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慎医生简介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
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张晓慎

张晓慎

信息 纠错

主任医师

医生主页

寄语

微创心脏外科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微创心脏外科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微创不仅仅是手术切口小、美观,更重要的是更小的手术导致的体外循环导致的器官损伤、骨骼肌肉运动系统损伤以及呼吸循环系统创伤,从而达到更好的手术后生活质量以及社会、心理状态。

寄语
微创心脏外科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微创心脏外科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微创不仅仅是手术切口小、美观,更重要的是更小的手术导致的体外循环导致的器官损伤、骨骼肌肉运动系统损伤以及呼吸循环系统创伤,从而达到更好的手术后生活质量以及社会、心理状态。

专业方向

心血管外科

专业擅长

微创外科技术在心外科手术的应用。对心脏瓣膜疾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心律失常消融等心血管疾病疾病的外科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我的团队

廖胜杰
廖胜杰 副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脏血管外科

执业地点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血管外科

个人简介

现任暨南大学护理学院院长,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副院长,心脏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医学博士。
1997年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同年进入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外科从事心外科临床工作;
2007年于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获心血管外科硕士学位;
2015年于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获心血管外科博士学位;
2016年就职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血管外科。
2009年赴美国宾州大学医院心脏中心。
2013年赴德国柏林、莱比锡、斯图加特心脏中心及基尔大学医院进修学习。
经过系统的心外科、重症监护及体外循环培训,有心脏大手术主刀经验4000余例。对于心脏瓣膜手术、冠脉搭桥手术、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以及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中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主刀经验3000余例,其中包括完全胸腔镜下:二尖瓣成形手术1000余例,三尖瓣成形术2000余例,再次瓣膜手术200余例,以及房室通道矫治、warden手术、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及干下型室缺修补手术、内窥镜大隐静脉采集术300余例。胸腔镜下warden手术、再次手术、小切口干下型室缺修补等手术为国内外首先报道或数量领先。率先将三维胸腔镜应用到心脏手术。帮助省内外30余家家三甲医院开展了心脏胸腔镜微创手术。
首创制作成熟的大鼠心脏异位移植改良模型及微创小切口冠脉搭桥实验猪动物模型。主持广东省省级科研课题4项,先后在国外、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社会任职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心脏血管微创外科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微创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常务委员、国际微创心胸外科学会学术委员、广州市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常委

获奖荣誉

获2022年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科研成果

获得专利6项。先后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5例,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篇。
1)《全胸腔镜心脏手术与围手术期管理》,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
2)《外科常见疾病手术操作与技巧》,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主编
3)《微创主动脉瓣手术学》,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副主译
4)《二尖瓣和三尖瓣手术学》,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主译

进修经历

2013年5月-2013年8月

德国柏林、莱比锡、斯图加特心脏中心及基尔大学医院

2009年3月-2009年7月

美国宾州大学医院心脏中心

工作经历

2013年3月-至今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暨南大学护理学院 主任医师,护理学院院长,医院副院长

1997年7月-2016年3月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外科从事心外科临床工作 副主任医师

教育经历

博士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外科心血管方向

硕士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外科心血管方向

本科

中山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