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信息纠错

寄语

线下想找我(刘佰运大夫)看病、做手术如何预约?
1、线上问诊之后,需要到线下面诊/手术治疗的患者,患者可以提出诉求,团队助手会与根据您的情况赠送我(刘佰运大夫)的线下面诊的免费加号机会。

2、我(刘佰运大夫)的个人工作室(北京天坛普华医院),面诊、主刀手术(等待时长1周内)均为我本人,请放心预约!

专业方向

神经外科

专业擅长

1、脑外伤(主编《实用颅脑创伤学》、《急性颅脑创伤手术指南》、《中国成人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开路手术标准技术专家共识》等20余部指南和共识);
2、脑出血(万余例手术经验,手术创伤小、对周围脑组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且恢复快);
3、脑积水(治愈率高,术后症状好转、生活质量可明显提高);
各种病因导致的脑积水,如:肿瘤、脑外伤、脑卒中、颅内良性囊肿、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等;
4、严重颅内感染、复杂颅骨修补、复杂脑脊液漏
5、各种头皮及颅骨的病变、脊髓损伤后截瘫的外科功能修复治疗等;
6、颅内肿瘤,脑血管病以及其他神经外科相关疾病
7、各种原因导致的昏迷促醒

我的团队

个人简介

刘佰运,男,神经外科博士(师从王忠诚院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颅脑创伤研究室负责人,北京市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天坛医院颅脑创伤病区原主任,担任第一/二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损伤培训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华人神经创伤学会(CNSA)副主席等多项社会任职,专注于神经外科颅脑创伤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主要进行重型颅脑创伤方面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尤其在疑难、重症颅脑创伤救治方面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多次作为国家卫健委、北京市脑外伤应急指导专家参加重大疑难病例的会诊工作。1、推动神经损伤规范化诊疗上的突出贡献:·作为中国医师协会神经损伤培训委员会第一/二届主任委员,负责全国的神经损伤培训,使全国70%以上的神外/急诊医生得到了培训。·主编了《急性颅脑创伤手术指南》,规范了颅脑创伤的外科手术技术,提高了我国颅脑创伤的整体救治水平。2、学术上的突出贡献:·主编《实用颅脑创伤学》、《急性颅脑创伤手术指南》、《中国成人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开路手术标准技术专家共识》等20余部指南和共识;·先后负责承担国家,省部,及局级和横向合作课题十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以及其他各种奖励和成果/国家专利20余项。·国内外杂志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共发表论文160余篇。

社会任职

●国际华人神经创伤学会(CNSA)副主席;●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颅脑创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太地区神经创伤协会委员;●第一/二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损伤培训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损伤与修复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神经创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颅脑创伤修复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首届神经创伤学组副组长;●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应急办公室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评审专家;●北京市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第二届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副主编;●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编委;●中国急救医学编委;●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审稿专家;●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审稿专家;●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卫生应急处置指导专家等国内外20余家学术团体的主委,副主委,委员,编委,评委,培训(训练)基地负责人等。

获奖荣誉

近10年部分获奖荣誉:●2023年 新型颅内压测定装置, 第六届(2023)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 优胜奖,第一获奖人;●2023年 新型颅内压测定装置, 第二届“未来之星”生物医药成果转化大赛 三等奖;●2022年 新型颅内压测定装置, 第五届(2022)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医院专场赛三等奖,第一获奖人;●2021年 急重症颅脑创伤全过程救治方案及相关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华医学三等奖 (第一完成人);●2021年 “新型颅内压测定装置” 北京医学会第二届首都医学创新与转化大赛三等奖 第一获奖人;●2021年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优秀编委奖;●2021年 天坛医院先进研究生导师;●2020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先进继续医学教育负责人;●2020年《皮质类固醇受体平衡对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首都医科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20年,“Comparative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of rat versus mouse cerebral cortex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优秀论文一等奖 通讯作者;●2018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优秀继续医学教育负责人;●2018年,《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优秀编委奖;●2016年,“中国严重创伤救治规范的建立与推广”,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获奖人);●2015年 天坛医院优秀研究生导师

