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
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张旭,男,主任医师,教授,科秘书,硕士生导师,博士学位。中国抗癌协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会员。1997年本科毕业于原中山医科大学,一直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胸科工作至今。对胸部肿瘤包括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胸壁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外科治疗和综合治疗,具有深厚的造诣。特别擅长食管癌、肺癌、纵隔肿瘤的腔镜和机器人微创外科治疗。2009年起所在治疗组在国内率先开展腔镜下食管癌手术切除,在北京、上海等多地大型会议进行现场手术演示,深受好评。率先在国内外开展支气管超声内镜评价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状态的研究,提高术前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性。
从事食管癌和肺癌基础研究10余年,筛选鉴定新的食管癌相关基因和食管癌骨髓微转移的临床意义,在国内外首次报道食管癌患者骨髓微转移的长期预后价值,为临床上提供新的肿瘤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学习经历:
1992年-1997年,原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学习,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
2001年-2004年,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在职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2005年-2008年,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在职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7年7月-2002年6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科,住院医师。
2002年7月-2009年11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科,主治医师。
2009年12月-2015年11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科,副主任医师。
2015年12月-至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科,主任医师。
广东省自然医学研究会干细胞与中医再生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遗传性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胸部疾病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胸部肿瘤防治研究会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聘任专家
广东省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委员兼秘书长
2017年“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
2018年“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2018年中山大学肿瘤医院“首届青年医师微创手术大赛”二等奖
2019年广州日报“实力中青年医生”
已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在J Thorac Oncol 、Br J Surg等杂志发表高水平文章40余篇。
主持了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基金等多项科研基金。
承担科研课题情况:
广东省卫生厅 编号:B2006067 食管癌患者骨髓微转移检测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文章及著作:
1. Expression profiles of early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by cDNA microarray[J]. Cancer Genet Cytogenet. 2009 Oct;194(1):23-9.
2. CK19 mRNA expression in the bone marrow of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J]. Diseases of the Esophagus.(2009年10月已接受)
3. 食管不典型增生和早期食管鳞癌全基因组的变化特征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08,88(37):2636-2641。
4. C-kit和PDGFRβ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癌症,2006,25(1):92-95。
5. 食管间质瘤与平滑肌肿瘤的临床鉴别及治疗[J], 癌症,2006,25(7):901-905。
6. Cyclin D1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6,27(6):657-660。
7. 8q24区域扩增靶基因在食管癌中的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07,34(13):724-727。
8. 食管癌患者骨髓CK19mRN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肿瘤临床,2009,36(19):1112-1116。
9. 片状核酸内切酶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国际肿瘤学杂志,2007,34(11):876-878。
10. 食管平滑肌肉瘤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5,12(5):452-454。
11.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诊治,肿瘤学专题讲座,第二十三讲,153-159,曾益新,戎铁华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