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和医生简介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
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王恒和

王恒和

信息 纠错

主任医师

医生主页

寄语

性命相托,健康所系 嗨!大家好!您的健康,就是我的奋斗目标!战胜病魔,你我同在!别忘哟,健康银行存款,从“心”开始。

寄语
性命相托,健康所系 嗨!大家好!您的健康,就是我的奋斗目标!战胜病魔,你我同在!别忘哟,健康银行存款,从“心”开始。

专业方向

中医心内科

专业擅长

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风心病、心衰、心律失常、房颤、房早、室早、窦慢/窦速、高血脂症、脑血管疾病、老年病及内科疑难杂症等。

治疗经验

根据部分线下就诊患者的数据统计

  • 高血压 4398例
  • 心肌缺血 989例
  • 冠心病 849例
  • 心律失常 621例
  • 心脏病 450例
  • 高脂血症 255例
  • 房颤 191例
  • 头晕 93例
  • 心动过速 64例
  • 室性早搏 56例
  • 失眠 41例
  • 窦性心律不齐 22例
  • 心肌桥 15例

执业地点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

个人简介

王恒和,男,48岁,四川平昌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专业工作年限21年。

1992/09-1997/07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系 本科学生
2000/09-2003/07 天津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 硕士研究生
2008/09-2011/07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 博士研究生

专业特长: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病及内科疑难杂症,尤其在治疗冠心病、高血压、风心病、心衰、心律失常(房颤、房早、室早、窦缓、窦速)、心肌炎、脑血管病、高脂血症等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满意的疗效。

教学情况:作为硕士生导师,任现职以来共指导硕士研究生9名,已毕业1名;协助指导博士生、硕士生10余名,均已毕业。同时,承担本科生及进修生的临床教学工作。

主要学术见解:以心血管疾病为主要研究方向,致力于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病等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学研究。提出了“证治代谢组学”研究假说的思路与实践,进行中医证候的现代研究。硕士、博士均师从于毛静远教授,协助导师提出如下学术观点:(1)养血、活血、通络防治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2)提出了“中西结合药动学”系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3)提出理气宽胸活血法防治心脏X综合征;(4)提出了中医药整体效应综合评价假说及柜架体系。

社会任职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学组委员
天津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天津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获奖荣誉

作为第2主研人员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及生脉注射液干预的代谢组学研究” 成果(编号:90709037)2012年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作为第3主研人员完成的“治疗心衰常用中药静脉制剂对地高辛药动学的影响及减毒增效机制研究”成果(编号:20140201A)2014年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作为第4主研人员完成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生脉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患者EDLS血浓度和地高辛肾排泄的影响”研究成果(编号:02-03ZP17)2005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天津市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中医内科疾病治疗方案建立及评价方法的示范研究”(编号:05YFGDSF02200)2010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12完成人)
2009年7月被评为中医一附院“纪念建国60周年”先进个人
2011年7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中医基本现状调查”先进个人
2016年1月被评为中医一附院2015年度“优秀医生”

科研成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在研),主持完成卫生局和院级课题各1项,参与完成“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天津市“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等各级课题10项,取得科研成果9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近20篇。
(1)基于代谢组学的冠心病生化代谢谱与其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编号:8157384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课题负责人
(2)生脉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患者EDLS血浓度和地高辛肾排泄的影响 编号:02-03ZP1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 第4完成人
(3)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及生脉注射液干预的代谢组学研究 编号:9070903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课题 第2完成人
(4)参麦注射液对心衰犬地高辛药动学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编号:3037175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第3完成人
(5)参附注射液对心衰大鼠地高辛药动学的影响 编号:20030111 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课题 2007年5月通过天津市科学技术成果鉴定 第2完成人
(6)化瘀通脉注射液对大鼠主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殖影响的机制研究 编号:津20100395 市卫生局课题 第2完成人
(7)生脉注射液对心衰大鼠地高辛药动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编号:20010909 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课题 2007年5月通过天津市科学技术成果鉴定 第4完成人
(8)理气宽胸活血法治疗心脏X综合征随机对照研究 编号:05-012 上海颜德馨中医药基金课题 第2完成人
(8)心力衰竭中医分期辨治方案及疗效评价方法研究 编号:2006BAI08B02-01 “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 第10完成人
(9)中医内科疾病治疗方案建立及评价方法的示范研究 编号:05YFGDSF02200 天津市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第12完成人
(10)化瘀通脉汤剂防治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临床研究 天津市卫生局课题 编号:07065 主持

主要论文(第一作者)
(1)“证治代谢组学”研究假说的思路与实践 2016年7月 中国全科医学
(2)新生脉散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疗效及血浆BNP、 AngⅡ、ALD水平的影响 2016年02月 山东医药
(3)脉安宁合剂联合盐酸普罗帕酮片治疗特发性期前收缩患者的临床观察 2016年01月 中国药房
(4)六五一丸(651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2015年12月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型与超声心动图的相关性研究 2015年12月 天津中医药
(6)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与患者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关系 2015年09月 山东医药
(7)慢性心衰患者中医证型与原发疾病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2015年02月 时珍国医国药
(8)慢性心衰患者中医证型与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IL-6相关性研究 2015年01月 新中医
(9)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进展 2013年02月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10)冠心病中医证型与血脂、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研究 2013年04月 辽宁中医杂志
(11)中医药整体效应综合评价方法的建立,中医杂志,2009,50(11):1036~1038
(12)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单元模式建立探讨,时珍国医国药,2010,21(4):961~962
(13)化瘀通脉汤剂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血管事件影响研究,辽宁中医杂志,2010,37(3):455~458
(14)黄芪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新中医,2010,42(1):13~15
(15)参麦注射液对心衰犬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白介素6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7):105~107
(16)冠心病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2):292~294

工作经历

2016年12月-至今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带教老师

2011年12月-2016年11月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副主任医、带教老师

2008年3月-2008年10月

天津市卫生局中医处 借调(职员)

2007年7月-2011年11月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治医师、带教老师

2003年7月-2007年6月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住院医师、带教老师

1997年7月-2000年9月

山东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助教、住院医师

教育经历

博士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医内科学

硕士

天津中医学院 中医内科学

本科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系