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小东医生简介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
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吕小东

吕小东

信息 纠错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医生主页

寄语

为健康的心脏而加倍努力 有一对外国夫妇在为中国的先心病孤儿治疗做了很大的贡献。和他们比我能做的微不足道。 希望能尽我最大的努力为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成人先心病,心脏瓣膜疾病,主动脉疾病,冠心病及心脏肿瘤的患者提供专业的咨询。 但是患儿父母或者患者本人大部分都不是医学专业人士,描述病情不一定准确。心血管疾病,尤其先天性心脏病病情复杂多变,个体差异极大。另外作为医生不能亲自看到病人,进行必要的检查,也非常影响对病情的精确把握。所以我的回复只能是初步的建议,最后的决定还要家长或者患者做出。 我愿意尽我最大努力帮助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争取和患者亲人一起还孩子健康的心脏。这是我们大家的心愿。也是我最终同意在好大夫在线的平台上建立个人网站的唯一原因。但是少数患者不能手术,有些患者能够通过治疗改善生活质量,却不能和正常的心脏一样。这也是我们要继续努力学习研究的动力源泉。 作为全国的心血管病治疗和研究中心,阜外医院承担着很多医疗、科研、教学的任务,我作为其中的一员,工作确实很忙。因此有可能不能在第一时间回复咨询的问题,请见谅。我承诺,除非出差,所有咨询保证均在一天内回复。 这个承诺也是对我的督促!我会尽我所能做到最好! 过去的十余年,在好大夫网站提供的平台上,繁忙工作之余帮助了近一万两千位患友,个人网站有近1500万次网友浏览,虽然很辛苦,但是看到患友少走了弯路,很多患者得到及时治疗,觉得很开心,也很感谢好大夫网站和网站的工作人员,他们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寄语
为健康的心脏而加倍努力 有一对外国夫妇在为中国的先心病孤儿治疗做了很大的贡献。和他们比我能做的微不足道。 希望能尽我最大的努力为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成人先心病,心脏瓣膜疾病,主动脉疾病,冠心病及心脏肿瘤的患者提供专业的咨询。 但是患儿父母或者患者本人大部分都不是医学专业人士,描述病情不一定准确。心血管疾病,尤其先天性心脏病病情复杂多变,个体差异极大。另外作为医生不能亲自看到病人,进行必要的检查,也非常影响对病情的精确把握。所以我的回复只能是初步的建议,最后的决定还要家长或者患者做出。 我愿意尽我最大努力帮助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争取和患者亲人一起还孩子健康的心脏。这是我们大家的心愿。也是我最终同意在好大夫在线的平台上建立个人网站的唯一原因。但是少数患者不能手术,有些患者能够通过治疗改善生活质量,却不能和正常的心脏一样。这也是我们要继续努力学习研究的动力源泉。 作为全国的心血管病治疗和研究中心,阜外医院承担着很多医疗、科研、教学的任务,我作为其中的一员,工作确实很忙。因此有可能不能在第一时间回复咨询的问题,请见谅。我承诺,除非出差,所有咨询保证均在一天内回复。 这个承诺也是对我的督促!我会尽我所能做到最好! 过去的十余年,在好大夫网站提供的平台上,繁忙工作之余帮助了近一万两千位患友,个人网站有近1500万次网友浏览,虽然很辛苦,但是看到患友少走了弯路,很多患者得到及时治疗,觉得很开心,也很感谢好大夫网站和网站的工作人员,他们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专业方向

小儿心外科 心血管外科

专业擅长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肺静脉狭窄,法乐四联症,心内膜垫缺损,肺静脉异位引流,大动脉转位,三尖瓣下移畸形,ebstein畸形,肺动脉闭锁,血管环,主动脉弓畸形,冠状动脉起自肺动脉,冠状动脉起源走形异常,肺动脉吊带),右侧腋下微创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超声心动图咨询,肺动脉高压治疗,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遗传、心脏瓣膜病、心血管外科术后康复、冠心病、冠状动脉畸形及大血管外科疾病治疗

治疗经验

根据部分线下就诊患者的数据统计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331例
  • 小儿室间隔缺损 191例
  • 肺动脉瓣狭窄 29例
  • 三尖瓣关闭不全 19例
  • 小儿心律失常 18例
  • 主动脉瓣狭窄 17例
  • 冠心病 14例
  • 肺动脉狭窄 9例
  • 心肌病 6例
  • 高血压 4例
  • 小儿心肌炎 4例

执业地点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小儿心外科三病区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成人外科中心

个人简介

吕小东,男,主任医师,兰州医学院大学毕业即从事心血管外科临床及研究工作。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博士毕业后留阜外医院工作至今。

科研成果

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与“863”项目1项,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5项,中国医学科学院级项目3项,北京市级项目2项。
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及署名作者发表国际论文11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27篇。
参与编写专著2部。

进修经历

1999年6月-2000年2月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