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辉医生简介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
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陈辉
信息
纠错
副主任医师
医生主页
寄语
充分的全程交流,便捷的面诊加号,合理的诊疗方案,强大的团队助力,密切的诊后随访,为您的健康和美丽尽心尽力!
寄语
充分的全程交流,便捷的面诊加号,合理的诊疗方案,强大的团队助力,密切的诊后随访,为您的健康和美丽尽心尽力!
专业方向
整形科
皮肤美容
专业擅长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诊疗(婴幼儿血管瘤、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淋巴管畸形/淋巴管瘤、红胎记等);体表肿物的手术和激光整形(巨大黑色素痣、神经纤维瘤、疣状痣及皮脂腺痣等);激光美容(色斑、瘢痕及紧肤等)、眼部美容与整形(重睑、眼袋、提眉等)、面部微创美容(肉毒素、自体脂肪等)
治疗经验
根据部分线下就诊患者的数据统计
痣 1632例
血管瘤 1045例
皮肤血管瘤 639例
皮肤整形 611例
双眼皮手术 212例
疤痕 169例
去眼袋 150例
整形 110例
激光美容 107例
鲜红斑痣 102例
胎记 81例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 71例
皮脂腺痣 65例
咖啡斑 59例
黑色素瘤 55例
眼部整形 47例
皮脂腺囊肿 43例
太田痣 43例
鼻部整形 42例
皮肤病 42例
上睑下垂 37例
眼睑色素痣 34例
脂肪瘤 31例
皮肤肿瘤 27例
唇部整形 24例
微整形除皱 22例
双眼皮修复 15例
婴幼儿血管瘤 14例
瘢痕疙瘩 12例
结膜色素痣 9例
鼻疾病 8例
耳部整形 8例
眼睑病 8例
眼部疾病 7例
烧伤 6例
囊性肿瘤及囊肿 5例
皮肤松弛 5例
面部轮廓整形 5例
近视眼手术 4例
皮瓣移植 4例
脱毛 3例
眼肿瘤 2例
重症肌无力 2例
口腔粘膜病 1例
剖腹产 1例
毛囊炎 1例
鼻出血 1例
玫瑰糠疹 1例
小儿感冒 1例
颈部肿物 1例
执业地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整复外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激光美容科
个人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及激光美容科副主任医师,外科学(整复外科)博士。主要专注于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诊疗、黑色素痣的修复、激光美容和眼整形等领域,积累了十分丰富的临床经验,是上海九院整复外科林晓曦医疗团队的骨干成员之一。熟练掌握整复外科及血管瘤/血管畸形诊疗的主要治疗技术,如显微皮瓣技术、皮肤扩张技术、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介入治疗技术、栓塞硬化技术、激光治疗技术及美容外科技术等,能完成大型、复杂和综合性病例治疗。
多次在重要的国际和国内大会进行多个专题的学术演讲(国际脉管性疾病研究大会、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年会及上海九院整形科技周等),是上海九院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以及激光美容等两个国家级继续教育班的主要授课教师之一。
专业强项:
1.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诊疗:对各种类型的病变均有深刻了解和丰富经验,尤其是对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的诊疗。所在团队每周半日门诊量超600人次,其中静脉畸形约100人次,每周的各项治疗量约30-40例次,全年2000余例次。可以完成国际上所有的静脉畸形的诊疗项目,如DSA或超声引导下的血管内栓塞硬化治疗、经皮肤或经病灶的激光治疗、微波电化学治疗及药物治疗等。并掌握多项团队独创的新技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风险,如不同硬化剂的配伍增效、DSA下软组织导航精准穿刺引导等。并基于良好整形外科手术技能,在复杂病例的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手术治疗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优异外观修复效果。
2.黑色素痣:尤其是头面部巨痣,精于皮肤扩张技术、预构皮瓣技术和显微皮瓣技术,采用亚单位美容性切除修复的理念,在大部分的病例中获得了瘢痕隐蔽、色差微小和表情自然的修复效果。巨痣皮肤扩张是一项耗费时间长、手术次数多和外观要求高的综合性修复,近年已经积累了200余例成功修复的经验。对中小性黑痣,采用美容性切除缝合、局部皮瓣修复和激光修复等精细修复技术,获得良好的术后外观。尤在激光治疗黑痣方面,有国内最大的治疗量,使众多难以手术切除的中小型黑痣,获得明显的淡化或消退。
3.激光美容:熟练掌握各类激光仪器的使用,如皮秒、调Q、射频、点阵、等离子和剥脱性激光等。擅长血管性疾病(静脉畸形、静脉扩张、鲜红斑痣和血管性肉芽肿等)、色素性疾病(黑痣、太田痣和雀斑等),体表肿瘤(疣状痣、汗管瘤和睑黄疣等)的激光治疗。是国内最早开展射频面部年轻化和激光光纤溶脂的医生之一。
4.眼整形等美容手术:基于较好的美学修养、扎实的手术功底和精巧细腻的手术风格,在多项美容外科手术中达到较高的水准,如眼整形、颏整形,面部年轻化手术和脂肪美容等。不保守,不冒进,手术理念成熟而稳健,并不失新颖,因此常常能获得医生和求美者均感满意的手术效果。
社会任职
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 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学组 委员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 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分会 常务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 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学组 副主任委员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 激光美容分会 委员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 面部年轻化分会 委员
获奖荣誉
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项
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1项
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1项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项
科研成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振龙头”、“重中之中”子课题等课题研究,参与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上海市重点疾病攻关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发表论文25篇,其中SCI收录18篇参编专著及国家级教材共9部(撰写了其中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体表肿瘤的主要章节),参与撰写中华医学会唯一的《血管瘤和脉管畸形诊疗指南》。
为本团队静脉畸形专病和面部修复负责人。每年完成DSA或导航下介入栓塞硬化治疗1200余例次,病例数量、疗效和安全性均居国际前列,发表相关SCI论文5篇;提出“载药泡沫”硬化剂新理念:疗效较传统硬化剂显著提升,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盲评入选2020年度本领域最重要国际大会(国际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大会,ISSVA)两个时间最长大会发言,两项成果分别发表在国际血管介入和血管外科领域权威杂志,并申请专利一项;国际上首次提出梭形细胞血管瘤的临床和病理分型,基于国际最大样本量,阐明了分型与手术难度和复发风险的关系,成果发表在皮肤科重要国际杂志;高水准的完成大量面部血管病变/胎记及其他体表肿物(黑痣、疣状痣等)的美容性修复重建手术。近5年来,作为主刀带组完成本团队200余例复杂病例的修复。能熟练运用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预构扩张皮瓣、带蒂皮瓣、组合扩张及器官再造等多项技术,追求美学效果,获得上佳的修复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