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好大夫在线 > 词条 > 中渗 >

中渗介绍,什么是中渗

介绍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渗,是脉络膜肉芽肿性炎症,导致 Bruch 膜(位于脉络膜毛细血管层与视网膜视部色素上皮间薄薄的一层膜状结构)损害,其屏障作用消失,脉络膜新生血管经 Bruch 膜缺损处,进入视网膜色素上皮下间隙或视网膜神经上皮下。

本病好发于中青年,起病年龄多在 32~38 岁。多单眼发病,也有少数双眼患病。

主要症状为中心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变小,中心暗点,可造成永久性视力损害。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青年人也会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出现黄斑的水肿和出血,常见病理性近视CNV 和炎性CNV

畅立斌 京煤集团总医院 眼科 副主任医师

发病原因

本病是由于脉络膜肉芽肿性炎症,导致 Bruch 膜损害引起的,其发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 以弓形虫感染最多见,占总患者数的 1/3 以上。
  • 我国则多与结核有关。
  • 梅毒、组织胞浆菌病和莱姆病。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黄斑病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预防?

赵峪 广安门医院 眼科 主任医师

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

  • 本病多单眼发病,也有少数双眼患病。
  • 典型症状为中心视力下降、中央暗点、视物变形、变小。
  • 常间歇性发作,往往持续一、二年甚至更长时间,整个病程可分为活动期、恢复期、瘢痕期。

并发症

本病的常见并发症有: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引起眼痛、畏光,当眼压严重升高时,可引起中到重度结膜充血,角膜水肿,虹膜新生血管,视力下降等。
  • 玻璃体积血:少量出血时,可能不易察觉,或仅有“飞蚊症”;较多的出血发生时,会发觉眼前暗影飘动,反复出血者,视力明显下降。
如何预防

本病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进行预防:

  • 积极治疗原发病。
  • 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不抽烟,不酗酒。
  • 健康、均衡饮食。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黄斑病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预防?

赵峪 广安门医院 眼科 主任医师

检查

本病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眼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 实验室检查:血象检查、结核菌素皮内试验、组织胞浆菌素皮内试验以及弓形虫红细胞凝聚反应、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及特异性抗体等血液检查是必要的,有助于确定病因。

  • 胸部 X 线检查:观察是否有结核结节等,有助于寻找病因。

  • 荧光造影检查
    活动期: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动脉期出现荧光,并迅速扩大增强呈强荧光斑,至造影晚期仍持续不退。

    恢复期: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动脉期出现与灰白色病灶及其周围脱色素区大小一致的荧光,逐渐增强并略有扩大。

    瘢痕期: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动脉期出现与瘢痕病灶一致的荧光斑,周围因色素增生而有荧光掩盖,其外更有轮状透见荧光。病灶处荧光逐渐增强,但不扩大。

治疗方式

本病最理想的治疗是找到炎症的原因,进行病因治疗。对于进行检测后仍不能确定病因者,进行对症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等。

药物治疗

本病治疗以找寻病因积极抗炎为主。

  • 病因治疗
    当怀疑有结核或全身有活动或陈旧性结核病灶,或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应行规则的抗结核治疗。

    可查血沉、免疫球蛋白及莱姆病钩端螺旋体及弓形体血清学检查,如有阳性,则予以相应的治疗。

  • 抗炎治疗
    若查不出任何原因,考虑其他炎症时,可试用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能抑制细胞免疫,减轻炎症反应及早期毛细血管的扩张,抑制生长因子等促血管形成相关因子的活性,从而防止新生血管的形成。

其他治疗

  • 激光光凝:如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证实有脉络膜新生血管,位于离中心凹颞侧或上、下侧 1/4PD 左右的新生血管膜,可谨慎予以激光光凝,注意剂量。
  • 光动力治疗(PDT):对于眼内注射有顾虑和有禁忌者,可以采用光动力疗法治疗。
  •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疗法:有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复发者相对较少。玻璃体腔注射的主要风险是眼内感染。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中渗的诊断和治疗

戴荣平 北京协和医院 眼科 主任医师

注意事项
  •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抑郁、恼怒。
  • 注意眼部卫生,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用眼,防止视力疲劳。
  • 遵医嘱,合理用药,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预后

本病预后与出血量和次数密切相关,一般预后较好。极少数过数年后病情可复发,复发的渗出灶常在原来瘢痕的边缘出现。

若不进行治疗,可造成永久性视力损害,最终视力均较差。

推荐医生 156位 推荐医院 12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