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同玉医生简介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
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朱同玉

朱同玉

信息 纠错

主任医师 教授

医生主页

寄语

您的健康,就是我的快乐 治病救人是我终生的职业。解除病痛、创新医学知识、培养医学人才乃一生的追求。

寄语
您的健康,就是我的快乐 治病救人是我终生的职业。解除病痛、创新医学知识、培养医学人才乃一生的追求。

专业方向

泌尿外科

专业擅长

1、肾移植:亲属供肾肾移植术前术后评估、公民逝世后供肾肾移植、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
2、肾移植术后疑难杂症处理:
肾移植术后并发症,包括移植后排斥反应、移植术后难治性感染、BK病毒肾病的诊治
肾移植术后常规调药及“爬行”肌酐的用药调整
肾移植术后发生的原肾肿瘤、输尿管肿瘤、 膀胱肿瘤诊断的诊治
失功移植肾切除(避免进一步的免疫制剂的损害和经济负担加重)
3、客观制定尿毒症患者远期治疗方案(透析或移植)
4、其他泌尿系疾病诊治:泌尿系统耐药菌感染、间质性膀胱炎、肾脏肿瘤或和合并癌栓、肾盂输尿管膀胱癌、泌尿系结石、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肾上腺肿瘤、肾囊肿治疗等
尤其擅长:肾移植及移植后排斥反应、移植术后难治性感染、BK病毒肾病的诊治,泌尿系统耐药菌感染诊治,间质性膀胱炎诊治。

我的团队

王宣传
王宣传 副主任医师
上海中山医院 泌尿外科
曹懿睿
曹懿睿 医生助手

执业地点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移植科

个人简介

朱同玉,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山医院器官移植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上海市肾移植质控中心主任,上海市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噬菌体与耐药研究所所长,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卫生系统新百人计划。
诊疗特色:公民逝世后供肾及亲属供肾肾移植、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及并发症诊治、移植术后耐药菌及难治性感染诊治、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
专注从事临床肾移植工作三十多年。已施行公民逝世后供肾肾移植及亲属供肾肾脏移植手术逾千例;开展亚洲首例序贯心肝肾多器官联合移植、国内首例Denys-Drash综合征患儿的活体亲属肾移植、高难度第四次肾移植并取得良好疗效; 带领团队成功完成上海首例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主持开展腹腔镜、机器人和小切口活体供肾切取手术等多项新技术;率先提出了活体肾移植不可忽视排斥反应的观点及排斥反应新的分类方式;组织了第一个国产人源化CD25单克隆抗体临床前及临床研究并成功上市进入医保目录。应用噬菌体治疗超级耐药菌感染已治愈百逾例严重感染患者,研发BK病毒治疗性药物及疫苗,取得明显进展。

社会任职

中华医学会 (上海) 分会 主任委员
第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十三届上海市政协常委
第十二、十三届民盟中央委员,第十二、十三届民盟中央卫生与健康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器官移植学重点建设临床专科负责人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分会常委
第五届至第八届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委员兼肾移植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脏移植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第二届中国研究型医学学会移植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透析移植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主任委员
上海市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家卫生计生委器官移植医师培训教材编写专家委员会委员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研究生卫生部规划教材《器官移植学》编委
中华移植杂志编委
《Current Opinion of Transplantation》中文版编委
《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transplantation》、《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Practice》中国临床医学杂志常务副主编
《临床用药须知》编委
《噬菌体学:从理论到应用》编委
《现代免疫学》杂志第九届编辑委员会编委
《器官移植》杂志编委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编委
《国际移植于血液净化杂志》编委

获奖荣誉

2017年,获得上海市卫生系统新百人计划。
2016年,获得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2015年,获得上海市领军人才。

科研成果

负责主持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20余项。在Nat Immunol、Intensive Care Med、Emerg Microbes Infect、Mol Ther Nucleic Acids、EMBO J、Emerg Microbes Infect、J Immunol、Transplantation等杂志发表SCI论著140余篇,申请专利11项,其中5项已获得授权
Chen, Juntao, et al. "Inhibition of ALKBH5 attenuates I/R-induced renal injury in male mice by promoting Ccl28 m6A modification and increasing Treg recruitment.." Nature Communications 14. 1 (2023).
Li, Linlin, et al. "First-in-human application of double-stranded RNA bacteriophage in the treatment of pulmonary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fection." Microbial Biotechnology (2023).
Cao, Yirui, et al. "Formyl peptide receptor 2 activation by mitochondrial formyl peptides stimulates the neutrophil proinflammatory response via the ERK pathway and exacerbates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Cellular and Molecular Biology Letters 28. 1 (2023): 4.
Bao, Juan, et al. "Non-active antibiotic and bacteriophage synergism to successfully treat recurre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caused by 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Emerg Microbes Infect 9. 1 (2020): 771-774.
Zhang, Chao, et al. "The mTOR signal regulates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differentiation and immunosuppressive function in acute kidney injury.." Cell Death & Disease 8. 3 (2017).
Qi, Guisheng, et al. "Telocytes in the human kidney cortex."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 16. 12 (2012): 3116-3122.
Yu, Jian, et al. "A novel set of DNA methylation markers in urine sediments for sensitive/specific detection of bladder cancer."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13. 24 (2007): 7296-7304.
Li, Jin, F., et al.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peritumoral regulatory T cell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intratumoral cyclooxygenase-2 expression in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BJU INTERNATIONAL 103. 3 (2009): 399-405.

进修经历

多次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及欧洲、亚洲等多个国际知名器官移植中心学习和访问交流。

工作经历

2021年5月-至今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 教授

2021年5月-至今

复旦大学, 上海医学院 副院长

2017年9月-至今

上海噬菌体与耐药研究所 所长, 教授

2015年12月-2021年5月

复旦大学, 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主任, 教授

2011年9月-至今

上海市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 主任, 教授

2005年9月-至今

复旦大学, 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 教授

2003年9月-至今

复旦大学, 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 主任医师

1997年9月-2003年9月

复旦大学, 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 副教授

1994年9月-1997年9月

复旦大学, 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 主治医师

教育经历

博士后

香港大学 药理学

博士

复旦大学 博士

本科

青岛医学院 临床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