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好大夫在线 > 词条 > 乙肝疫苗 >

乙肝疫苗介绍,什么是乙肝疫苗

介绍

乙肝疫苗是基因重组 DNA 酵母乙型肝炎疫苗,用来保护人体免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疫苗。新生儿免费接种,无免疫力的成人也可接种。全程需接种三次,第 0,1,6 个月各接种一剂。

研究显示,新生儿单用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阻断率为 87.8%,联合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可进一步提高阻断率。

完成三针乙肝疫苗接种后,保护率可达 95% 以上,若产生了抗体,保护效果可持续 30 年以上。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未接种乙肝疫苗,需要担心吗

付朝杰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副主任医师

作用功效

接种乙肝疫苗后,可以刺激机体产生乙型肝炎病毒的抗体,对乙肝产生免疫力,可以预防乙肝的发生。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重磅】2019年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发布(非终稿)

王春喜 上饶市第二人民医院 门诊部 主治医师

接种指导
  • 接种部位:新生儿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或上臂三角肌,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
  • 接种方式:肌内注射。
  • 接种用量:每针 10μg。
  • 接种过程:乙肝疫苗全程需接种三针,按照 0、1、6 个月程序接种,即接种第一针疫苗后,间隔 1 个月及 6 个月分别接种第二及第三针疫苗。
    新生儿越早接种乙肝疫苗越好,最好在出生后 24 小时内接种第一针疫苗,部分早产儿接种乙肝疫苗方法略有不同:
    普通早产儿正常接种乙肝疫苗,极低体重早产儿(<1500 克)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应该尽早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
    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或不详的母亲所生的早产儿、低体重儿,应在出生后 24 小时内尽早接种第一剂乙肝疫苗。由于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对首针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较正常足月婴儿差,所以在该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满 1 月龄后,应再按 0、1、6 月程序完成三剂次乙肝疫苗免疫,全程需要接种四剂次。
  • 其他:
    如果错过接种时间,第二针漏打且期限超过一个月则要去医院进行检查看体内是否有乙肝抗体,若有直接补打第二针即可,若无则需重新开始打第一针。第三针漏打,只需再打一次,打三针即可。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或明确有乙型肝炎的母亲产下的新生儿,除了需尽早接种乙肝疫苗(20μg)外,还应在不同(肢体)部位肌肉注射 100 IU 乙肝免疫球蛋白,目的是为了提高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阻断率。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接种乙肝疫苗后没有产生足够的抗体,怎么办?

付朝杰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副主任医师

不良反应
  • 常见不良反应:注射局部疼痛、红肿、低度发热,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必要时对症治疗。
  • 罕见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脱髓鞘病变、过敏性皮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系统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和肝肾疾病等。
接种禁忌
  • 对乙肝疫苗成分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的人,不能接种疫苗。
  • 已经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的人,不需要接种疫苗。
  • 有中度或重度急性疾病的人,应暂缓接种,等待病情稳定后接种。具体病情评估请咨询医生。
  • 危重症新生儿,如极低出生体重儿、严重出生缺陷、重度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需暂缓疫苗接种,首先抢救生命。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应尽早接种第一剂乙肝疫苗。
注意事项
  • 乙肝疫苗可以和其他疫苗同时接种或间隔任意时间接种。
  • 用药期间注意事项:
    使用乙肝疫苗之前,应先将药物摇匀。
    如果乙肝疫苗瓶子破裂或瓶中有块状物时,不能使用。
    应备一些肾上腺素,如果有过敏的情况,应及时使用。
  • 本品与免疫抑制剂或增敏剂会产生相互作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注射乙肝疫苗,不产生抗体怎么办?

侯涛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 肝病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