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勇医生简介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
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张志勇

张志勇

信息 纠错

主任医师 教授

医生主页

寄语

欢迎大家访问关于我的好大夫网页! 我这辈子从事的行政管理工作于2021年11月22日基本结束!比法定时间多工作了6个月21天,2021年12月13日正式回到我的专业岗位,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影研所”),从事影像诊断与研究工作同时影像所的管理工作,除中山医院周五上午的高级专家门诊继续运行外,还有上海医科大学校友会的工作。即将卸任后勤协会商贸专业管理委员会的全国主委。2025年会有更多时间来做肺部影像诊断问题,继续利用我的碎片时间,应用手机、iPad与专业电脑配合来回答网友们的一些问题,专业读片的手提电脑尽可能随身带,尽可能及时回复大家,以往经常出差网络条件不理想的地区,收不到Dicom格式的影像资料,回复问题就不及时,这里要请大家理解。我也是个病人,住过院,经历过几次手术,我理解健康爱好者的心情。我会尽力把自己在中山医院工作的临床经验,尽可能服务好朋友们。我一直都是亲自回答大家的问题,年事逐渐走高,手脚不麻利了,所以我限制了我的问诊数量,在中山医院的高级专家门诊,一个上午限定10个号,这个门诊是有学生跟班的,尽可能把在海外进修所学到的接诊方式用起来,咨询者走进我的诊室,可以轻松交流,平均时间10分钟左右完成一位。尽力回答咨询者所问,目前局限在胸部影像诊断领域,因为做了管理工作以来也没有完全放弃影像诊断专业的临床与研究,在此更要非常感谢网友们的支持与信任!未来如果真的忙起来或年纪大了操作不方便,可能会组建团队,现在我感觉还行,还能自己手机打字。所以继续亲自为大家服务。未来大家不要称呼我“校长”,“院长”,我就是张医生!

寄语
欢迎大家访问关于我的好大夫网页! 我这辈子从事的行政管理工作于2021年11月22日基本结束!比法定时间多工作了6个月21天,2021年12月13日正式回到我的专业岗位,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影研所”),从事影像诊断与研究工作同时影像所的管理工作,除中山医院周五上午的高级专家门诊继续运行外,还有上海医科大学校友会的工作。即将卸任后勤协会商贸专业管理委员会的全国主委。2025年会有更多时间来做肺部影像诊断问题,继续利用我的碎片时间,应用手机、iPad与专业电脑配合来回答网友们的一些问题,专业读片的手提电脑尽可能随身带,尽可能及时回复大家,以往经常出差网络条件不理想的地区,收不到Dicom格式的影像资料,回复问题就不及时,这里要请大家理解。我也是个病人,住过院,经历过几次手术,我理解健康爱好者的心情。我会尽力把自己在中山医院工作的临床经验,尽可能服务好朋友们。我一直都是亲自回答大家的问题,年事逐渐走高,手脚不麻利了,所以我限制了我的问诊数量,在中山医院的高级专家门诊,一个上午限定10个号,这个门诊是有学生跟班的,尽可能把在海外进修所学到的接诊方式用起来,咨询者走进我的诊室,可以轻松交流,平均时间10分钟左右完成一位。尽力回答咨询者所问,目前局限在胸部影像诊断领域,因为做了管理工作以来也没有完全放弃影像诊断专业的临床与研究,在此更要非常感谢网友们的支持与信任!未来如果真的忙起来或年纪大了操作不方便,可能会组建团队,现在我感觉还行,还能自己手机打字。所以继续亲自为大家服务。未来大家不要称呼我“校长”,“院长”,我就是张医生!

专业方向

医学影像科

专业擅长

胸部疾病的影像诊断,特别是肺癌的早期CT诊断;感染性疾病的影像诊断和微小结节,毛玻璃结节的CT鉴别诊断。

执业地点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诊断科
  •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放射科

个人简介

张志勇,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南长沙人,现任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商贸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政府事务与法律维权工作组全国组长。上海医科大学校友会执行会长。曾任以下职务,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1998-2017);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2004-2015);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2013-2015);复旦大学副校长(2015-7—2021-11);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秘书长(2020-5-2025)。 1990年9月考入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影像医学硕士学位, 1992年10月转攻影像医学博士学位。1995年7月毕业留中山医院工作至今(每周五上午高级专家门诊)。

主要研究胸部疾病的影像诊断,特别是感染性疾病的影像诊断和肺癌的早期CT诊断(肺结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已培养或协助培养医学影像博士26名;硕士生15名;八年制医学生1名。现还在指导2名影像医学博士研究生。完成的课题有:卫生部自筹资金课题《周围型小肺癌螺旋CT与病理学对照研究》;上海市科委课题《胸膜凹陷力学原理》《结核特异性造影剂研究》,上海市科委系列研究及多项横向合作等15大课题。曾是国内10种专业杂志的特约审稿员;是《中华放射学杂志》第九届和第十届编委委员;曾是《中国临床杂志》、《中国肺癌杂志》《肝脏》等10本专业杂志的编委。曾是《微生物与感染》杂志副主编;《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杂志社社长;《世界感染杂志》常务副社长。《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等专业杂志编委。2006年重点对感染性疾病,特别是艾滋病的早期诊断进行影像与病理学等对照研究。从2009年重点在临床一线,开展肺小结节和微小肺结节的连续薄层显示(专家门诊和高级专家门诊),以肺结节连续HRCT扫描重点显示结节及其周围肺和胸膜特征性表现,受到海内外健康爱好者的欢迎。

社会任职

中国医院协会上海分会常务理事(2004-2016)
中华放射学会胸心学组全国副组长(2006-2012)
中华医学会上海胸部放射学组副组长(2007-2012)
中国医院协会传染病医院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2007-2015)
上海市艾滋病治疗专家组委员(2005-2012)
上海市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第三届理事(2005-2012)
传染病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委(2010-2015)
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副主席(2016-2023)
中国高教后勤协会商贸分会主任委员(2017-)
中华放射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顾问(2015-)

科研成果

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公开发表论文85篇,综述36篇。
以第二作者发表论文42篇。
参加了16部大型医学专业参考书的编写,其中6部任共同主编,5部任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