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晓凡医生简介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
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竺晓凡
信息
纠错
主任医师
医生主页
专业方向
小儿血液科
专业擅长
儿童肝脾γδT淋巴瘤、儿童SLE相关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我的团队
万扬
医生助手
治疗经验
根据部分线下就诊患者的数据统计
再生障碍性贫血 506例
血小板减少 148例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08例
血液病 47例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4例
小儿急性白血病 39例
白细胞减少症 20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0例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18例
溶血性贫血 16例
儿童白血病 15例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6例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4例
骨髓增生性疾病 3例
皮肤病 3例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3例
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2例
淋巴细胞白血病 2例
红细胞增多症 2例
发烧 1例
T细胞淋巴瘤 1例
执业地点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儿童血液病诊疗中心
个人简介
竺晓凡,女,主任医师,儿童白血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64年出生,1986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同年就职于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从事血液病临床及研究工作至今。1992年9月公派至日本北海道大学医学部研修,并于1994年获得北海道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从事血液病临床工作27余年,专长小儿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不断探索和优化儿童血液病主要病种的治疗方案,使主要儿童血液病的疗效显著提高。目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5年无病生存率达75%~8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儿童髓系白血病(AML)的5年无病生存率逐年提高,其中AML-M3(APL)的5年无病生存率85%以上,其疗效达到或超过国际上小儿白血病治疗协作组的报道。主持开展小儿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强化免疫抑制治疗,疗效达70%~80%,与国际报道的疗效相似。近年来开展了儿童骨髓衰竭性疾病,包括遗传性骨髓衰竭性疾病(Fanconi 贫血)和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和精确诊断等研究。确诊多例疑难杂症:如在Acta Haematologica杂志报道首例T细胞免疫表型的短暂全血细胞减少的AL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国内首次报告儿童肝脾γδT淋巴瘤、儿童SLE相关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社会任职
《中华血液学》编委
《中华儿科杂志》编委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编委
《白血病.淋巴瘤》编委
《现代儿科学》编委
《中国小儿血液》编委
中国医师协会小儿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医学会儿科分会血液肿瘤学组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科研成果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学科重点项目、天津市抗癌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多项。
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
主编《小儿血液学》、《血液科医师效率手册》2部专著。参编6部血液学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