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新医生简介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
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周一新

周一新

信息 纠错

主任医师 教授

医生主页

专业方向

矫形骨科

专业擅长

膝关节病、股骨头坏死等骨坏死,髋关节疾病,髋臼发育不良,髋、膝、踝关节的一期人工关节置换与翻修术,擅长成人膝关节炎的非置换治疗,及部分置换治疗。擅长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尤其擅长处理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松动,感染,脱位,僵直,假体周围骨折等严重并发症。擅长机器人髋膝关节置换、部分置换术及机器人翻修术。

执业地点

  • 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

个人简介

周一新,男,主任医师,北京大学骨科学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 矫形骨科 主任,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每年为近50位医务人员(或直系亲属施行手术),有“医生的医生”之称。

1999年11月至2000年4月于英国剑桥大学髋膝关节外科中心研修髋、膝人工关节外科学。2002年6月至2003年3月作为访问学者于美国哈佛大学Brigham & Women’s医院, 麻省总医院进修人工关节外科学。
是我国最早开展双间室部分膝关节置换的术者,致力于非全关节置换与非置换术式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与研发工作。同时也是我国施行人工关节翻修术最多的书桌之一,在人工关节失败后的诊断也处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
是中国人工关节快优康复路径的最早倡导和践行者,著有我国首部“人工关节置换的快优路径”。提高了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安全性,疗效,及病人体验(如:无痛,无虚弱不适感,快速恢复行走等关节功能)。
目前指导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研究生3名。
参予设计了多款人工髋关节和膝关节系统,及人工关节的辅助系统。是A3人工膝关节系统的主要设计者之一,也是Orien人工髋关节系统(美国强生),Antehm膝关节(美国SN)主要设计者之一。
主持设计了我国第一台关节手术机器人, 是全球最早使用机器人施行髋关节翻修术的术者之一, 开展了我国第一台国产机器人髋关节置换术。
建立了复杂髋臼重建的“圈-点-柱”理论, 并发明了髋膝关节延伸固定技术,设计有相应假体与手术工具,极大提高了髋膝关节翻修术的疗效。
擅长:髋,膝,踝关节病,股骨头坏死,髋臼发育不良,成人下肢畸形的矫正,及人工关节及置换术后各种并发症的治疗。擅长部分膝关节置换术。股骨头坏死的保头手术尤其擅长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感染,不稳定,假体周围骨折等严重并发症的治疗。是中国施行人工关节翻修术最多的术者之一。

主要研究方向:
人工关节置换术,疗效,安全性和效率的研究。
人工关节外科学,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伸膝装置功能与髌股关节并发症的研究(北京市科委新星计划项目资助),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固定与骨溶解的研究(北京市优秀人才专相资金资助),人工骨在人工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等
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的运动学研究,髋关节截骨术与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机器人及导航系统的研发。
人工髋关节,膝关节,相关植入工具的研发。

社会任职

中华医学会 委员
中华医学会骨科委员会关节学组委员兼秘书
中国医师协会关节外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及风湿病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青年委员会 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会骨与关节分会关节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际髋关节学会成员(IHS,全球共100名成员)国际人工关节技术学会(ISTA)常务理事
国际骨与关节感染学会委员
SICOT骨与关节感染委员会创始委员
2001年起担任《中华骨科杂志》英文编辑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审稿人
Journal of Arthroplasty 中文版副主编

获奖荣誉

中国名医百强榜 Top 10关节外科医生
2003年入选北京市高级专家库,并获得北京市优秀人才专相研究基金资助
2011年入选北京市高级卫生人才工程(215工程)

科研成果

近年来,在人工关节领域发表论文200篇,其中60篇发表于J.B.J.S(Am), J.B.J.S(Br), C.O.R.R, JOA 等著名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