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利医生简介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
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王宁利

王宁利

信息 纠错

主任医师 教授

医生主页

寄语

欢迎来到我的个人网站 欢迎患者朋友来到我的个人网站。 我的门诊时间是每周二、周五的上午,地点在同仁医院西区三层会诊中心,患者可周一预约周五,周三预约下周二门诊,如果我停诊或就诊时间更改,相关人员会电话通知已经预约的患者。因此请在电话预约时,留好病人的联系方式及个人信息。 我的专长是青光眼、白内障、高度近视的眼内镜手术、晶体脱位、遗传性眼病及各种复杂性眼病。 欢迎患者朋友在我的网站留言!

寄语
欢迎来到我的个人网站 欢迎患者朋友来到我的个人网站。 我的门诊时间是每周二、周五的上午,地点在同仁医院西区三层会诊中心,患者可周一预约周五,周三预约下周二门诊,如果我停诊或就诊时间更改,相关人员会电话通知已经预约的患者。因此请在电话预约时,留好病人的联系方式及个人信息。 我的专长是青光眼、白内障、高度近视的眼内镜手术、晶体脱位、遗传性眼病及各种复杂性眼病。 欢迎患者朋友在我的网站留言!

专业方向

青光眼

专业擅长

青光眼、白内障、高度近视眼眼内镜屈光手术、遗传性眼病;各类青光眼手术,及各类白内障眼内屈光手术及青光眼激光治疗,特别是疑难及复杂性青光眼治疗

执业地点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青光眼科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个人简介

王宁利,教授(主任医师),现任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党委书记,眼科中心主任,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所长,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院院长。
从事眼科临床与科研工作32年,重点关注领域青光眼临床与科研及眼科防盲。目前担任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首席专家和中央保健会诊专家,是我国完成眼科及青光眼手术最多的专家之一。开展、建立、推广临床新技术9项,建立了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眼科诊断与治疗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了“北京学者”创新团队。在上述平台基础上针对眼科临床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科研探索与研发。
主要学术成就:1.发现我国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简称闭青)房角关闭机制除瞳孔阻滞外,还存在不同类型非瞳孔阻滞机制,并发现大多数患者往往是以上机制共存,构成了中国人房角关闭机制的特征。基于以上发现,建立基于房角关闭机制的分类体系和针对性防治技术,使我国闭青防治贻误率下降,防治水平提高,减少了闭青的致盲率。2.通过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动物实验、人群调查等研究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简称开青)视神经损害压力梯度假说进了系列性研究,发现导致青光眼视神经损害除眼压因素外,还存在跨筛板压力差或眼颅压力梯度机制;设计了无创眼颅压力梯度测量方法,为建立基于不同眼颅压力类型开青临床分类提供了技术方法。3.在青光眼手术治疗方面进行了“青光眼非滤过手术技术”的研究。设计了“房水流出通路重建技术”和平台,改变了房水引流控制模式,与传统手术相比,在同等成功率的基础上,避免滤过相关的并发症,安全性明显提高。
关注公益性防盲事业,作为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主任,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积极投身和指导我国致盲性沙眼的筛查、治疗、评估工作,提前两年完成了根治我国致盲性沙眼计划,从技术层面支持并参与政府组织我国百万贫困白内障手术及其他公益性光明行活动,促进了我国基层白内障手术的可及性和手术质量。在我国建立了两项大型眼病队列研究,实施了三项现场调研,为国家防盲政策计划的制定提供了数据参考。

社会任职

中华医学会 主任委员
国际眼科学院院士
世界青光眼学会联合会常务理事
国际眼科学会常务理事
亚太眼科学会副主席
《中华眼科杂志》主编
《Asia-Pacific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副主编
前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候任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获奖荣誉

2014年和2016年两次被英国《The Ophthalmologists》杂志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100名眼科医师之一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
获得世界青光眼学会联合会“临床科学家”奖
中国医师奖
周光召“临床医师奖”及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
2013年首批入选“北京学者”计划
2016年荣获“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荣誉称号

科研成果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90篇,其中SCI论文155篇,其中在本专业领域顶级SCI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8篇。
作为共同通讯作者或共同作者在《Nature Genetics》等影响因子10分以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篇,文章他引次数为3757次,H指数22,2014年和2015年两次入选Elsevier 年度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获得授权并转化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