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博医生简介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
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庞博

庞博

信息 纠错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医生主页

寄语

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寄语
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专业方向

中医科

专业擅长

临床方面擅长运用中医药防治胰腺疾病(胰腺癌、胰腺囊肿、慢性胰腺炎、胰源性消化不良),内分泌器官肿瘤(垂体肿瘤、甲状腺肿瘤、肾上腺肿瘤、内分泌胰腺肿瘤),消化系统肿瘤(食管肿瘤、胃肿瘤、小肠肿瘤、结肠和直肠肿瘤、肝和肝内胆管肿瘤),肺、胸膜、胸腺肿瘤,乳腺及女性生殖器官肿瘤(乳腺肿瘤、卵巢和腹膜肿瘤、子宫颈肿瘤、外阴肿瘤),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肿瘤(肾脏肿瘤、尿路系统肿瘤、前列腺肿瘤),神经系统肿瘤(少突胶质细胞肿瘤和混合型胶质瘤、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性肿瘤),头颈部肿瘤(鼻咽部肿瘤、口腔和口咽部肿瘤、涎腺肿瘤),软组织与骨肿瘤,皮肤肿瘤(黑色素细胞肿瘤),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癌前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肝硬化、乳腺导管扩张、HPV感染),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桥本甲状腺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贝赫切特病、皮肌炎,痤疮、黄褐斑、脱发、湿疹、慢性荨麻疹、银屑病、过敏性紫癜,月经紊乱、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围绝经期疾病、不孕症,儿童发育与行为异常及感染发热性疾病;善于运用散剂预防、控制和治疗良性肿瘤(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与纤维腺瘤、胃肠息肉、卵巢囊肿、子宫肌瘤),运用丸剂协助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后康复及复发转移预防。对慢阻肺、哮喘、肺纤维化,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冠心病,胃食管返流病、消化性溃疡、慢性腹泻,贫血,脑梗死、脑出血、多发性硬化、头痛,抑郁焦虑、睡眠障碍,颈肩腰腿痛、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胆石症、胆囊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扁平疣、白癜风、带状疱疹、真菌性皮肤病、粘膜白斑,男性不育、性功能障碍,玻璃体混浊、耳鸣耳聋、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口腔溃疡,痛经、闭经、妇科炎症、习惯性流产,小儿呼吸、消化系统疾病诊治亦有心得。

执业地点

  •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国际医疗部
  •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

个人简介

庞博,男,汉族,1983年10月生,北京市人,2012年8月参加工作,2016年6月加入九三学社,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内科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中西医结合学科博士后,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曾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院长助理。师从祝肇刚、王晓莲、赵进喜、吕仁和、朴炳奎、花宝金、贺思圣、冯建春等中医名家,私淑冉雪峰先生,为施今墨学术流派第四代传人。主要从事肿瘤、内分泌疾病中医药诊疗和预防、胰腺癌临床与基础研究、中医经典训诂与临床思维方法教学,以及医院管理工作。

社会任职

兼任九三学社北京市第十三届、十四届委员会医药卫生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八届、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第五届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疑难病会诊中心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肥胖与代谢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西学中培训创新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研究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第六届、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第二届理事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临床思维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温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医院协会中医医院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名医学术传承信息化分会第一、二届理事会理事,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医药大健康数据分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第二届中医大健康推广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中医中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师承工作委员会秘书,北京中医药学会第一届北京中医药科技创新转化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八届、第九届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八届理事会西学中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九届理事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国际交流与技术合作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秘书,北京中医协会第一届中医肿瘤专业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副秘书长,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第一届中医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健康文华促进会中医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九三学社北京市西城区第二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医疗健康研究中心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同仁堂中医经方委员会委员,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编制专家组专家,中国中医药临床案例成果库专家委员会秘书组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励专家库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刘景源工作室中西融合疑难病诊疗联盟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培训中心特聘专家,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类别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考官,北京市肛肠疾病研究院理事,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肿瘤会诊中心会诊专家、青年专家组主任,北京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科疑难病会诊中心学术部主任,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肾脏疑难病会诊中心会诊专家,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责任导师,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晨曦60计划”青年导师,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基地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杂志》青年编委,《北京中医药》杂志第五届编委会青年编委、传承学术专业委员会青年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青年编委,《环球中医药》杂志第五届编辑委员会委员,《医学参考报》中医药学专刊第一届编辑委员会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外编辑,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职场健康课》、山东卫视《大医本草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健康节目特邀嘉宾。

