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莉医生
医师资格证审核通过
医师执业证审核通过
人脸识别认证
认证通过
所有服务均由本人提供
好大夫在线电话采访:多发性骨髓瘤规范治疗和常见问题 <OBJECT ID="player" HEIGHT="60" WIDTH="476" CLASSID="CLSID:6BF52A52-394A-11d3-B153-00C04F79FAA6"> <PARAM NAME="AutoStart" VALUE="1" /> <!--是否自动播放--> <PARAM NAME="Balance" VALUE="0" /> <!--调整左右声道平衡,同上面旧播放器代码--> <PARAM NAME="enabled" VALUE="-1" /> <!--播放器是否可人为控制--> <PARAM NAME="EnableContextMenu" VALUE="-1" /> <!--是否启用上下文菜单--> <PARAM NAME="url" VALUE="http://hdfimg.com/v2/images/disease/tg/chenlicaifang.wav" /> <!--播放的文件地址--> <PARAM NAME="PlayCount" VALUE="0" /> <!--播放次数控制,为整数--> <PARAM NAME="rate" VALUE="1" /> <!--播放速率控制,1为正常,允许小数,1.0-2.0--> <PARAM NAME="currentPosition" VALUE="0" /> <!--控件设置:当前位置--> <PARAM NAME="currentMarker" VALUE="0" /> <!--控件设置:当前标记--> <PARAM NAME="defaultFrame" VALUE="" /> <!--显示默认框架--> <PARAM NAME="invokeURLs" VALUE="0" /> <!--脚本命令设置:是否调用URL--> <PARAM NAME="baseURL" VALUE="" /> <!--脚本命令设置:被调用的URL--> <PARAM NAME="stretchToFit" VALUE="0" /> <!--是否按比例伸展--> <PARAM NAME="volume" VALUE="100" /> <!--默认声音大小0%-100%,50则为50%--> <PARAM NAME="mute" VALUE="0" /> <!--是否静音--> <PARAM NAME="uiMode" VALUE="full" /> <!--播放器显示模式:Full显示全部;mini最简化;None不显示播放控制,只显示视频窗口;invisible全部不显示--> <PARAM NAME="windowlessVideo" VALUE="0" /> <!--如果是0可以允许全屏,否则只能在窗口中查看--> <PARAM NAME="fullScreen" VALUE="0" /> <!--开始播放是否自动全屏--> <PARAM NAME="enableErrorDialogs" VALUE="-1" /> <!--是否启用错误提示报告--> <PARAM NAME="SAMIStyle" value /> <!--SAMI样式--> <PARAM NAME="SAMILang" value /> <!--SAMI语言--> <PARAM NAME="SAMIFilename" value /> <!--字幕ID--> </OBJECT> 自动播放,讲述多发性骨髓瘤规范治疗和常见问题
难治性恶性血液病的诊治
陈莉,女,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94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 1997年考取血液病专业硕士研究生,1999年提前攻读博士学位,2002年获医学博士学位。 研究生期间主要从事白血病诊断治疗的实验研究,掌握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动物实验等多种实验技术,尤其对白血病细胞建株和裸鼠实验,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学位论文《急性白血病基因表达谱及耐药逆转的研究》。共诊治病人2500余名,其中包括140余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及骨髓移植患者。恶性血液病的完全缓解率达70%以上。 掌握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及骨髓移植的技术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救治危重病人近300例,成功率达60%以上。完成院内外会诊300余人次。 积极开展白血病分型诊断新技术、耐药难治恶性血液病治疗新方法;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方面积极开展新技术,取得了较好成绩。 作为具体负责人开展临床新药研究6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80篇,SCI收录论著8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2篇,参编专著5部。作为第一负责人完成2003年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项目“建立转移性标志基因的急性淋巴细胞微小残留白血病模型”(编号034116)。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2006年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难治性白血病耐药及其逆转的实验与临床研究”。(编号2006312002)。作为第二申请人承担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铁效应元件在幼红细胞膜带3蛋白合成与膜定位中的作用”(编号30570460)。作为第三申请人承担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项目“泛素-蛋白酶体在高表达NOTCH1白血病发病中作用研究”(编号064119511)。获得2001年上海市科学技术成果“急性白血病P53、bcl-2基因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编号20010964);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裸鼠高致瘤性人白血病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编号39770330)研究,发表第一作者论著5篇;参加2003年国家“863”干细胞研究重大专项子课题“成体干细胞分化的可塑性研究及其临床应用”、2003-2005年上海市重大基础课题“骨髓多能干细胞的培养、扩增、建系及其应用基础研究”及2005-2007年上海市重大基础课题“造血干细胞的自动分选和临床应用研究”的研究。作为科室具体负责人参与复旦大学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协作课题《白血病的WHO分型及苯致造血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研究。基金总数583万元。发表论著多次在全国、全军及上海市学术会议上大会发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