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强医生简介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
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刘少强

刘少强

信息 纠错

副主任医师 助教

医生主页

专业方向

骨科

专业擅长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综合治疗;脊柱感染性疾病、脊柱结核、上颈椎畸形、重度胸椎管狭窄症、青少年脊柱侧弯和老年退变性腰椎侧弯等疑难病症的治疗;精于脊柱微创、计算机辅助设计和3D打印技术。

治疗经验

根据部分线下就诊患者的数据统计

  • 腰椎间盘突出 265例
  • 腰痛 104例

执业地点

  • 福州市第二总医院骨科

个人简介

刘少强,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福州市第二总医院医务部主任。北京大学八年制本博连读,福州市第四批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中国医师协会骨科青年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委员、福建省医师协会疼痛分会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福建省海医会脊柱分会理事、福建省医院协会医务管理分会委员、福建省医务志愿者协会理事、福州市医学装备质控中心主任委员、福州市骨科质控中心副主任委员。Spine、J Orthop Surg Res、BMC Surgery、《中国医药科学》审稿专家。

从事脊柱外科专业工作以来,长期致力于微创脊柱外科技术、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退变性脊柱侧凸、脊柱术后感染等领域的临床、教学与科研。主持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育项目1项、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项,累计金额41万。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编译专著《罗斯曼-西蒙尼脊柱外科学(第6版)》、《多靶点药物研究及应用》等。

荣获福州市高层次人才D类(2023年)、福州市卫健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闽宁合作对口帮扶工作先进个人(2019年)、福州市第四批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2015年)等称号。

科研成果

主持课题:
《腰骶部移行椎与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研究》,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6)
《不同类型非甾体抗炎药物对脊柱术后椎体间植骨融合影响的相关研究》,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
《脊柱融合手术中局部使用氨甲环酸的临床应用和安全性探讨》,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
《基于单中心大样本的骨科术后手术部位MRSA感染的流行现状及临床防控研究》,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育计划项目(2020)
《颈椎前路零切迹融合器置入后对邻近节段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

发表论文:
1. 刘少强, 刘伯龄, 梁珪清, 等. 骨科术后手术部位MRSA感染的临床特征与耐药性分析. 中国医药科学, 2022, 12(18): 5-8.
2. 蒋新民, 刘少强*, 刘伯龄.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术前筛查及去定植研究进展.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22, 40(5): 313-317. (*通讯作者)
3. Liu SQ, Liu BL, Liang GQ, et al. Subaxial lordosis loss and influence factors after posterior atlantoaxial fusion. J Orthop Surg Res, 2022, 17(1):183. (IF=2.677,JCR 2区)
4. 刘少强, 刘伯龄, 梁珪清, 等. 对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感染的治疗观察与分析.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1, 6(5): 269-274.
5. 刘少强, 林凤飞, 梁珪清, 等. 骨科医院感染2662例次的临床特点及其变化趋势.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21, 39(6): 358-362.
6. 刘少强, 陈伟, 梁珪清, 等. 强直性脊柱炎并发马尾综合征伴硬膜囊前扩张一例.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21, 25(6): 398-400.
7. 徐荣锋, 刘少强*, 刘伯龄. 强直性脊柱炎并发马尾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21, 29(4): 85-88. (*通讯作者)
8. Liu SQ, Chen W, Liang GQ, et al. A clinical study regarding the outcomes of symptomatic spinal epidural haematoma after adult spinal deformity surgery. J Pak Med Assoc, 2020, 70(12-B): 2472-2475. (IF=0.573)
9. 刘少强, 叶小伟, 梁珪清, 等. 氨甲环酸溶液浸泡术野对降低脊柱术后失血的疗效分析. 中国医师杂志, 2020, 22(4): 577-580.
10. 刘少强, 黄清奇, 齐强. 儿童齿状突骨折的研究进展. 中华外科杂志, 2019, 57(12): 951-955.
11. 刘少强, 齐强, 梁珪清. 后路脊柱手术后感觉异常性股痛的研究进展. 中华外科杂志, 2019, 57(11): 878-880.
12. 刘少强, 陈伟, 刘伯龄, 等.不同类型非甾体抗炎药物对脊柱术后椎体间植骨融合影响的相关研究. 中国医药科学,2019, 9(15):9-13.
13. 黄清奇, 刘少强*, 梁珪清. 脊柱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及临床防治研究进展. 中华外科杂志, 2019, 57(6): 476-480. (*通讯作者)
14. 刘少强, 黄清奇, 齐强, 等. 后路寰枢椎融合术后颈椎矢状面参数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9, 29(4):336-342.
15. 黄清奇, 刘少强*, 梁珪清. 腰骶部移行椎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中华外科杂志, 2019, 57(2): 156-160. (*通讯作者)
16. 黄清奇, 刘少强*, 梁珪清. 颈椎矢状面力线与平衡的临床意义研究进展. 中华外科杂志, 2018, 56(8): 634-638. (*通讯作者)
17. 叶小伟,刘少强*,刘伯龄.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学及治疗进展. 中华外科杂志, 2018, 56(7): 551-555. (*通讯作者)
18. 刘少强, 叶小伟, 梁珪清, 等. 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与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研究.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8, 26(5): 44-48.
19. 刘少强, 陈伟, 刘伯龄, 等.经骶2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技术在脊柱骨盆固定中的应用9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8, 26(2): 81-85.
20. 刘少强, 陈伟, 刘伯龄, 等.经骶2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技术在退变性脊柱侧凸翻修手术中的应用3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7, 25(12): 45-49.
21. 叶小伟, 刘少强*, 曾培洪, 等. 脊柱术后症状性硬膜外血肿早期诊断和合理防治的研究进展. 中华外科杂志, 2017, 55(11): 877-880. (*通讯作者)
22. 刘少强, 陈伟, 吴彬彬, 等.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骶部发育异常的配对研究.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7, 25(7): 26-29.
23. Liu SQ, Qi Q, Chen ZQ, et. al. Polymicrobial and Monomicrobial Infections after Spinal Surgery: A Retrospective Study to Determine which Infection is more Severe. Asian Spine J. 2017 Jun;11(3):427-436.
24. 刘少强, 陈伟, 吴彬彬, 等. 成人脊柱侧后凸畸形后路矫形术后症状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和治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6, 26(12): 1127-1130.
25. 刘少强, 齐强, 陈仲强, 等. 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67例临床分析. 中华外科杂志, 2016, 54(7): 523-527.
26. 刘少强, 齐强, 陈仲强, 等. 临床诊断与病原确诊脊柱术后感染的临床特征对比.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6,24(11):1006-1009.
27. 刘少强, 齐强, 陈仲强, 等. 影响脊柱术后感染内固定移除的因素分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4,22(6):552-554.
28. 刘少强, 齐强, 刘宁, 等. 脊柱术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附8例报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4,24(2):164-167.
29. 刘少强, 齐强, 陈仲强. 腰椎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合理防治. 中华外科杂志, 2013, 51(12):1128-1132.
30. 刘少强, 齐强, 陈仲强. Modic改变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2, 33(6): 354-357.
31. 刘少强, 铁璐, 李学军. 水通道与血管功能调节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生理科学进展, 2012, 43(2): 89-95.
32. 刘少强, 铁璐, 李学军. 多靶点药物研究新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神经药理学报, 2011, 1(4): 48-54.

工作经历

2014年8月-至今

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 骨科

2012年2月-2014年7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骨科

教育经历

博士

北京大学医学部(八年制本博连读) 临床医学

本科

北京大学医学部(八年制本博连读) 临床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