科研成果

一、部分相关专著20余部:1.《颅脑损伤》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2023年5月出版;2.《神经外科名家经典3D手术精粹-颅脑创伤分册》 主编,科学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3.《颅脑及脊柱术后感染诊疗手册》,主译,江苏凤凰科技技术出版社,2019年10月;4.《实用颅脑创伤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12月;5.《《现代创伤医学丛书》第二卷《颅脑创伤》》,副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11月;6.《颅骨凹陷骨折整复术并前颅底脑脊液漏修补术》,主编,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2013年3月;7.《双额大骨瓣开颅减压术》,主编,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2013年3月8.《颅骨修补术》,主编,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2013年3月;9.《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主编,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2013年3月;10.《外伤性脑积水经枕角脑室-腹腔分流术》,主编,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2013年3月;11.《一侧额颞顶大骨瓣开颅术》,主编,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2013年3月;12.主编《双额大骨瓣开颅减压术》,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3年3月出版;13.《神经外科主治医生1111问》,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14.《急性颅脑创伤手术指南》,主编,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1月;15.《现代创伤丛书第二卷颅脑创伤》,副主编,湖北科技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16.《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副主编,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17.《现代颅脑损伤学第三版》,副主编,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18.《颅脑肿瘤外科学》,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10月出版;19.Advanced Trauma and Surgery. 参编,Springer Nature Singapore Pte Ltd. 2017 年2月出版;20.《现代创伤丛书第二卷颅脑创伤》,副主编,湖北科技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21.《中华战创伤学第2卷颅脑战创伤》,参编,郑州大学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22.《临床路径释义》参编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5年8月出版;23.《神经外科麻醉学》,参编741-748页,2012年7月出版;24.《微创神经外科学》,参译245-258页 2011年8月出版;25.《颅脑创伤外科学》,参编, 2009年1月出版;26.《神经外科疾病临床诊疗规范教程》,参编, 2008年 1月出版,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7.《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 刘佰运参编, 2005年出版;28.《神经外科手术学》,参译,2003年6月出版;29.《神经外科手术学》,王忠诚主编,刘佰运参编,2000年7月出版;30.《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刘佰运参编,1997年出版;二、近10年已公开的专利10余项:1.2024年(2024年04月05日授权)一种用于颅内压测定的导管装置,发明专利(ZL 2019 1 0918271.8)权利人: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第一发明人:刘佰运;授权公告号:CN 110575155 B;2.2023年(2023.04.25授权)一种神经外科后颅撑开智能可调排液流速的引流装置,发明专利,权利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第三发明人:刘佰运 授权号:CN 114392402B;3.2023年(2023.01.31授权)神经外科手术改良型钻颅器,发明专利,权利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第二发明人:刘佰运 授权号:CN113633342B;4.2023年(2023-09-19授权)一种颅内压探头 发明专利(ZL 2016 1 0589453.1)权利人: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刘佰运。第一发明人:刘佰运;5.2020年(2020-7-31授权)一种用于颅内压测定的导管装置 实用新型专利(ZL 2019 2 1618293. 4)权利人: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第一发明人:刘佰运;6.2017年(2017-5-3授权)一种颅内压探头 实用新型专利(ZL 2016 2 0784200. 5)权利人: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刘佰运。第一发明人:刘佰运;7.2017年(2017-3-8授权)一种下位调节的脑室-腹腔分流管 发明专利(ZL201510164326.2)权利人: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刘佰运。第一发明人:刘佰运;8.2015年(2015-2-4授权)刻度式有齿不沾双极电凝镊 发明专利(zl201310023611.3) 权利人: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刘佰运,第一发明人:刘佰运9.2015年(2015-9-9授权)一种避免术中吸附损伤组织的微创吸引装置 发明专利(zl201310664146.1)权利人: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刘佰运,第一发明人:刘佰运10.2015年(2015-10-21授权)下位调节的脑室-腹腔分流管 实用新型专利(zl201520208905.8)权利人: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刘佰运,第一发明人;刘佰运;三、先后负责承担国家,省部,及局级和横向合作课题近20项。1.主持脑损伤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探索的临床研究,刘佰运。伦理号:KY 2019-012-02,注册号:NCT03976492;2.主持“三步消毒法”降低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发生率多中心随机分组对照研究,注册号:NCT04785248; 3.2022年主持数字化高性能聚醚醚酮颅颌骨个性化修复解决方案,宁波市科学技术局,宁波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号2022Z143);4.2020年主持神经系统损伤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平台建设,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5.2017年主持PARP调节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创伤性脑损伤固有免疫应答的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017年主持运用微电子接口技术进行脑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功能调控研究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创新基金 31万 在研(2017,9-2020.12)7.2016年主持植入式神经信号再生与阻断微电子接口器件关键技术研究,东南大学横向协作;8.2015年主持缺氧诱导因子-1a在创伤半暗带转归中的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81471238;9.2011年主持氢盐水对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81171144;10.2008年主持“创伤半暗带”的病生机制研究,北京市教委;11.2008年主持颅脑创伤救治技术研究,卫生部公益专项;12.2006年主持普洛迪对急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研究,横向协作;13.2005年主持克林奥在颅脑外伤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横向协作 10万元 结题14.2005年主持凯洛欣对大鼠脊髓压迫损伤治疗作用的机制研究;15.2005年主持“创伤半暗带”的病生机制研究;16.1998年亚低温疗法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保护作用的应用技术研究,北京市科委重点课题,主要参与(负责外伤部分);17.1995年主持课题:脑血管痉挛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01年完成培养计划,并获得证书18.1994年主持课题: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机制研究;19.1993年主持课题:免疫抑制剂防治慢性脑血管痉挛的研究; 四、国内外杂志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共发表论文160余篇。

工作经历

1992年2月-至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 神经外科历任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1988年7月-1992年7月吉林省医院脑外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

教育经历

博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外科,博士研究生,师从王忠诚院士
硕士白求恩医科大学神经生理学
本科白求恩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已开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