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征宇医生简介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
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金征宇
信息
纠错
主任医师 教授
医生主页
专业方向
医学影像科
专业擅长
临床医学影像诊断(包括普通X线,各种传统造影,CT,MRI等),介入治疗
执业地点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放射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介入治疗科
个人简介
金征宇,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美放射学会(RSNA)终身荣誉会员, 美国伦琴放射学会(ARRS)会员,欧洲心血管介入放射学会(CIRSE)会员。从事影像诊断及介入放射工作30余年,于1995年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1994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2000年始任博士生导师。曾分别赴美国、德国学习专业技术,在美国完成fellowship学业,获毕业证书。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负责人。
医疗工作方面,由金征宇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有:①支气管动脉大咯血的介入治疗;②冠状动脉内超声、动脉内溶栓及成形术;③急诊脑梗塞动脉内溶栓术;④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术;⑤双能减影在头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⑥MRI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等,上述项目均居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近年来共完成介入治疗患者上万例,急诊患者5600余例,作为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圆满完成300余次高干保健会诊任务、20余次重要国外领导保健任务。
在教学方面,金征宇教授多年来一直承担协和医大(8年制)、成教、继续教育等不同层次的教学工作,并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创立灵活的教学课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历年来共培养研究生38人,其中博士生35人,硕士生3人。充分发挥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的优势,成功举办了国内首届分子影像学研讨会、07年北京医学会放射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以及多层螺旋及双源CT学习班6届,受到了国内外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
社会任职
中华医学会 常务委员
北京协和医院学术委员会、教育委员会委员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教材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理事
中华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北京放射学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副主编
中华放射学杂志副总编辑/常务编委
临床放射学杂志编委
实用放射学杂志编委
介入放射学杂志副主编
磁共振成像杂志副主编
放射学实践编委
中国循环杂志编委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编委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编委
心肺血管病杂志编委
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杂志主编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编委
获奖荣誉
多次被评为院校级优秀教师,并于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
作为负责人获2008年度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奖
主编了《医学影像学》教科书获北京市优秀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
主编了《医学影像学》教科书获协和医大精品教材奖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
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医科院级医疗成果奖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医院级医疗成果奖9项 (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 5项 ),其中 5 项为第一完成者
2008年被卫生部授予“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2012年荣获第八届中国医师奖
2014年 荣获北美放射学会(RSNA)颁发的荣誉会员,从而成为中国第四位获此殊荣的放射专家
获得“中央保健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科研成果
作为课题负责人在研“863”课题1项、“霍英东专项基金”1项。
作为分课题负责人在研科技部“十一五”攻关课题2项。
科技部国家重点项目1项、作为教育部重点学科负责人承担“211”工程课题1项。
作为课题负责人已完成科技部国家重点项目2项、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1项、“十五”攻关课题2项、“九五”科技攻关课题2项及医科院级课题6项。
曾受到CMB基金资助课题2项。
曾与美国NIH合作课题1项。
国内外发表论文120余篇,近三年来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80余篇,SCI累计点数67.09。
参加编写专业著作14部(其中8部中任主编)。
2003年受卫生部及教育部委托,先后主编了三版八年制《医学影像学》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