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杰医生简介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
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张亚杰

张亚杰

信息 纠错

副主任医师 副研究员

医生主页

寄语

广博慈爱,追求卓越 胸外科临床特色主要有  1.微创手术:科室全面开展传统胸腔镜及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对肺、食管、纵隔病变的微创治疗形成特色。 (1)机器人手术:科室近年来由李鹤成主任领导开展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目前机器人肺、食管及纵隔手术年手术量300余例,包括肺血管袖式切除、成形手术,食管癌IVOR-LEWIS胸内吻合术等高难度手术。 (2)单孔胸腔镜手术:作为国内最早开展胸腔镜手术的单位之一,目前微创手术的比例达80%以上。常规开展单孔胸腔镜肺叶及肺段切除术、支气管袖式切除、胸腔镜心包内全肺切除、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2.肺癌食管癌的外科综合治疗:作为国内最早开展MDT(多学科协作)的科室之一,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与呼吸内科放射科建立了胸腔疾病讨论,目前有科室成立了食管癌、肺癌、肺小结节等多学科诊疗协作组,充分利用综合性医院优势,提高诊疗水平。胸外科还积极联合医院麻醉科、手术室等开展术后快速康复手术,术中精准切除病灶、减少术后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及加快患者恢复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3.巨大恶性纵膈肿瘤外科治疗:每年完成巨大恶性胸腺瘤手术多例,包括人工血管置换术、复杂胸廓成形等,在业内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目前科室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项目基金、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交大医学院“高峰高原”项目基金等多个课题项目,主导多项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项目,参与多个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

寄语
广博慈爱,追求卓越 胸外科临床特色主要有  1.微创手术:科室全面开展传统胸腔镜及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对肺、食管、纵隔病变的微创治疗形成特色。 (1)机器人手术:科室近年来由李鹤成主任领导开展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目前机器人肺、食管及纵隔手术年手术量300余例,包括肺血管袖式切除、成形手术,食管癌IVOR-LEWIS胸内吻合术等高难度手术。 (2)单孔胸腔镜手术:作为国内最早开展胸腔镜手术的单位之一,目前微创手术的比例达80%以上。常规开展单孔胸腔镜肺叶及肺段切除术、支气管袖式切除、胸腔镜心包内全肺切除、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2.肺癌食管癌的外科综合治疗:作为国内最早开展MDT(多学科协作)的科室之一,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与呼吸内科放射科建立了胸腔疾病讨论,目前有科室成立了食管癌、肺癌、肺小结节等多学科诊疗协作组,充分利用综合性医院优势,提高诊疗水平。胸外科还积极联合医院麻醉科、手术室等开展术后快速康复手术,术中精准切除病灶、减少术后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及加快患者恢复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3.巨大恶性纵膈肿瘤外科治疗:每年完成巨大恶性胸腺瘤手术多例,包括人工血管置换术、复杂胸廓成形等,在业内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目前科室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项目基金、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交大医学院“高峰高原”项目基金等多个课题项目,主导多项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项目,参与多个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

专业方向

胸外科

专业擅长

肺、食管恶性肿瘤微创治疗(胸腔镜、达芬奇机器人)、综合治疗

执业地点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胸外科

个人简介

张亚杰,男,博士,主治医师,美国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博士后。201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七年制,获得外科学硕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得外科学博士学位;2013-2015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接受外科学住院医师培训。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美国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在美国Thomas Jefferson Hospital担任访问学者。担任中国医疗保健促进会胸外科分会全国青年委员;中国医疗保健促进会胸外科分会机器人学组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胸外科分会青年委员;ASCO、STS、IASLC、ESMO、OESO会员。主要从事胸部肿瘤精准治疗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一项、上海交通大学医工交叉课题一项、上海交通大学及附属瑞金医院人才项目四项。发表第一作者论文30篇,其中在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等杂志上发表第一作者SCI论文20篇,影响因子70分。2018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9年获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荣获2020年度瑞金医院卓越员工、优秀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