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南雄医生
医师资格证审核通过
医师执业证审核通过
执业证书编号:1103*********43
人脸识别认证
认证通过
所有服务均由本人提供
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正能量 在过去十几年中,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随着核苷(酸)类似物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其治疗经验也广泛体现在日常的的医疗实践中。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终点的认识,可以说是开启了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新时代。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终点已从过去强调“替代终点”到目前向“临床终点”的转变。“替代终点”指可以替代临床终点的生物学标志物,如控制肝脏损伤指标(ALT)、抑制复制的指标(HBeAg、HBV DNA)等;“临床终点”则是指HBsAg复制的长期控制和转阴、肝纤维化或部分肝硬化逆转、减轻肝脏失代偿、预防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延长患者生存期等目标。 目前的强效核苷(酸)类似物可以实现替代终点和临床终点的目标。 当然,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的成功与否,有赖于患者与医生的密切配合。医生及时正确的建议和患者长期执着的坚持,是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正能量。 南京医科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感染病学教研室 孙南雄
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及其全程管理; 乙肝围产期母婴阻断及其相关问题的医学咨询。
孙南雄(已退休),男,1943年7月出生,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医师。 从事传染病专业临床和研究工作五十余年,研究方向: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临床发病机理与抗病毒治疗等。 1966年9月毕业于南京医学院医学系,1982年南京医学院传染病学研究生毕业。1983年-1991年,先后受国家派遣,赴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从事免疫学、丁型肝炎、丙型肝炎的研究。1995年被录取为澳大利亚La Trobe大学博士研究生。 1987年以来,先后担任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病科副主任,传染病研究室主任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