获奖荣誉

入选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年度中医药青年科普人物”称号(2022),北京医师协会第七届北京优秀医师奖(2020),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员会“优秀社员”称号(2018),九三学社北京市委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2021),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杰出青年”专家称号(2021),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最佳讲师”称号(2021),九三学社北京市西城区委员会“先进个人”称号(2019),中国中医科学院“裴元植”优秀学位论文指导老师(2022),第三届“广安门医院中青年科技标兵”称号(2019),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门诊工作突出奖(2023、2024)、特殊医疗服务奖(2016)、特殊医疗服务协作奖(2019)、优秀研究生导师(2020-2021)、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019、2023、2024)。

科研成果

科研方面专注于中医药防治肿瘤临床与基础研究、中医传承方法学研究和中医古籍整理与信息化研究,主持科研课题24项,其中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9项,院级课题6项,所级课题4项,校级课题2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诊疗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自主创新项目和青年优才项目、北京中医药科技创新转化重点专项、北京市中医药科技项目、北京中医药文化资源调查专题项目、中华中医药学会求实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肿瘤学重大攻关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创新团队专项课题、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专项、中国中医科学院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培育专项、中央高水平中医医院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提升项目——临床科研一体化人才专项(创新培育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选题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研究院重点项目各1项。在国内首次开展基于机器学习名老中医认知模型构建研究,复方中药丸剂干预胰腺癌大样本多中心RCT研究,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9项,新药临床试验1项,参与起草行业标准1项。

独著《施今墨学派承习录》并获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著书立说专项资助,整理中医古籍2400部,合著主编著作5部,副主编学术著作5部,编委著作22部,共发表学术论文213篇,第一/通讯作者论文134篇,总被引2986次,其中SCI论文18篇(总IF 94.822),包括《施今墨学派名老中医诊治糖尿病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研究》《祝谌予诊疗糖尿病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中医学“浊”的涵义及其临床意义》《基于循证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方法学研究》《基于机器学习名老中医诊治肺癌认知模型构建方法》《论肺结节中医病机与防治策略》《胰腺疾病中医病名考辨》《基于“辨病论治”五步探讨胰腺癌前病变辨治思路》等代表作,其中1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篇代表作入选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首都前沿学术成果,2篇代表作入选中国知网学术精数据库要高PCSI论文、高被引论文、高下载论文。获实用新型专利证书3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青年创新人才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二等奖1项,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首都前沿学术成果1项,第五届北京中医、中西医结合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1项,第11届北京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三等奖1项。入选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培训项目培养对象,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花宝金继承人,第一批青年中医药求真学者,北京中医药新时代125工程(领衔)培训项目培养对象,北京市中医药健康文化科普专家,北京中医药传承“双百工程”花宝金学术继承人,京津冀中医、中西医结合“晨曦60”计划优秀人才;担任中央高水平中医医院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提升项目——中医药肿瘤科学数据系统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创新团队及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基于调气解毒学说的中医肿瘤传承创新团队骨干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创新团队——“调气解毒”肿瘤防治与转化创新团队骨干成员,北京名中医身边工程花宝金专家团队、姚魁武专家团队成员。

工作经历

2025年3月-至今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副院长,主任医师

2012年8月-2025年3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国际医疗部 主任医师

教育经历

博士后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西医结合肿瘤

博士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内科学

硕士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内科学

本科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