本病的常见并发症有:
急性枕骨大孔疝是非常危急的情况,能够直接导致患者呼吸和心跳停止。一旦发生,患者很难被抢救过来,因此预防很重要。
由于本病急性发作时会危及生命,所以医生需立即为患者行紧急检查,比如问诊、查体、头部 CT 等。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早期诊断和紧急抢救至关重要,医生会抓紧明确诊断,力争在枕骨大孔疝形成前或形成早期处理。一旦出现典型枕骨大孔疝征象,再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降低颅内压
对已经出现枕骨大孔疝表现的患者,医生会进行脑室穿刺引流、给予脱水药物,以降低颅内压。
恢复呼吸
如患者出现呼吸骤停,医生会立刻进行人工呼吸,行脑室穿刺引流,给予静脉内推注脱水药物。待患者呼吸恢复后,再解除压迫。
解除压迫
紧接着医生会处理原发颅后窝病变,多采用手术的方式,解除小脑扁桃体疝的压迫。病变性质和部位明确者,立即手术切除病变;尚不明确者,尽快检查确诊后手术或做姑息性减压术。
急性枕骨大孔疝患者应先禁食,待患者的呼吸、脉搏和血压都恢复到正常范围时,医生会使用鼻饲饮食。家属应了解鼻饲饮食的注意事项,如鼻饲饮食的温度、喂养时间等,以更好的配合医务人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