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山医生简介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
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张志山

张志山

信息 纠错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医生主页

专业方向

骨科

专业擅长

脊柱与四肢创伤及颈腰椎病,骨质疏松的诊断和治疗。包括脊柱骨折脱位、四肢骨折的微创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微创治疗以及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症等脊柱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治疗经验

根据部分线下就诊患者的数据统计

  • 骨折 457例
  • 腰椎间盘突出 344例
  • 胸腰椎骨折 204例
  • 腰椎管狭窄 169例
  • 颈椎病 127例
  • 腰椎滑脱 77例
  • 股骨颈骨折 62例
  • 脊柱骨折 62例
  • 骨质疏松 56例
  • 锁骨骨折 30例
  • 手外伤 27例
  • 胫骨平台骨折 25例
  • 脊髓型颈椎病 16例
  • 脊柱侧弯 2例

执业地点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

个人简介

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师从著名骨科专家党耕町教授和马庆军教授,攻读临床博士学位,研究骨质疏松与骨折愈合机制及脊柱脊髓损伤,目前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任主任医师、副教授。
作为AO fellow于2007年在瑞士进修,采用与欧美同步的先进理念,广泛开展微创治疗骨折的新技术。专注于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包括髋部、腕部、肩部和脊柱骨折等),从骨折复位固定技术到骨质疏松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细致、深入、准确的围手术期处理,使高龄患者顺利恢复。多年的临床工作使我对脊柱脊髓损伤和颈椎病、腰椎病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经验。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学习腰椎微创手术,在北医三院率先开展胸腰椎骨折的经皮微创治疗。2013年4月20日参加雅安抗震救治,完成震区第一例骨科手术。

社会任职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骨科分会全国委员兼创伤学组秘书

获奖荣誉

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作为第六批援疆干部,到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工作半年,由于援疆工作的突出表现,2011年获得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共产党员
因在四川雅安抗震救灾的突出贡献,先后获得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北京大学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
因多次参加应急医疗抢救任务,2014年获得海淀区十大杰出青年

科研成果

主要论文(第一或通讯作者)

(1)张志山马庆军 党耕町;骨髓基质细胞分化状态对腺病毒介导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效应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9(26):54-56;

(2)张志山周方 姬洪全 田耘;手术治疗不稳定锁骨骨折;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年7(9):826-829;

(3)张志山 周方 姬洪全 田耘;微创经皮钢板骨桥接术联合锁定加压钛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7年7(11):1090—1092;

(4)张志山 周方 田耘 姬洪全;反向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特殊类型股骨近端骨折;中华创伤杂志;2009年25(1):48-52;

(5)张志山 周方 田耘 姬洪全;新型硫酸钙和脱钙骨基质混合物的临床应用;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9年11(3):217-220;

(6)孙彬张志山 周方 田耘 姬洪全 郭琰 吕扬 杨钟玮;新型张力带系统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北京大学学报;2015年47(2):272-275;

(7)亚力坤.亚森 张志山 周方 田耘 姬洪全 郭琰 吕扬 杨钟玮 侯国进;新型张力带系统治疗I型尺骨鹰嘴骨折;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2016年4(3):139—143;

(8)张铁超,张志山,周方,田耘,姬洪全,郭琰,吕扬,杨钟玮,侯国进;颈基底型股骨粗隆部骨折的诊断及治疗;北京大学学报;2017年49(2):246-251;

(9)张铁超 张志山 周方;股骨转子部骨折分型研究进展;国际骨科学杂志;2017年38(4):237-241

(10)郝有亮张志山*周方姬洪全田耘郭琰吕扬杨钟玮侯国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反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分析。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9,21(9):14-20

(11)张志山张铁超周方*田耘姬洪全郭琰吕扬杨钟玮侯国进。基于股骨近端外侧壁完整性的股骨近端骨折分型方法:附888例病例分析,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0,13(3):196-204

(12)、Youliang Hao1, Zhishan Zhang1, Fang Zhou*, HongquanJi, Yun Tian, Yan Guo, Yang Lv Zhongwei Yang, GuojinHou. Predictors and reduction techniques for irreducible revers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19,132(21):2534-2542.

(13)、Youliang Hao1, Zhishan Zhang1, Fang Zhou*, HongquanJi, Yun Tian, Yan Guo, Yang Lv, Zhongwei Yang, GuojinHou.Risk factors for implant failure in reverse oblique and transvers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treated with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 J OrthopSurg Res. 2019 Nov 8;14(1):350。

(14)、Zhishan Zhang1, Peng-fei Li1, Fang Zhou*, Yun Tian,HongquanJi, Yan Guo, Yang Lv, Zhongwei Yang, GuojinHou.Comparison of a Novel Tension Band and Patellotibial Tubercle Cerclage in the Treatment of Comminuted Fractures of Inferior Pole of the Patella.Orthopaedic Surgery, 2020,12(1):224-232

著作与译著

1.《脊柱外科学》陈仲强 刘忠军 党耕町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0第三十九章 脊柱创伤概论,第四十九章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2.《骨科学》侯树勋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第十三节:足部骨折与脱位

3.《外科学》第4版,主编:张殿英 张旭 黄加敏,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5,第60章:腰腿痛

4.《罗斯曼-西蒙尼脊柱外科学》第6版:党耕町 刘忠军 张凤山 马庆军主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7:第28章未成熟脊柱的颈椎、胸椎和腰椎创伤,第29章未成熟脊柱和运动损伤,第68章下颈椎损伤

5.孙宇、刁垠泽、王圣林、田耘、吕扬、张志山、刘鑫等;《颈椎创伤》,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参译压缩性损伤(AO A型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