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匠心与仁心,守护您的健康之路 亲爱的患者朋友: 您好! 我是一名三甲医院从事医学影像诊疗工作19年的医生。回望这段旅程,从初入医道的青涩到如今的笃定,我始终坚信:医学不仅是科学,更是生命的艺术;影像不仅是图像,更是希望的窗口。 责任与使命:以专业守护生命之光! 2022年,我有幸参与北京奥运会医疗保障工作。面对国际盛事的医疗重任,团队以精准的诊疗与快速的响应,为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筑起健康防线。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医学的严谨与人文的温度,始终不可分割。 如今作为国家卫健委影像专业专家,致力于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主持参与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包括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发基金)及“培育计划”项目,力求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为更多患者提供循证医学支持。 深耕与突破:以影像为钥,解医学之困! 在肿瘤与淋巴水肿的影像诊疗领域,我与团队深耕多年,构建了多模态影像评估体系,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并担任中英文期刊审稿专家。我们深知,影像不仅是发现病灶的“眼睛”,更是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的基石。面对肿瘤的复杂性与淋巴水肿的隐匿性,团队通过功能成像、分子影像等技术,让早期诊断更精准、疗效评估更直观。基于MR图像的UMD数据库建立,成为本蓝星最大关于子宫肌瘤AI诊疗数据库,为精准诊疗奠定基础。每项技术突破的背后,都是对患者“早一步发现、多一分希望”的承诺。 仁心与共情: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多年的行医经历中,我常被问及“医生如何看待疾病与生死”。我想说:在医学的理性之外,我们始终以敬畏之心倾听患者的故事。影像报告上的每一个数据,都关乎一个家庭的悲欢;每一次诊断沟通,都是一场信任的托付。面对疾病,您或许担心焦虑、惊恐不安...。但请相信,医者们将以专业为盾、以共情为桥,与您并肩作战。 医学或有局限,但医者的责任永无边界——我们会穷尽所学,为您寻找最优解。 亲爱的患者朋友,疾病或许暂时遮蔽了生活的阳光。但请您相信,医学的进步与医者的初心,终将为您点亮前行的路。 愿我们携手,以科学为舟、以信念为帆,共同跨越生命的波澜。 此致 敬礼! 2025年02月25日
2006年9月-至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医学影像科 副主任医师/讲师
博士
首都医科大学 医学影像与核医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